唐霞
【摘 要】閱讀不僅是搜集信息也是認知世界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如何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應該教給學生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們探討。
【關鍵詞】支玉恒小學語文 閱讀案例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的概念
目前對閱讀教學的概念有兩種主要的理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這樣描述閱讀教學:“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支玉恒老師在其札記中這樣描述:“閱讀教學就是學生通過讀與作者對話的過程,從而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體驗文本。”
上述兩種對閱讀教學的界定,有其共性的地方,他們都強調閱讀教學是一種對話的過程,學生和教師、學生和文本、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過程。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分別歸納如下:
1.一種教學方法貫穿到底。 2.片面教學目標統領全課。3.默讀方式訓練不徹底。 4.問題的設計隨意性比較大。
除此之外,現在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存在許多問題,但問題的解決也需要循序漸進。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所以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教師方面
(1)教師缺乏專業素養。隨著小學教育本科化進程的推進,新入聯的小學語文教師非中文專業畢業的占多數,他們的專業素養還不足以支配他們完成語文閱讀教學的任務。(2)教師的培訓不到位。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教師要想端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教師培訓欠缺,很多教師不具備這樣的能力。(3)教師沒有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中轉換出來。傳統觀念上教師是絕對的權威者,知識的傳授者。雖然新課標倡導教師的角色轉換,但是教師還是擺脫不了思維定式。
2.學生方面
(1)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總趨勢是隨年級的升高其發展的速度各年級均不等。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能力依然較弱。(2)學生的主動性減弱。如今的課堂刻板化也比較嚴重,學生缺乏對教師及課本的主動性。
以上是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二、支玉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想的案例分析
支玉恒老師是語文界的傳奇人物,雖然他不是語文科班出身且語文生涯起步較晚,但是他卻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語文之路。現將其思想總結如下:
(一)以讀帶講的閱讀教學思想
支玉恒老師強調的是以讀帶講,在這里他重點強調的是以讀為本,邊讀邊悟。
《第一場雪》教學片段
支老師說:“既然雪景這么美,誰能美美地讀一讀?用你的朗讀把大家帶到廣闊的雪野中!支老師說:“你把大家帶到了雪野邊上,誰還能把大家往里面帶一帶?”這樣既風趣又帶有鼓勵的語言更加激起了大家朗讀的興趣。有的同學讀得不好,老師就說:“上個同學好不容易帶進去點兒,你又給我們帶出來了。”其實這樣簡單的談話讓學生對朗讀的要求和感覺也有了一個象征性的參照,同學朗讀的感覺一次比一次好。
(二)以學生為本的閱讀教學思想
以學生為本是支玉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又一個主要方面,他強調的是“學生為本——點撥啟導”。
《曼谷的小象》教學片段
他在講《曼谷的小象》時有位學生問他“瀟灑”是什么意思,他用自己的右胳膊做象的鼻子,兩肩聳立,一邊拖小步前移一邊問學生這樣瀟灑不?學生頓時明白瀟灑的意思。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小學語文課堂欠缺的。
三、支玉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啟示
支玉恒老師簡單的教學案例就會讓我們收獲頗多。
(一)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雖然支玉恒老師著重強調讀的重要性,同時他的課堂也滲透許多其他的教學方法。如《曼谷的小象》中“瀟灑”的解釋。
(二)重點把握語文閱讀教學目標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標準》是每一個教師的指明燈,每一個教師都必須潛心研究課標。如在他講《晏子使楚》他會讓學生自己寫題目,他做糾正在無形中他就進行了識字教學,他的教學目標滲透在各個環節。
(三)重視閱讀習慣的養成
支玉恒在點滴之間培養學生的朗讀習慣,在支老師的課堂中朗讀是最基本的,一邊讀熟、二遍感知、三遍理解、四邊品味。
(四)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
在支老師的閱讀教學課中,每個學生的朗讀水平不同,他并沒有放棄那些讀得不好的學生,而是鼓勵他們大膽進行朗讀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目的是通過特級教師的教學案例給予青年教師新的啟示,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李保初.閱讀教學淺論[M].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10.
[2]支玉恒.支玉恒語文教學札記[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