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曼
【摘 要】情感教育是我國教育理念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對教育理念的理解漸漸出現偏差,更多的體現為功利教育的觀念。中學教育中普遍的存在著“重知輕情”的狀況,學生的情感素質與認知素質發展不同步。對此,本文就情感教育在中學數學中的作用進行了淺薄的論述,希望能夠促進情感教育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情感教育中學數學
1 引言
作為一名教育者,應該深知教育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教育的功利性越來越強。很多教育工作者忽略了教學的意義,一味地向學生強行灌輸理論知識。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情感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1.什么是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將情感運用到教學之中,以便收獲最大的教學效果的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種十分考驗教師能力的教育。它不僅要求教師對教材知識有著充分的理解和認知,還要求教師準確把握學生心理,按照學生自身的發展規律,引導性地幫助學生學習,尤其要避免強行的理論灌輸。情感教育是教師與學生迅速交流溝通的橋梁,教師能夠更快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幫助學生新的正確的情感價值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全面的可持續的發展。
2 情感教育在中學數學中的積極作用
2.1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中學生的心理素質還不是很成熟,他們大多依靠自己的心理情緒來確定自己喜好的科目。一般的“填鴨式”教學是所有學生所厭煩的,因為他們不僅要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理論知識灌輸,還要準確地掌握和應用這些理論,而這種方式對中學生而言是十分吃力的。而數學恰巧是理論較多且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傳授的學科,因此學生們對學習數學的熱情普遍不高。但是情感式教學恰好彌補了這種教學方式不足。它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數學的方法,從而喜歡上數學。積極參與數學教學之中,呈現一種“求知”狀態。
2.2維護學生的自尊,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
由于傳統教學注重功利,這就導致出現了“好學生越好、壞學生越壞”的局面,而這種局面是整個教育界的尷尬,因為在相同的條件下,學生成績懸殊巨大,學生占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是老師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中學數學的題型難度具有明顯界限,這就更容易導致好學生和壞學生之間巨大的分數差。情感教育的出現,及時地彌補了這種尷尬。中學生是極其敏感的,他們十分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因此當他們在出現錯誤被老師批評,考試成績不理想等情況時,便會變得消極悲觀,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教師采用情感教學,就可以有效地維護學生的“自尊”,在學生犯錯后,不是機械性批評,而是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并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這不僅是單一的解決問題,更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的情感認知進行了引導,促進他們人格的發展。
2.3情感教育能夠促進數學教學模式改革
上文已經說過,簡單地灌輸不僅不能讓學生學到知識,還會破壞他們知識系統的完整度。情感教育的推廣,會使得教師不得不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尋求更好的教育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這樣,一旦整個教育行業行動起來,那么整個數學教學模式便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也會被人們拋棄。
2.4情感教學能極大地減少師生交流障礙
師生之間的交流障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和成績不能滿足教師的期望。教師一旦采用情感教育后,便會重視長久的發展,而不是單純地看到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同時,教師會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在這種氛圍之下,學生也愿意敝開心扉,與老師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勇敢地向老師提出意見或建議,幫助老師更好的教學,同時學生也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2.5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有些教師覺得只要數學理論學得好就可以取得好成績。但是我們見過太多的高分低能的學生。他們往往有著驚人的理論知識,但是實際操作能力卻差得令人意外。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教師只注重他們的認知能力,忽略學生自身的發展規律,一切按照“教學計劃”走,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自由。而情感教學恰恰相反,它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討答案,這就使得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動手實踐,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3 如何提高情感教育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
首先,國家應該加大力度推行素質教育,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其次,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改變教師一貫的傳統數學教學思想,生硬的灌輸數學理論知識,而是應該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得出結論。最后,學生應該站在和老師同等的地位,平等交流,學生應大膽地表達自己對數學教學的見解,向老師提供寶貴的教學意見。
4 結語
好的教育方法是一個教師成功的指路燈,而情感教育則是最明亮的那一盞。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將情感教育與數學教育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知識,運用知識,而不是簡單的學習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成為高分低能的“人才”。充分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做好知識鋪墊和情感鋪墊。
【參考文獻】
[1]吳雅媚.淺析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華章,2011,32:1-2.
[2]吳雅媚.淺析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華章,2011,32:1-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