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燕
【摘 要】啟發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并經過自己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式在語文課堂中如何體現?第一,重視指導學生獨立閱讀教科書。第二,圍繞重點和難點,有的放矢地講解或啟發學生討論、研究。第三,復讀,即在老師講授或課堂討論之后,還應要求他們熟讀深思,對教材內容下一番融會貫通的功夫。第四,發動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學問,學問,求學必須善于問。善于提問題,說明能獨立思考,說明學習深入。第五,教師自己要有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并把它點點滴滴化在學生身上。
【關鍵詞】語文課堂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的基本含義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并經過自己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貫徹這一原則要求做到:
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組織好啟發性的教學過程。如:備課中要深入鉆研教材,抓住重點、難點、關鍵點,教學中要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進行啟發誘導等。具體有以下幾點:
1.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思維的積極性。
2. 發揚教學民主,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團結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
啟發式在語文課堂中如何體現?
第一,重視指導學生獨立閱讀教科書。
讀書,是一個人治學或從事工作的最重要的基本功,應當在學生時期打好基礎。語文課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其他各科也應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 讓學生學會查字典,養成勤于查字典的習慣。
2. 指導學生學會讀注釋。
3. 學會動筆批注圈點。
4. 指導學生運用舊知去攻讀新知。
讓學生自己閱讀教科書,教師干什么?教師的主導作用何從發揮呢?
教師的作用有二:
1. 提出指導性的問題,指點學習方法。
2. 在學生閱讀時,了解情況,個別輔導,遇有普遍性的問題,隨時提示,發現學生有好的心得體會,相機介紹推廣。
這樣指導學生獨立閱讀有多方面的好處。1. 使他們感到上課、求知,要靠自己認真攻讀,決不能只被動地聽,這能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責任心。2. 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讀書方法。3. 在溫故知新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已有知識得到鞏固,這就能有效地使學生樹立主動學習的自信心。4. 有利于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
第二,圍繞重點和難點,有的放矢地講解或啟發學生討論、研究。
啟發式并不反對講授,該講的地方自然要講。啟發式講課應當有自己的特點。
1. 有的放矢。學生思而不得其解者,要講。2. 深淺適度。充分估計學生的認識過程,不超越學生水平去求深求透求全。3. 老師的講要促使學生認識過程的矛盾得到展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打開思路。
重點、難點,也不一定都由教師講,組織學生討論研究也是好辦法。
第三,復讀,即在老師講授或課堂討論之后,還應要求他們熟讀深思,對教材內容下一番融會貫通的功夫。就語文課來說,理解了課文,還要在理解基礎上指導學生熟讀、背誦,在辭章上有所得,較細致地揣摩和體會文章的意脈、氣勢、節奏、感情等。
第四,發動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學問,學問,求學必須善于問。善于提問題,說明能獨立思考,說明學習深入。
應當鼓勵學生提問題,不僅疑難的問題要提,而且要鼓勵學生提出與老師的不同意見。
以上幾點做法,不是機械呆板的公式,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
啟發式教學在培養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上顯得更加重要。比如:
訓練學生勤于翻字典,學會利用字典獨立解決生字、難詞(成語)問題。
在寫作訓練中,從觀察、到立意構思,到行文、修改、定稿、都有一系列的方法、習慣需要培養。
怎樣教會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第一,應當有一個全面的計劃和設想。一個學科、一個年級應當使學習掌握哪些學習方法,培養起哪些學習習慣,應當有科學的研究,教師應當心中有數。總之應有一個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全面安排。
第二,訓練方法,養成習慣,不是一日之功,應在教學過程中嚴格要求,反復訓練,逐步積累,不可一蹴而就。要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方法和不良習慣。
第三,要注意總結學生自己的學習經驗,點點滴滴,加以推廣。
第四,教師自己要有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并把它點點滴滴化在學生身上。
總之,啟發式教學,是要打好能力的基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知識才能掌握得更牢固,從而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語文教學研究[M]. 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刊,1980.
[2] 王道俊,郭文安主編. 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