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
本人自從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高中文科數學的教學工作,在文科數學教學中,感到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很弱, 對于文科學生來說,數學是他們最頭疼的學科,不少文科學生想學,但卻總是學不好,心里很著急,有些學生甚至“談數學色變”。其實只要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文科生一樣也可以學好數學,并且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分數。這么多年來,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得出一些比較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現總結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要培養文科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文理分科后往往是一些不喜歡學習數學或者是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選擇了文科,所以他們對于數學是既有恐懼心理又缺乏學習興趣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首先要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數學可以鍛煉人的思維的敏捷性和考慮問題的嚴謹性,是學習其他科學知識和應用科學知識必備的工具。尤其對于文科生,在語文,英語等學科的分數基本差別不大,而拉開檔次的科目就在數學上。在平時的考試甚至高考中,有的學生數學分數能夠相差至少30分以上,可以說在文科的高考中,“得數學者得天下”,所以文科生必須要認真學習數學而且必須學好數學,在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數學的過程中就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逐漸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良性循環下去,數學成績就會逐漸提高。
二、要讓文科學生樹立自己能夠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必須從知識輔導和心理啟迪兩方面著手,雙管齊下。在知識輔導方面,通過揭示數學問題的本質,讓學生消除對數學的恐懼心理,把數學問題生活化、趣味化、基礎化,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可參與性,把數學思維方法自然化、人文化,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并不是那么抽象的,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在心理啟迪方面,高中三年會有許多次的考試,學生不可能在每一次考試中都取得理想的成績。在考試失利的時候千萬不要有“我是學不好了”這樣的負面暗示,相反的,要始終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最終一定會取得成功。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要自信地學習,自信地走入考場,這樣才能自信地取得成功。所以在數學學習中、考場上,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如果考試時感到題目比較難,能做到不緊張不失望,想想對于別人來說題目肯定也很難,這樣就能卸下思想上的包袱全力以赴;如果感到題目比較容易,也能做到不喜形于色,以至于放松了警惕,反而丟掉不該丟的分數。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情形,都不要受其影響,按照預定的計劃和步驟學習和考試,穩定住自己的情緒,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三、要求實效就要從小處做起
首先要學會聽課,高中數學教學速度快,容量大,方法多,除了課堂上認真聽課外,做好筆記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很多學生反映,記筆記跟不上老師的速度,好多知識點都沒有記下來,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把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這就要求學生要學會記筆記,要記好關鍵的思路和結論,課后還要及時整理筆記,因為這也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就會把所學過的內容重新在腦海中復習一遍,從而加深印象。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的自我練習,還要學會限時完成,這樣才能提高效率,要正確對待難題,即使做不出,在實質上也已經鞏固了相關知識與方法,達到了鍛煉數學思維的目的,不能因此而影響學習的信心。
四、文科學生學習數學要注意學習方法
要切實抓好基礎知識的學習。數學基礎知識包括數學概念、定理公式以及解題三個方面。對于數學概念的學習,要抓住它的本質屬性;定理公式的學習,要抓住定理方向的內在聯系,抓住定理公式適用的范圍及題型;數學解題實際上是在熟練掌握概念與定理公式的基礎上解決矛盾,完成從“未知”到“已知”的轉化。在數學的學習中,要準備一個錯題本,把平時和考試時做錯的題目抄下來,要把正確的答案寫上去,還要把錯誤的答案及過程也寫在后面,分析做錯的原因,是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忽略了使用的條件范圍,或者是計算錯誤。曾經有一個學生,從高一下學期開始整理錯題本,每次復習時都將做錯的題目看一遍,重新整理思路,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高考,最后在高考中取得了124分的好成績。錯題本就像是一張藥方,既有癥狀描述,又有對癥下藥。每次考試前看看做過的錯題,能夠很快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鞏固,就可以避免在考試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五、要發展學生的思維
在平時的教學中,大多數文科學生都是“上課能聽懂,但是自己獨立做題就錯。作業也能完成,就是成績不見提高。”這是大多數文科學生的共同感受。 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生沒有達到應有的思維層次。學習有三個能力層次:一是“懂”,由于課堂信息容量較小,知識單一,只要教師講解清楚,問題選取適當,同學認真投入,一般沒有問題,這是思維的較低層次;二是“會”, 課后的練習大多是直接應用概念套用算法,過程簡單且技能技巧要求較低,他們能完成,也就是在懂的基礎上能夠模仿,需要在適量的練習中得以體現,相對來說思維上了一個臺階;三是“悟”,要悟出解決問題的道理,能夠總結出解題的規律,并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詳盡的剖析,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這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思維。并且能夠靈活應用它解決其他問題,從本質上把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這是思維的高層次。 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應根據加強基礎、能力立意的指導思想,以高考中熱點、重點內容為抓手,讓學生在練中學、學中會、會中悟,特別是通過創新題、能力題的探求來激活思維,比較系統地把握高考中的思維方法。
只要我們從心理、知識、方法等方面入手,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善于總結和反思,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方法,文科生也一定能夠學好數學,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