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偉
摘要:“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這是為適應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需要而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聽說能力,因此口語交際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教學方法
與書面語相對應,口語是人們在口頭交際時所使用的語言。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具體說,口語交際是指以口頭語言為載體而進行的交際雙方的信息交流活動。
一、選擇合適的話題
學生的投入程度與其對話題的關注程度密切相關。話題的確定應考慮到話題的現(xiàn)實意義、難易程度、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這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能否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能否產(chǎn)生濃厚的交際氛圍。中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話題內(nèi)容可以分為以練自主性說為主和以練目的性說為主兩種形式。以練自主性說為主的話題的范圍要盡量廣泛,可涉及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而且同一個內(nèi)容還可以從多角度談。以訓練目的性說為主的話題既可選取教材中的閱讀和寫作中的材料拓展延伸,又可以選取社會中的熱點話題,激起學生參與討論的興趣,評析時事,針砭時弊。
二、精心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
在口語交際的教學中,我們教師在課內(nèi)要大量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聽、說、演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用語文明得體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帶動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還可以利用課外空間,通過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應該是經(jīng)常進行口頭語言表達實踐的場所,我們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特點,靈活機動地安排說話訓練。
語文課應該是經(jīng)常進行口頭語言表達實踐的場所,我們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特點,靈活機動地安排說話訓練。
三、注意訓練的層次和方法
口語交際訓練必須遵循這個循序漸進的原則。實踐證明,按照朗誦復述、口頭評論和對話、演講和辯論的順序分三個階段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能夠收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實踐中,按“張口說話——先想后說——現(xiàn)想現(xiàn)說”的流程來訓練口語能力效果較好。第一步,幫助學生克服在公共場合不愿講、怕丟丑的心理障礙,鼓勵他們張口說話。第二步,低起頭,嚴要求,讓學生先想后說。即每天提前抽取題目,讓學生稍做準備后再當眾說話,比如每天課前五分鐘演講。第三步,提高要求,讓學生現(xiàn)想現(xiàn)說。如開展辯論會,圍繞一個主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從中訓練他們思維的敏捷性和表達的準確性。
四、充分發(fā)揮榜樣示范的作用
口語交際教學中注重典型示范作用,這是由我們的教學對象決定的。因為我們初中生閱歷淺,語言表達還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學生,口語交際教學典型示范尤為重要。需要說明的是,示范也不一定全由教師來承擔,可以讓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來示范,在我平時分析試卷的過程中,這類的題目我都讓班上做的比較好的同學來回答,他們的答案有時往往比我們教師答得好,而且其他同學也易于接受,同時也可以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比如音像資料來發(fā)揮其直觀形象和逼真的作用。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一面最直接的鏡子。要學生學會傾聽,我們教師必須要自己先學會傾聽。
五、盡可能實行案例教學
對于初中生來說,給他們講述過多的口語交際理論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典型范例解析可以讓他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jié)合中學習交際的方法和經(jīng)驗,因此,訓練前有針對性地精選案例,教學中結(jié)合案例進行講解,教學效果一定不錯。
六、優(yōu)化口語交際大環(huán)境
語文教學有著顯著的社會性特點,口語交際教學自然也是如此。學習口語交際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除了語文課堂以外,學校、家庭、社會各種場合的各種活動,都應成為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場所和機會。要有計劃地把口語交際訓練同各科教學活動,同文體活動、生產(chǎn)勞動以及校外社交活動緊密結(jié)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活動,使口語交際訓練經(jīng)常化、系列化。
七、研究學生實際,因材施教
對于“能說會道”的學生,我們應充分發(fā)揮他在口語交際方面的特長,讓他們當好小老師,以帶動其他學生;對于“沉默寡言”的學生,則要多做工作,啟發(fā)開導,消除其畏懼感,抓住動機,使其閃光點顯露于中,這有利于激發(fā)興趣。因此要因人而異,靈活運用,做到語言準確,簡明、得體,這樣口語交際訓練才能真正到位。
八、重視開展激勵性的教學評價
人人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愿望,我們初中生也是如此。他們需要老師常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所以,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試想,每次訓練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去指責人,長此以往,學生一見訓練就會發(fā),連原來的熱情也會蕩然無存,談何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呢?相反,如果每次訓練,讓學生在訓練中體驗到愉快,嘗試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品嘗到勝利的甘果,那學生一定會鐘情于口語交際訓練。
總之,口語交際教學的方法和策略還是很多,各人也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上僅僅是伴隨語文課程改革而展開的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初步探討,希望對切實有效地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