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明
摘 要:對供電企業來說,線損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線損是考核供電企業經濟技術的重要指標。對影響供電企業線損的因素進行分析,找出降損對策,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供電企業;線損;影響因素;降損對策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071-02
線損是指在正常的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供電企業在電力電網和電力營銷等環節中出現的能量損耗。在一定程度上,線損不僅不利于企業發展,還會造成嚴重的能量浪費現象。因此,為了推動企業快速發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要在供電過程中運用相應的降損對策對其進行有效控制,避免能量的浪費。
1 線損和線損率概述
利用輸變電和其他配電設備實現電能的傳輸,然而,在電能的傳輸過程中,變電裝置和配電設備也消耗了一定的電能,損失了一部分電能,最終導致線損,為電力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下面對線損產生的原因和線損率進行簡單的描述。
1.1 線損產生的原因
隨著科技的發展,用電設備越來越多,人們對電能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但是,在電能傳輸的過程中,線損問題卻一直沒能得到解決,這不僅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浪費了能量。而導致線損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①在設計規劃階段,供電企業對電網系統的規劃不合理,導致電能在傳輸過程中損耗了大量的能量;②由于線路本身導線的類型、變壓器和發電機的繞線組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電能在傳輸的過程中受阻發熱,進而發生能量損耗的現象;③磁場的存在對變電器的運行具有重要的影響,它會導致電氣設備的鐵芯產生發熱的情況,進而造成電能的損耗;④由于企業對電力系統的管理不夠完善,導致該系統存在許多漏洞,進而發生線損。
1.2 電網線損的構成比例
電網線損的構成比例是指各種損耗占總損耗的百分比。電網的各種損耗與電網的組成結構、運行狀況、負荷和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有關,所以,線損的構成比例是變化的。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電力系統和電能傳輸進行分析,確定線損的構成比例。
2 降低線損的技術對策
為了滿足人們對電能的需求,并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技術人員對造成線損的幾種原因進行了分析,找出了合理的控制對策和管理方法,從而降低了電能的損耗。當前,主要采取的對策有以下三點。
2.1 配電網的經濟方面
這一對策主要是從我國供電企業的角度出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調試電網系統的負荷電壓和電流,使其達到合理的狀態,從而達到具有一定經濟性的配變電壓運行過程負荷率,保證將線損率維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降低導線線路中電能的損耗。因此,在進行經濟降損時,技術人員不僅要在理論上預測線損的問題,還要以線路的經濟性為標準對其進行調節,最后再投入運行,以達到降低電能損耗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2.2 將配電網的運行電壓調節到合理范圍
調節配電網的運行是指在保證用電設備可以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按照季節的不同,將不同線路的固定損耗所占比例和線路末端用電設備的電壓調節到可波動的范圍,同時,還可以調節線路電壓的百分比。一般來說,35 kV以上的供電網的負荷可變損耗約占總損耗的80%以上,因此,合理地提高運行電壓的百分比,可以有效降低線損。而在大多數季節中,10 kV左右配電網的線路一般處于輕負荷狀態下。另外,雖然配電網的變壓器容量很小,并且負載率很低,但是數量多,有時還運行著許多高能耗的變壓器,這就會引發較高的能耗率。適當地降低電壓可以降低配電網發生線損的概率。
2.3 降低配電變壓器的損耗
變壓器是效率較高的額電器設備。在配電系統中,變壓器不僅數量比較多,而且總容量很大,負載率低,這就會導致變壓器的損耗率很高,因此,降低運行電壓是降低線損的主要措施。
3 線損管理和降損的管理措施
3.1 線損管理
線損管理是一個涉及范圍較廣,并且需要各部門相互配合的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計劃部門需要制訂合理的電網布局和功率平衡計劃,編制線損的計劃指標;②生產部門不僅要制訂合理的降損措施,還要組織實施該措施,加強研究先進的降損技術,并促進該技術的應用,以及時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③電力部門應該時時關注電網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并根據潮流及時進行調整,以達到經濟運行的目的;④線損管理人員要認真總結經驗,并及時進行交流,提高線損的管理水平。
3.2 降損的管理措施
要為線損分析提供準確的依據,就要從準確計量電能,統計供售電量、線損量,制訂合理的收電費制度這些方面入手,具體做法是:①配備合理、齊全的計量裝置;②保證計量裝置接線的正確率,將誤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并且還要定期對計量設備進行校驗和輪換,及時處理發現的異常情況;③為了避免虛假現象的發生,要提高校驗質量,科學地管理和監督計量裝置,保證每戶的計量裝置入箱上鎖;④及時將計量新技術和設備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進一步提高科學的管理水平。
4 節約用電
隨著科技的發展,用電設備也越來越多,在它們運行工作的過程中,不僅電器設備內部會消耗電能,電能在傳輸線路上還會有所損耗。因此,要減少電能的損耗就要從減小配電線路、機械裝置、變壓器和用電設備這些方面的損耗入手。例如,運用減小負荷電流、提高功率因數、調整配電方式、使用高效設備和提高運行電壓等方法降低電能的損耗。下面就節約用電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改善措施。
4.1 節約用電工作的組織方面
要建立節約用電工作的相關組織,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具體工作包括以下三方面:①確定節約用電的項目;②制訂節約用電的指標;③制訂相應的節電措施。
節電組織要在各地推行節約用電理念,并時刻監督,保證節約用電工作的順利實施。另外,還要定期檢查各地的節電量,了解指標完成情況。當然,各供電部門也要重視節電工作,并進行相關的組織和領導,例如,指定專業的人才負責節約用電工作,保證節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4.2 節約用電工作管理方面
科學管理節約用電,降低線損。節約用電的主要任務就是將國家關于節能的政策順利貫徹落實。貫徹落實節約用電方面的措施,減少電能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浪費,從而達到合理利用電力資源的目的。這樣,不僅能夠緩解電力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還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要想加強節約用電的管理力度,完成節電指標,就要及時將各種非正常的耗電形式消除,比如漏電。另外,加強對供電線路質量的管理力度,減少浪費電能情況的發生。當然,對各個供電部門進行節電知識講解和節電技術培訓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做有利于推動企業等組織和農村的節電工作,從而降低線損量。
4.3 從技術方面采取措施
從技術的角度考慮問題,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開展節電工作。從技術上入手是節約用電的重要、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改變設備的生產工藝和操作方法,將設備的電能損耗降到最低,實現節約用電的目的。
5 結論
線損是評價供電企業生產運營狀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之一,也是衡量供電企業技術和管理這兩方面的重要標準之一。本文通過對線損和降損這兩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理論闡述,并提出了降低線損的管理措施,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還為降低電能損耗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了可能。
參考文獻
[1]趙生風.淺析如何降低線損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J].現代經濟信息,2011(8):208-208.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