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摘 要:為了了解轉型高校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調查研究現狀及其在性別、文化、職務、城鄉等方面的差異。采用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隨機抽取轉型高校52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轉型高校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得分在性別、文化、職務、城鄉、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
關鍵詞:轉型高校;入世;出世;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1-0212-02
入世、出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入世是對社會現實的肯定與投入,出世是對社會現實的否定與超越。入世、出世心理作為動機系統左右著人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入世、出世心理的本質是目標追求的態度和方式[1]。轉型高校是指從傳統學術型向應用技術類型轉變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既要達到本科層次的學業標準,又要符合地方應用型教育的特殊要求。與普通高校相比,師資力量、教育體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發展都在轉變,故又稱轉型高校。轉型高校大學生作為特色群體,他們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狀況如何,調查研究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從轉型高校隨機抽取53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獲得有效樣本524份,有效回收率98.87%。其中,男性168人,女性356人;專科116人,本科408人;干部115,非干部409人;城市有100人,鄉村有424人;文科186人,理科338人;屬于獨生子女家庭的有80人,非獨生子女家庭的有444人。調查時間為2014年3月。
(二)方法
采用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調查,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是自評量表,包括入世和出世2個基本維度,入世包含拼搏精神和在乎結果2個因子,出世包含平常心和低要求2個因子,共18個項目。每個項目均采用1~7的七點計分方法,“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4”中立態度或無法確定,其余代表不同程度的同意或不同意。兩個維度的α系數分別為0.72和0.79[2]。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1]。
(三)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進行描述統計分析和t檢驗。
二、結果
三、討論
調查發現,轉型高校女大學生在在乎結果、低要求和入世維度3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大學生。城鄉大學生在平常心、入世維度和出世維度3因子上的得分差異顯著,其中來自農村大學生的平常心和出世維度高于城市,而入世維度低于城市。這一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有一定差異。林良章等人研究表明女大學生在出世上得分顯著高于男大學生,而性別對入世沒有影響;城鄉對出世、入世均無顯著影響[3]。本科大學生在平常心、低要求和出世維度各因子上的得分非常顯著高于專科大學生。這一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有一定差異。何金宏等人研究表明本科生在拼搏精神、平常心、出世上得分顯著低于專科生,而對入世沒有影響[4]。這一結果說明轉型高校大學生與其他本科高校大學生相比有自身的特性。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轉型高校大學生的來源與其他本科高校不同,如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多,非獨生子女家庭的大學生比獨生子女多。可能是受男女平等思想的影響,女生更獨立自主,更好地發展自己,急于得到社會的認可,會更在乎結果,入世心理較強,又拘于男生比女生容易找工作的現實故要求較低。獨生子女可能是家庭條件較優越形成淡泊名利、順應自然的心理,故在平常心和出世上得分較高。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可能是城鄉差距激發其實現目標,積極追求,故出世心理得分較高,同時有面對現實的平常心。
從職務看,轉型高校非干部大學生在在乎結果和入世維度2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干部學生。可能原因是非干部大學生也想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付出的努力更多,故在乎結果,入世心理得分高。
參考文獻:
[1] 楊宏飛.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測評初探[J].心理科學,2006,(2):395-397.
[2] 戴曉陽.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310-313.
[3] 林良章,楊秀清,等.大學生出世、入世心理對內外控傾向與心理壓力的中介作用[J].懷化學院學報,2013,(8):116-118.
[4] 何金宏.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調查分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6):147-149.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
摘 要:為了了解轉型高校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調查研究現狀及其在性別、文化、職務、城鄉等方面的差異。采用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隨機抽取轉型高校52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轉型高校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得分在性別、文化、職務、城鄉、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
關鍵詞:轉型高校;入世;出世;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1-0212-02
入世、出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入世是對社會現實的肯定與投入,出世是對社會現實的否定與超越。入世、出世心理作為動機系統左右著人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入世、出世心理的本質是目標追求的態度和方式[1]。轉型高校是指從傳統學術型向應用技術類型轉變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既要達到本科層次的學業標準,又要符合地方應用型教育的特殊要求。與普通高校相比,師資力量、教育體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發展都在轉變,故又稱轉型高校。轉型高校大學生作為特色群體,他們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狀況如何,調查研究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從轉型高校隨機抽取53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獲得有效樣本524份,有效回收率98.87%。其中,男性168人,女性356人;專科116人,本科408人;干部115,非干部409人;城市有100人,鄉村有424人;文科186人,理科338人;屬于獨生子女家庭的有80人,非獨生子女家庭的有444人。調查時間為2014年3月。
(二)方法
采用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調查,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是自評量表,包括入世和出世2個基本維度,入世包含拼搏精神和在乎結果2個因子,出世包含平常心和低要求2個因子,共18個項目。每個項目均采用1~7的七點計分方法,“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4”中立態度或無法確定,其余代表不同程度的同意或不同意。兩個維度的α系數分別為0.72和0.79[2]。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1]。
(三)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進行描述統計分析和t檢驗。
二、結果
三、討論
調查發現,轉型高校女大學生在在乎結果、低要求和入世維度3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大學生。城鄉大學生在平常心、入世維度和出世維度3因子上的得分差異顯著,其中來自農村大學生的平常心和出世維度高于城市,而入世維度低于城市。這一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有一定差異。林良章等人研究表明女大學生在出世上得分顯著高于男大學生,而性別對入世沒有影響;城鄉對出世、入世均無顯著影響[3]。本科大學生在平常心、低要求和出世維度各因子上的得分非常顯著高于專科大學生。這一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有一定差異。何金宏等人研究表明本科生在拼搏精神、平常心、出世上得分顯著低于專科生,而對入世沒有影響[4]。這一結果說明轉型高校大學生與其他本科高校大學生相比有自身的特性。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轉型高校大學生的來源與其他本科高校不同,如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多,非獨生子女家庭的大學生比獨生子女多。可能是受男女平等思想的影響,女生更獨立自主,更好地發展自己,急于得到社會的認可,會更在乎結果,入世心理較強,又拘于男生比女生容易找工作的現實故要求較低。獨生子女可能是家庭條件較優越形成淡泊名利、順應自然的心理,故在平常心和出世上得分較高。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可能是城鄉差距激發其實現目標,積極追求,故出世心理得分較高,同時有面對現實的平常心。
從職務看,轉型高校非干部大學生在在乎結果和入世維度2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干部學生。可能原因是非干部大學生也想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付出的努力更多,故在乎結果,入世心理得分高。
參考文獻:
[1] 楊宏飛.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測評初探[J].心理科學,2006,(2):395-397.
[2] 戴曉陽.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310-313.
[3] 林良章,楊秀清,等.大學生出世、入世心理對內外控傾向與心理壓力的中介作用[J].懷化學院學報,2013,(8):116-118.
[4] 何金宏.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調查分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6):147-149.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
摘 要:為了了解轉型高校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調查研究現狀及其在性別、文化、職務、城鄉等方面的差異。采用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隨機抽取轉型高校52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轉型高校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得分在性別、文化、職務、城鄉、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
關鍵詞:轉型高校;入世;出世;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1-0212-02
入世、出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入世是對社會現實的肯定與投入,出世是對社會現實的否定與超越。入世、出世心理作為動機系統左右著人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入世、出世心理的本質是目標追求的態度和方式[1]。轉型高校是指從傳統學術型向應用技術類型轉變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既要達到本科層次的學業標準,又要符合地方應用型教育的特殊要求。與普通高校相比,師資力量、教育體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發展都在轉變,故又稱轉型高校。轉型高校大學生作為特色群體,他們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狀況如何,調查研究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從轉型高校隨機抽取53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獲得有效樣本524份,有效回收率98.87%。其中,男性168人,女性356人;專科116人,本科408人;干部115,非干部409人;城市有100人,鄉村有424人;文科186人,理科338人;屬于獨生子女家庭的有80人,非獨生子女家庭的有444人。調查時間為2014年3月。
(二)方法
采用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調查,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是自評量表,包括入世和出世2個基本維度,入世包含拼搏精神和在乎結果2個因子,出世包含平常心和低要求2個因子,共18個項目。每個項目均采用1~7的七點計分方法,“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4”中立態度或無法確定,其余代表不同程度的同意或不同意。兩個維度的α系數分別為0.72和0.79[2]。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1]。
(三)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進行描述統計分析和t檢驗。
二、結果
三、討論
調查發現,轉型高校女大學生在在乎結果、低要求和入世維度3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大學生。城鄉大學生在平常心、入世維度和出世維度3因子上的得分差異顯著,其中來自農村大學生的平常心和出世維度高于城市,而入世維度低于城市。這一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有一定差異。林良章等人研究表明女大學生在出世上得分顯著高于男大學生,而性別對入世沒有影響;城鄉對出世、入世均無顯著影響[3]。本科大學生在平常心、低要求和出世維度各因子上的得分非常顯著高于專科大學生。這一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有一定差異。何金宏等人研究表明本科生在拼搏精神、平常心、出世上得分顯著低于專科生,而對入世沒有影響[4]。這一結果說明轉型高校大學生與其他本科高校大學生相比有自身的特性。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轉型高校大學生的來源與其他本科高校不同,如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多,非獨生子女家庭的大學生比獨生子女多。可能是受男女平等思想的影響,女生更獨立自主,更好地發展自己,急于得到社會的認可,會更在乎結果,入世心理較強,又拘于男生比女生容易找工作的現實故要求較低。獨生子女可能是家庭條件較優越形成淡泊名利、順應自然的心理,故在平常心和出世上得分較高。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可能是城鄉差距激發其實現目標,積極追求,故出世心理得分較高,同時有面對現實的平常心。
從職務看,轉型高校非干部大學生在在乎結果和入世維度2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干部學生。可能原因是非干部大學生也想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付出的努力更多,故在乎結果,入世心理得分高。
參考文獻:
[1] 楊宏飛.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測評初探[J].心理科學,2006,(2):395-397.
[2] 戴曉陽.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310-313.
[3] 林良章,楊秀清,等.大學生出世、入世心理對內外控傾向與心理壓力的中介作用[J].懷化學院學報,2013,(8):116-118.
[4] 何金宏.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調查分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6):147-149.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