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瑩
摘 要:酒店實習是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實際的實習過程中,傳統模式存在諸多弊端,實習效果不理想,必須進行改革創新。通過嘉應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習的創新做法,探索酒店實習模式的創新可行性,并通過實踐證明創新模式是可行的,大大增強了酒店實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習;創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5-0230-02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是一門應用性較強、實踐技能要求較高的管理專業。酒店實習是學校按照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結合實習酒店的規定和學生自身實際條件,在酒店完成實踐操作的過程。酒店實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全面接觸酒店企業,掌握酒店管理知識,提高酒店實際操作技能,為就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習的必要性
1.酒店節約成本、培養后備人才的需要。酒店使用實習生可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因為實習生的工資報酬和福利待遇低于正式員工。另外,實習生在學校期間掌握了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經過酒店的簡單培訓即可上崗工作,節約了培訓費用。同時,本科實習生素質較高,酒店可以從中培養后備人才,充實自身的人力資源庫。
2.學校加強實踐教學,擴大知名度的需要。高校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經驗,會出現課程設置脫離實際、實踐環節薄弱等問題,學生的動手能力不符合社會的需求。通過實習,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專業知識,提高操作技能,從而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另外,學校派出實習生進入酒店實習,學生的良好表現可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學生掌握操作技能,積累實踐經驗的需要。高校的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思想素質、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業務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單靠校內的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學生掌握了酒店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理論,還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應用,積累實踐經驗,為即將踏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實習生心理調整慢,角色未能及時轉換。酒店較大的勞動強度、緊張的工作環境、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等級森嚴的組織結構等情況,使剛進入酒店的實習生很難快速融入酒店“服務人”的角色[1],一下子難以適應,心理壓力大。
2.實習崗位單一,付出與報酬不對等。酒店為保證服務工作的連續性和服務質量的穩定,通常安排實習生在一個服務崗位,沒有輪崗的機會,使實習生感到枯燥、厭煩,產生消極抵觸情緒。另外,同樣的工作,酒店提供給實習生的補貼卻與正式員工不一樣,使實習生覺得自己的勞動付出與報酬不平衡,產生了“實習生=廉價勞動力”的想法,影響了實習的積極性。
3.酒店培訓工作不到位,缺乏針對性管理。實習生進入酒店后,酒店通常只對其進行簡單的入職培訓就直接進行工作。在進行部門分配時,酒店從經濟利益出發,哪里缺人就將實習生分到哪里,采取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實習,培訓體制不到位。同時,采取實習生和正式員工一致的管理方法,缺乏針對性的管理,使實習生感受不到酒店的關愛。
三、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習創新模式探討
針對酒店實習過程中普通模式存在的種種問題,嘉應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在經過十多年的酒店實習管理工作后,針對性地提出創新模式,并進行了實踐,效果良好。
1.創新模式。(1)創新模式一:聘請酒店管理人員開展講座,全面了解酒店。酒店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通常具有多年的酒店管理工作經歷,是學生寶貴的學習資源。另外,開展講座讓學生與酒店管理人員直接接觸,可以全面了解酒店的管理工作流程,拉近與酒店的心理距離,樹立酒店實習的信心。(2)創新模式二:學生自主選擇實習酒店,實習滿意度較高。通過老師帶領學生代表出外考察酒店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酒店,即使在實習過程中出現問題,學生也會比較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實習過程的管理工作,最終的實習滿意度也較高。(3)創新模式三:實行輪崗制度,拓寬學生接觸面[2]。實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如果實習期在六個月以上,可以申請在實習過程中進行一次以上的輪崗,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酒店各部門的業務流程和管理運作情況,提高工作積極性,增強實習效果。
2.創新模式實踐。2011年4月21日,嘉應學院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2008級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代表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東莞、廣州、中山、清遠四個城市進行實習酒店的考察工作。學生代表非常認真地觀察了解了四市五間酒店的各方面情況,返校后向全班同學詳細介紹五間酒店的各方面條件,最終通過投票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確定一間酒店作為實習單位。2009級的學生以同樣的方式自主選擇了實習酒店。
在實習之前,學院邀請了實習酒店的人力資源部宣講團為學生作了“酒店職業生涯規劃”的講座,一方面讓學生全面了解酒店的內容結構和運行管理,另一方面讓學生對酒店管理這一職業的發展前景有更清晰的認識,樹立了從事這一職業的信心,減輕了對實習的恐懼感和不確定性。
實習開始后,指導老師積極與酒店管理人員保持聯系,了解實習生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況,盡最大可能為部分實習生爭取到了輪崗的機會,部分學生也因酒店工作的需要借調到其他部門工作一段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學生換崗的要求。
3.創新模式實習效果分析。(1)實習過程比較順利。實行創新模式的2008級、2009級學生在酒店實習過程中表現良好,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一些小問題如因身體原因需要換崗、請假回校考試等通過指導老師與酒店的溝通及時得到解決。總的來說實習過程比較順利,酒店和學校都相當滿意。(2)實習效果令人滿意。經過半年的實習鍛煉,學生變得成熟了,對待事情顯得更加堅強、樂觀,勇于承擔責任。通過與學生的交談,大部分學生認為酒店實習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和毅力,懂得了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受益匪淺。由此可見,通過創新模式進行的酒店實習,其效果令人比較滿意。endprint
4.創新模式的不足與改進。酒店實習創新模式雖然取得了成功,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學院帶領學生代表出外考察幾間酒店最終只選擇了其中一間作為實習單位,對于其他酒店而言影響不夠好。其次,學校、酒店和學生三者因目的不同會發生利益沖突,有待解決和完善。再次,輪崗的機會只限于部分學生,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最后,指導老師沒有相應的授權,在處理突發問題時很難及時靈活解決,影響了時效性。
針對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必須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在實習酒店的選擇方面,可以根據幾屆學生的實習效果和滿意度,確定此間酒店為實習基地,或者可以搜集幾間酒店的詳細信息對比由學生作出選擇。另外,在實習前做好學生的實習動員工作,端正學生心態,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在實習過程中,加強與酒店之間的溝通。最后,爭取授權給指導老師,方便及時做好指導管理工作。
四、結語
經過兩屆學生的實踐證明,酒店實習創新模式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效果比較理想。與傳統模式相比,創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習滿意度,學到了豐富的酒店管理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節省了指導老師的時間和精力,并保證了實習任務的高效優質完成,值得完善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許蓮.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實習存在問題之我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6):268-269.
[2] 冀東怡.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習創新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9):80-81.
Investigation of Innovative Model in College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Hotel Internship
YANG Ya-ying
(Jiaying College,Geography Science and Traval College,Meizhou 514000,China)
Abstract:The hotel internshi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posal on training 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person .It is an important mean to combin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al operation.While,during the internship time,there are so many drawbacks in traditional model that practical internship effects are not as ideal as we want.Thats why we carry out reform and innovation.This thesis uses some innovative ideals in JiaYing Universitys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Internship to explore the innovative feasibility of the hotel internship model.In meanwhile,it also testifies the innovative models feasibility via the internship practice and greatly enhan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a hotel internship.
Key words: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hotel internship;innovative model
[責任編輯 王曉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