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航
摘 要: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催生出了低碳旅游,它不僅追求經濟效益還注重環境效益,是一種對自然環境負責的旅游活動,在眾多旅游方式中,鄉村旅游因其特點具有良好的優勢發展低碳旅游。廣西青獅潭鎮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只有通過低碳化路徑,調整能源利用結構,倡導低碳旅游方式,才能使其旅游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關鍵詞:低碳化;鄉村旅游;低碳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5-0234-02
引言
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人類為此提出了“低碳經濟”的理念,并在國際社會上達成一致認同,呼吁各國經濟發展向低碳經濟轉型。旅游業被稱為“無煙工業”,其實不然,旅游業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購、娛”與工農業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也存在著排放溫室氣體的現象。近年來,鄉村旅游以非??斓乃俣劝l展起來,它依靠貼近大自然的田園風光、淳樸的民俗風情和豐富的農副產品吸引著眾多旅游者,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鄉村旅游能夠讓旅游者遠離城市的喧囂,放松身心,得到一種回歸山野的感受,然而在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一些鄉村旅游企業只顧眼前利益,盲目地追求奢華和品位,不僅喪失了鄉村旅游的本質,還浪費資源,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雖然發展鄉村旅游會給當地帶來一些環境問題,但同時鄉村旅游因其自身特點,又具備了許多低碳特性,低碳化路線成為了鄉村旅游發展的必然選擇。
Paul Peeters(2009)認為旅游者對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負有4.4%的責任,并預計在2005—2035年這三十年間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長,現有方案已經不能顯著降低旅游業對氣候的影響,必須尋求更科學的節能減排方案[1]。劉嘯(2009)認為低碳旅游是基于低碳經濟理論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它有別于生態旅游,能克服生態旅游的弊端,是旅游業持續發展的目標,并對低碳旅游的各個環節提出了具體要求[2],開辟了國內對低碳旅游研究的道路。蔡萌(2010)闡述了低碳旅游的內涵,提出了營造低碳旅游吸引物,配置低碳旅游設施,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和培育碳匯旅游體驗環境的低碳旅游實現路徑[3]。安微娜(2011)認為發展低碳旅游是全社會的責任,分別從政府、旅游企業和旅游者的角度來論述發展低碳旅游的要求[4]。
一、青獅潭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青獅潭鎮位于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西北34公里處,歸靈川縣管轄,距靈川縣城18公里,西北與龍勝交界,東與興安接壤。青獅潭鎮擁有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境內的青獅潭水庫為廣西第四大型水庫,庫容量6億立方米,水質達到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1982年國務院批準青獅潭為“乙類旅游開發區”,1994年被廣西自治區政府批準為首批旅游度假區,1996年又被自治區列為桂林旅游綜合開發試驗區之一。
青獅潭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是休閑型鄉村旅游,經營主體以一家一戶經營的小型農家樂為主,依托自然風光和鄉土人情,提供農家特色美食、果蔬采摘、漂流垂釣等服務。還有少數的度假山莊配備客房、茶館、KTV,能提供休閑娛樂服務??驮粗饕獊碜脏徑h城和桂林市居民,以散客為主,旅游時間集中在周末,停留時間短,通常是一到兩天。目前初步形成了青獅潭金山禪院—九屋田園風光—江頭古民居—東江森林生態休閑旅游景區和青獅潭魚頭美食街—青獅潭水庫休閑娛樂—水上運動兩條旅游線路。
二、青獅潭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一)景區規劃開發欠科學
青獅潭景區規劃最早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圍繞青獅潭水庫擬建旅游度假區,整個度假區規劃面積170.4平方公里,森林面積占117.2平方公里。當時的景區開發技術不夠成熟,經驗不夠豐富,最初的規劃只注重短期內能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對長遠的環境效益缺乏全面的考慮。開發區域過于集中,主要分布在水庫沿岸地帶,大片森林地區沒有得到充分合理的開發利用,導致游客過分集中于庫區,超出庫區的環境容量,使環境承載力不斷下降。景區規劃中沒有明確規定經營主體的類型、規模、數量等,導致同一類型的經營主體過多,質量參差不齊。
(二)經營管理缺乏環保意識
青獅潭景區一直號稱打造“休閑、度假”的生態旅游景區,但“生態之旅”僅僅是景區吸引游客的宣傳手段,大多數農家樂和度假山莊并沒有真正地去實踐生態旅游。餐廳基本都使用一次性筷子,這些一次性筷子都是青獅潭鎮的木材加工廠生產的,木材全部來源于當地的森林。許多餐廳還以野味招攬客人,致使山里的野生動物遭到大量捕殺。特別是青獅潭水庫野生魚是當地的特色菜肴之一,當野生魚類數量急劇減少后,村民開始在水庫進行網箱養魚,導致庫區的水質富營養化,生長了許多藍藻。
(三)旅游消費行為不合理
游客去青獅潭鎮大多是自駕車旅游,私家車數量的增加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劇增,降低了空氣質量。游客在游玩過程中隨手采摘會破壞當地的植被,每個游客都會自帶一些零食飲品,這些東西的包裝成為了景區垃圾的主要來源,而垃圾未經分類處理就進行焚燒,釋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到空氣中,不能被土壤分解的垃圾掩埋到地下,造成白色污染。大多數游客缺乏環保意識,亂扔垃圾的現象隨處可見,甚至還有一些游客在景區露營、燒烤、狩獵,不僅加重了景區生態環境的負擔,還有可能造成物種減少。青獅潭水庫是以水上運動為主的景區,游船、摩托艇等水上交通工具的使用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有時還會泄漏燃油到水庫中,污染水質。
(四)技術落后和缺乏創新
青獅潭鎮能源使用方面,大部分村民使用液化氣、煤炭等高碳能源,少數村民仍舊燒柴,太陽能、生物能等清潔能源未被充分利用。農民種植的蔬菜水果過度依賴化肥、農藥和催熟劑,這不僅對環境造成危害,更是直接對食用這些蔬菜水果的游客造成傷害。青獅潭鎮沒有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水庫中。許多旅游基礎設施已經陳舊破損,既影響美觀又喪失了功能。青獅潭景區經營這么多年來,旅游產品沒有較大的創新,某些資源已經被利用至匱乏,例如青獅潭水庫的野生魚。許多有價值的旅游資源還處于未開發或低度開發狀態,像九屋江頭洲古村落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至今尚未被大力開發。endprint
三、青獅潭鄉村旅游低碳化策略
(一)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當地政府要發揮其引導作用,堅持貫徹低碳理念,向社會宣傳低碳知識,倡導低碳旅游方式,制定完善的政策。重新規劃青獅潭景區,整合可利用資源,調整景區布局,同時還要防止過度開發。規范景區的經營管理,制定符合低碳要求的旅游業經營許可審批標準,嚴格按照標準審批經營許可。招標低碳旅游投資項目,對采用低碳技術的企業給予政策優惠和稅收優惠。監管部門定期檢查經營者的經營活動是否符合低碳要求,加大對環境污染行為的懲罰力度,如高額的罰款或吊銷營業執照等,提高污染成本。增加對發展低碳旅游的財政支出,完善旅游基礎設施。
(二)開發低碳鄉村旅游產品
旅游企業在發展低碳旅游中起關鍵作用,它們是低碳技術的主要使用者,設計低碳旅游產品,配置低碳旅游設施,提供低碳旅游服務,同時還要把低碳理念傳達給游客,幫助游客養成低碳的消費習慣。在旅游線路上可以設計一條沿青獅潭水庫的徒步、騎行路線,在徒步、騎行過程中既能親身感受青獅潭優美的自然風光,又能減少碳的排放量,還能鍛煉身體,是游覽青獅潭水庫的最佳方式。重點開發江頭洲古村落,把江頭洲的古建筑、風俗、特產有機結合,打造成低碳古村落旅游。景區配置低碳旅游設施,使用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交通工具可采用電瓶車、自行車,庫區的水上交通工具采用竹筏、獨木舟,摒棄大型游船。
(三)樹立低碳鄉村旅游品牌
旅游品牌包含了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市場定位以及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程度。樹立青獅潭低碳鄉村旅游品牌能夠提升旅游產品的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與其他競爭對手區別開來。樹立青獅潭低碳鄉村旅游品牌的核心是培育獨特的品牌文化,文化特色是旅游品牌的價值基礎,把青獅潭旅游的低碳文化、農業文化和古村落文化融為一體,提升青獅潭旅游的文化價值含量,使青獅潭品牌具有獨一無二的文化內涵,這樣更能吸引廣大旅游消費者到青獅潭旅游。在市場推廣方面,要讓旅游消費者對青獅潭旅游品牌建立清晰的認識,明白青獅潭低碳鄉村旅游的內涵和意義。
(四)加強社會合作
青獅潭鎮在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條件都比較有限,發展低碳鄉村旅游需要引進先進的低碳技術和低碳旅游設施,聘用大量的專業人才,所以需要與社會各界合作。在同行業之間,青獅潭鎮要加強與桂林市、陽朔縣等的合作,把青獅潭景區與一些經典景區聯系起來,組成新的旅游線路,依靠這些知名度高、客源穩定的景區帶動青獅潭低碳鄉村旅游的起步,避免青獅潭景區在市場上處于孤立的位置,并且讓游客有一個參照對比,從而更加深刻地體驗到青獅潭低碳鄉村旅游的獨特之處。在不同行業之間,要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吸取其他行業的優勢,謀求共贏發展。
結語
在這樣一個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時代,隨著低碳技術日益成熟,低碳消費方式逐漸流行,低碳旅游將成為今后旅游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由于旅游業是一項綜合性的產業,它涉及交通運輸、制造、能源等多種行業,通過發展低碳旅游可以帶動其相關產業的低碳化發展,從而推動全社會低碳經濟的發展。青獅潭發展低碳鄉村旅游,不僅能把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資金優勢,還能解決發展旅游業造成的環境問題,對青獅潭鎮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都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侯文亮.低碳旅游基本概念體系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2):86-89.
[2] 劉嘯.論低碳經濟與低碳旅游[J].中國集體經濟,2009,(13):154-155.
[3] 蔡萌.低碳旅游: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方式[J].旅游學刊,2010,(1):13-17.
[4] 安微娜.論低碳旅游與社會責任[J].廣西財經學院報,2011,(1):122-124.[責任編輯 王曉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