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旭
摘 要:隨著國務院復批《長吉圖規劃綱要》,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為長吉圖地區的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長吉圖地區旅游資源豐富,地理區位優越,旅游發展前景廣闊,應加快建設。嘗試對長吉圖地區旅游發展規劃進行設計,在分析其旅游資源條件和區位條件的基礎上,定位長吉圖旅游形象并策劃宣傳口號,重點開發五類旅游產品:民族文化風俗游、北國冰雪體驗游、綠色生態賞析游、休閑度假觀光游、藝術工業品位游,并設計其游覽線路,最后探討長吉圖地區旅游服務保障措施。希冀能夠切實有助于長吉圖地區的旅游開發,并為類似地區旅游規劃和開發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形象定位;產品開發;服務保障;長吉圖地區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5-0238-04
引言
2009年8月30日,國務院復批《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標志著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并獲得一系列政策支持。長吉圖地區是指圖們江流域開發的先導地區,區域范圍包括吉林省的長春市(榆樹市除外)、吉林市的永吉縣和蛟河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延邊”)的全部。長吉圖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國家批準實施的沿邊開發開放區域,應抓住歷史機遇,加強各領域建設。長吉圖地區旅游資源豐富,地理區位優越,應努力做大做強區域旅游,使旅游業成為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截至目前,中國學者對“長吉圖旅游”的研究較少。通過在“中國知網”上的檢索,可以發現,相關研究僅有如下文獻:石丹[1]、張蕾[2]從旅游一體化的角度對長吉圖旅游進行研究;王啟章[3]、程亞寧[4]研究長吉圖旅游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張蕾[5]在對長吉圖地區旅游概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旅游景區和星級酒店的空間結構演化并提出相應優化措施。鑒于此,本文嘗試對長吉圖地區旅游規劃進行設計。在分析其旅游開發條件的基礎上,定位長吉圖旅游總體形象并策劃宣傳口號,重點設計五種類型的旅游產品及其游覽線路,并在最后探討長吉圖地區旅游服務保障措施。希冀能夠切實有助于長吉圖地區的旅游開發,并為類似地區的旅游規劃和開發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長吉圖地區旅游開發條件分析
(一)旅游資源條件
長吉圖地區的三個市級行政區長春、吉林和延邊均具有明顯的旅游發展優勢,旅游開發基礎較好。三個行政區旅游資源數量分別位列吉林省前三位,占全省旅游資源總量半數以上,包括兩個國家5A級景區、7個國家4A級景區、3個國家3A級景區。長春旅游資源共計212處,其中歷史人文旅游資源多達91個,占總量的42.92%,以軍事遺址、宮廷建筑、宗教建筑聞名;吉林旅游資源共有58個,自然風光類旅游資源所占比重較大,為32.76%,以冰雪旅游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為主;延邊以民族特色打造區域旅游品牌,人文旅游資源與自然旅游資源達116處之多[2]。豐富的旅游資源為長吉圖地區旅游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旅游區位條件
長吉圖地區處于東北亞中心地帶,區位優勢明顯。對內,長吉圖北接黑龍江省,南抵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對外,東接壤俄羅斯,東南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隔江相望,居中的地理位置為長吉圖旅游發展帶來巨大客源市場。在區位交通方面,長吉圖地區建有三大機場,為外地游客提供便利,是旅游業發展的優勢條件。長吉城際高鐵和吉琿高鐵極大地縮短長吉圖地區間的空間距離,有利于區域旅游整體開發。但是,長吉圖城市內部交通狀況堪憂,公交車、出租車的發展規模和管理體制有待加強。城市公交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地區發展水平和城市文明,對區域旅游形象產生較大影響,長吉圖地區應加強對其建設和監管。
二、長吉圖旅游總體形象定位及宣傳口號策劃
(一)旅游形象定位
“東北地區生態文化主題休閑區”
“北國冰雪休閑旅游區”
“東北亞最具文化特色度假勝地”
(二)旅游宣傳口號
“美麗長吉圖,中國休閑地”
“長吉圖美,美在自然”
“北國度假地,最美長吉圖”
“東北屋脊長白山,北國度假長吉圖”
“借問度假何處好,遙指北國長吉圖”
“北國風光無限好,最美風情長吉圖”
“神秘天池,民族風情,休閑北國長吉圖”
三、旅游產品開發及線路設計
通過對長吉圖地區旅游資源條件和區位條件進行分析,結合長吉圖旅游形象總體定位,不難總結:長吉圖地區旅游資源以長春電影城及偽滿皇宮人文景觀、吉林松花湖生態景觀、延邊長白山自然景觀為核心,呈現“多核多星”分布模式。鑒于此,本文嘗試從不同角度提出以下五類旅游產品。
(一)民族文化風俗游
長吉圖地區歷史文化氣息濃重,民族特色鮮明,可考慮開發“民族文化風俗游”旅游產品。該產品選擇長春的偽滿皇宮、舊八大部、偽滿洲國國務院舊址,吉林的興光村、紅旗村兩處朝鮮族民族村、宗教文化景點正覺寺,以及延邊的防川朝鮮民族村幾處景點?;诘乩砦恢藐P系和民族歷史文化景區歸類,該產品的旅游線路設計為舊八大部--偽滿洲國國務院舊址—偽滿皇宮—興光村—紅旗村—正覺寺—防川村。
舊八大部建成于1936年,包括偽滿洲國的治安部、司法部、經濟部等八大機構,建筑集中西方風格為一體,又各具特色。偽滿皇宮的數十座建筑中,呈現古今并陳、中外雜糅的風格,具有典型的殖民地特征。作為日本武力侵占東北、推動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偽滿皇宮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愛國主義教育意義。偽滿洲國國務院是偽滿傀儡政權的中樞機關,外形與同時期日本國會大廈具有相同的“興亞”式風格。末代皇帝溥儀閱兵臺、國務總理大臣張景惠辦公室、京華閣畫廊等充分彰顯清末偽滿歷史風貌。以上三處景點是清末偽滿文化的典型景點,是著名偽滿歷史文化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興光村和紅旗村位于吉林市范圍內,均為朝鮮族民族村,朝鮮民俗特色鮮明,朝鮮族的米飯、打糕、冷面、狗肉全席等特色飲食極受游客的喜愛。不僅如此,游客還可參觀民族生活習俗,觀看朝鮮族歌舞節目,讓人流連忘返。民族村充分彰顯朝鮮族民族文化,建筑風格、生活習慣、舞蹈民謠等展現朝鮮族居住村的特色,是少數民族文化參觀體驗不可多得的文化景區。正覺寺位于吉林市區與延邊之間,考慮其地理位置和宗教文化價值,將其列入“民族文化風俗游”的景點之一。正覺寺是國內大型廟宇之一,世界最大的尼眾道場,宗教文化意義重大。此外,正覺寺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將現代科學材料應用于古典式建筑之中,別墅式小洋樓與大殿區的傳統中式建筑相照應,完美地將中西方文化融為一體。防川風景區位于中朝俄之界的鼎足地帶,人稱“東方第一村”。景區獨具歐亞交匯的異國風情,“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的恢弘氣勢僅為防川所有。圖們江紅蓮自然景觀、清代勘立的中俄“土字”碑界牌、日蘇張鼓峰戰役遺址、民俗村等自然和人文景觀也為防川風景區增添濃重的文化氛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