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力
摘 要:廉政文化社會化是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體有意識地向該文化的承載者實施主動教育和灌輸的過程。目前廉政文化社會化表現為載體不豐富、媒介影響有限、傳遞機制不順暢,究其原因,是由于研究的滯后性思想上的誤區、制度缺陷、公眾參與冷淡,從完善載體、媒介與疏通傳遞機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廉政文化社會化;載體;媒介;傳遞機制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5-0270-03
引言
社會化是對一國公民的政治教育培訓過程,是通過政治教育使公民對主導政治文化普遍認同的過程。廉政文化社會化就是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體有意識地向該文化的承載者實施主動教育和灌輸的過程。廉政文化社會化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執掌公共權力的組織、個人,通過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和監督來規范他們的行為;另一方面是通過強大的輿論宣傳和各種廉政文化活動,向全體社會成員宣傳反腐倡廉工作的方針政策,促使人民群眾在與擁有公共權力的組織、個人打交道時遵守規則和程序,不能通過非法手段謀取私利,并積極主動地監督執掌公共權力的組織、個人的行為。
一、廉政文化社會化的現狀
(一)民眾對反腐敗的信心不足
在社會轉型期,隨著社會的價值觀念不斷發生變化,對于某些社會行為的評價失去了普遍公認的準則,廉政文化面臨著各種腐朽思想的挑戰,“關系學”、“黃段子”、吃喝嫖賭等腐敗文化甚至比廉政文化流行的更快,“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等腐敗文化比廉政文化的詩句、格言更加流行。社會中一些領域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苗頭滋長,導致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導向不穩定[1]。許多人對社會上的丑惡腐敗現象所謂潛規則見怪不怪,認為有門路、有關系利用非正常、制度化途徑辦事是有能力的表現,對反腐敗行為存在各種各樣的思想顧慮。
(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途徑有限
在許多地方,無論在街道、廣場等公共場所,最耀眼的是商業廣告,書店、圖書館、閱覽室、音像制品店等文化氛圍比較濃的地方,關于廉政文化教育的卻比較少。廉政文化社會化的重點對象是黨政機關以領導干部為首的黨員干部,忽視了廉政文化建設的一大功用就是在全社會營造支持廉潔、反對腐敗的良好社會氛圍,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打造強大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家庭媒介、學校媒介、機關媒介、企業、社區、等,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三)廉政文化社會化的產品少,影響弱
就廉政文化社會化的產品而言,電影和電視是目前傳播廉政文化社會化宣傳貢獻最大的媒體之一,但相對于商業廣告和愛情片而言,廉政文化電影和電視顯得稀缺,盡管中國已經攝制了《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一批感染力強的廉政文化教育電視劇,但相對于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廉政文化產品仍顯得太少。尤其群眾易學、易記、易傳的廉政文化教育歌曲、民謠、格言、廣告、對聯、標語等創作顯得乏力,相對于其他流行文化,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力量還很薄弱,吸引力與滲透力還有待提高[2]。
(四)缺乏多方位的公眾參與
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紀檢部門、媒體、大眾及社會全方位參與。在一些單位和部門,在抓廉政建設時,脫離實際,簡單孤立,為了完成宣傳任務,就廉政文化抓廉政文化。也有些單位把廉政文化建設看成是紀檢部門的事,不積極配合和主動參與,難以形成工作合力。由于組織協調不夠,致使廉政文化建設無法找到紀檢、組織、宣傳、文化等部門職能的交互點,難以整合資源,被“孤立化” [3]。沒有公眾廣泛參與的廉政文化建設自然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同樣也制約了廉政文化建設的發展。
二、廉政文化社會化發展遲緩的原因分析
(一)廉政文化社會化理論研究薄弱
目前,中國反腐敗的法律、法規、黨紀、政紀規定雖然數量眾,但仍然很不完善[4]。在實踐中,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如何與已有的地域文化與群體文化相結合,將廉潔的元素融入到單位管理、社區管理和其他的群體管理中沒有現成的答案。
現有的研究很少基于對現實社會廉政文化現狀的調查,很少對應建設的廉政文化進行結構分析,因而廉政文化建設的目標或者是不明確的,或者是只具價值合理性,但沒有現實可行性,這就會導致廉政建設或者由于不能經受現實的檢驗,或者不能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而失敗。與此同時,如果廉政文化建設目標具有了合理性,而不具有科學、有效的途徑支持,廉政文化建設將無法從理想走向現實。
(二)對廉政文化社會化的重視程度不夠
黨員干部和群眾對廉政文化建設認識上存在的誤區主要有二:一是概念模糊。一些基層單位和部門對廉政文化建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走形式主義,重視的程度不夠。二是一些基層單位和部門對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弱化,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現象,總認為經濟工作是硬指標,看得見抓得著,而廉政文化建設屬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疇是軟任務,具有長期性,難見直接產生效益,不如抓招商引資經濟工作見效快,來得實,易出政績,因而缺乏對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的有力支持,重視的程度不夠。
(三)廉政文化社會化產品推廣范圍小
廉政文化社會化產品對社會民眾具有正面的教育意義,對凈化社會道德環境,弘揚廉正的執政作風具有重大意義,因而對社會具有正的外部性及非競爭性、非排他性的特征,而其市場盈利性差,經濟效益不明顯,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市場與私人部門一般不愿意來提供這類產品,而需要政府和公共投入來提供。由于缺乏市場與商業運作,廉政文化社會化產品往往內容不豐富,形式不靈活,缺乏吸引力。在推廣的過程中往往作為任務分派給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與其他團體如黨務部門或學校,造成廉政文化社會化產品推廣的形式大于內容,推廣范圍極為有限,影響面小。
(四)廉政文化社會化進程受公眾參與冷淡制約endprint
改革開放后,傳統文化的“劣根性”在寬松的氛圍下得以強烈反彈和猛烈釋放,新的主流價值體系又未生成,整個社會缺乏倫理道德的支撐,是非觀念發生扭曲。腐敗現象也呈現普遍化和社會化,成為一種社會流行病,不僅政府官員腐敗會導致政治腐敗,而且非政府結構和一般民眾之中的腐敗之風也愈演愈烈,腐敗已經由政治層面向社會和文化層面滲透,且彼此互相助長。廉政文化社會化過程由于公眾參與冷淡顯得舉步維艱。
三、完善廉政文化社會化傳遞機制的政策建議
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政治任務,有很強的思想性,生硬的灌輸一般是難以奏效的。要借助多種多樣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載體,并賦之以豐富、生動、形象的內容進行宣傳。總的來說,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機制是,由政治社會化途徑,轉化為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而轉化為社會運行的體制機制,最終轉化為人們的社會實踐。
(一)增加社會公眾參與反腐敗信心
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機制,就要采取措施,通過道德評價和輿論評價的手段,鞭撻一切貪腐的思想和行為,弘揚廉政勤政的浩然正氣,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鑒定民眾反腐敗的信心。
其一,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總結和理論研究,通過理論探討、經驗交流。通過理論探討,經驗交流等形式,及時總結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以發展的理論指導廉政文化建設新的實踐[5]。
其二,加強各級政府廉政文化網站的建設,即時公布反腐成果和經驗總結,使人們能足不出戶掌握廉政文化信息,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增強政府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
其三,通過網上黨風廉政建設問卷調查、民意測評等形式,發現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問題,及時了解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暢通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渠道。
(二)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媒介
廉政文化社會化是通過一定媒介完成的,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組織、機構和團體,都有可能為人民群眾提供反腐倡廉信息、傳遞廉政文化,成為影響執掌公共權力的組織、個人廉政意識的媒介。
其一,充分利用和發掘各地的文化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努力使廉政文化融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發揮內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宣傳櫥窗等文化宣傳陣地的作用,不斷拓展廉政文化教育的空間與渠道,發揮各種文化陣地和藝術形式的作用。
其二,利用互聯網、手機短信等現代科學技術構建廉政信息平臺,快速傳遞廉政信息,增強廉政宣傳教育的直觀性、靈活性、全面性。同時在單位開設廉政宣傳墻,領導講廉政課,建立警示教育基地,編發廉政宣傳信息,組織開展雅俗共賞的群眾文藝演出和貼近實際的主題教育活動。
(三)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機制
廉政文化建設要緊貼黨員群眾的思想實際,積極挖掘資源,不斷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途徑,大力推進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設,極大地豐富廉政文化內涵、激發廉政文化活力。
其一,政治社會化途徑。廉政文化功能的發揮,必須經由政治社會化途徑,轉化為人們的思想觀念,轉化為社會運行的體制機制,轉化為人們的社會實踐。因此,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必須研究其政治社會化的傳遞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廉政文化的基本功能,逐漸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設的思想觀念、文化氛圍、體制條件和法制保障。讓廉政教育進校園、社區、進廠礦、進農村、進軍營、進家庭,不斷擴大廉政文化的覆蓋面。
其二,黨員教育途徑。在黨員干部層面,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以鎮村領導干部為重點,通過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活動,積極開展黨紀法規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及職業道德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幫助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風尚。
其三,群眾教育途徑。在廣大群眾層面,積極培育清新純樸民風,營造崇廉尚廉氛圍。要積極開展喜聞樂見的廉政文化活動。如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戲劇、歌舞表演、展覽展出、書畫展和開展廉政故事征文和廉政故事演講比賽等,通過廉政文化的社會化,營造廉潔奉公、烙盡職守、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文化氛圍,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
(四)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產品
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產品,可以使廉政文化以栩栩如生、而不僅僅以單調的說教形式出現,具體措施有:
其一,將廉政文化建設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挖掘文化資源,增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感染力,挖掘歷史上崇廉尚廉的名人故事、名言警句,通過繪畫、書法、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使干部群眾在休閑娛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廉政教育。
其二,大力宣傳優秀廉政網站,打造廉政文化精品,要將廉政文化思想逐步滲透到網絡文化中的各個角落,用黨的先進文化和優秀的傳統文化充實人們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抵制腐敗建立思想防線。加大對網上的一些非法的、有害的信息的過濾與清除工作力度,確保網絡信息安全、合法。
其三,完善強力糾錯機制。廉政制度的實施既依靠社會公眾的自覺遵守,又依靠必要的勸誡和懲罰。勸誡是對違反廉政制度思想傾向的有效預防,懲罰則是對違反廉政制度行為的事后處罰,是規范人們行為的強制性措施。
參考文獻:
[1] 許連純,徐洪波.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腐敗問題研究[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95-96.
[2] 喬德福.預防腐敗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156.
[3] 羅任權.新時期廉政文化建設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71.
[4] 胡鞍鋼.中國:挑戰腐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杜,2001:49.
[5] 曾紅剛.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G]//周益揚,陳武明.反腐敗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150-151.
Researches on Communicating Mechanism of 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
DUAN Xiao-li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 is a process of initiatively instructing and training the mass,under the situation of shortage of carriers,the difficult integration of media resources,some barriers of communicating mechanism,the cause of which may be conclude as follows:hysteresis of research,the misunderstanding of values,shortcomings of constitution,difference of mass confidence.So from the 3-dimensional angels,some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 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
Key words: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carrier;medium;communicating mechanism
[責任編輯 陳 鶴]endprint
改革開放后,傳統文化的“劣根性”在寬松的氛圍下得以強烈反彈和猛烈釋放,新的主流價值體系又未生成,整個社會缺乏倫理道德的支撐,是非觀念發生扭曲。腐敗現象也呈現普遍化和社會化,成為一種社會流行病,不僅政府官員腐敗會導致政治腐敗,而且非政府結構和一般民眾之中的腐敗之風也愈演愈烈,腐敗已經由政治層面向社會和文化層面滲透,且彼此互相助長。廉政文化社會化過程由于公眾參與冷淡顯得舉步維艱。
三、完善廉政文化社會化傳遞機制的政策建議
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政治任務,有很強的思想性,生硬的灌輸一般是難以奏效的。要借助多種多樣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載體,并賦之以豐富、生動、形象的內容進行宣傳。總的來說,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機制是,由政治社會化途徑,轉化為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而轉化為社會運行的體制機制,最終轉化為人們的社會實踐。
(一)增加社會公眾參與反腐敗信心
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機制,就要采取措施,通過道德評價和輿論評價的手段,鞭撻一切貪腐的思想和行為,弘揚廉政勤政的浩然正氣,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鑒定民眾反腐敗的信心。
其一,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總結和理論研究,通過理論探討、經驗交流。通過理論探討,經驗交流等形式,及時總結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以發展的理論指導廉政文化建設新的實踐[5]。
其二,加強各級政府廉政文化網站的建設,即時公布反腐成果和經驗總結,使人們能足不出戶掌握廉政文化信息,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增強政府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
其三,通過網上黨風廉政建設問卷調查、民意測評等形式,發現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問題,及時了解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暢通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渠道。
(二)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媒介
廉政文化社會化是通過一定媒介完成的,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組織、機構和團體,都有可能為人民群眾提供反腐倡廉信息、傳遞廉政文化,成為影響執掌公共權力的組織、個人廉政意識的媒介。
其一,充分利用和發掘各地的文化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努力使廉政文化融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發揮內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宣傳櫥窗等文化宣傳陣地的作用,不斷拓展廉政文化教育的空間與渠道,發揮各種文化陣地和藝術形式的作用。
其二,利用互聯網、手機短信等現代科學技術構建廉政信息平臺,快速傳遞廉政信息,增強廉政宣傳教育的直觀性、靈活性、全面性。同時在單位開設廉政宣傳墻,領導講廉政課,建立警示教育基地,編發廉政宣傳信息,組織開展雅俗共賞的群眾文藝演出和貼近實際的主題教育活動。
(三)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機制
廉政文化建設要緊貼黨員群眾的思想實際,積極挖掘資源,不斷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途徑,大力推進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設,極大地豐富廉政文化內涵、激發廉政文化活力。
其一,政治社會化途徑。廉政文化功能的發揮,必須經由政治社會化途徑,轉化為人們的思想觀念,轉化為社會運行的體制機制,轉化為人們的社會實踐。因此,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必須研究其政治社會化的傳遞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廉政文化的基本功能,逐漸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設的思想觀念、文化氛圍、體制條件和法制保障。讓廉政教育進校園、社區、進廠礦、進農村、進軍營、進家庭,不斷擴大廉政文化的覆蓋面。
其二,黨員教育途徑。在黨員干部層面,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以鎮村領導干部為重點,通過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活動,積極開展黨紀法規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及職業道德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幫助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風尚。
其三,群眾教育途徑。在廣大群眾層面,積極培育清新純樸民風,營造崇廉尚廉氛圍。要積極開展喜聞樂見的廉政文化活動。如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戲劇、歌舞表演、展覽展出、書畫展和開展廉政故事征文和廉政故事演講比賽等,通過廉政文化的社會化,營造廉潔奉公、烙盡職守、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文化氛圍,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
(四)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產品
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產品,可以使廉政文化以栩栩如生、而不僅僅以單調的說教形式出現,具體措施有:
其一,將廉政文化建設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挖掘文化資源,增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感染力,挖掘歷史上崇廉尚廉的名人故事、名言警句,通過繪畫、書法、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使干部群眾在休閑娛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廉政教育。
其二,大力宣傳優秀廉政網站,打造廉政文化精品,要將廉政文化思想逐步滲透到網絡文化中的各個角落,用黨的先進文化和優秀的傳統文化充實人們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抵制腐敗建立思想防線。加大對網上的一些非法的、有害的信息的過濾與清除工作力度,確保網絡信息安全、合法。
其三,完善強力糾錯機制。廉政制度的實施既依靠社會公眾的自覺遵守,又依靠必要的勸誡和懲罰。勸誡是對違反廉政制度思想傾向的有效預防,懲罰則是對違反廉政制度行為的事后處罰,是規范人們行為的強制性措施。
參考文獻:
[1] 許連純,徐洪波.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腐敗問題研究[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95-96.
[2] 喬德福.預防腐敗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156.
[3] 羅任權.新時期廉政文化建設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71.
[4] 胡鞍鋼.中國:挑戰腐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杜,2001:49.
[5] 曾紅剛.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G]//周益揚,陳武明.反腐敗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150-151.
Researches on Communicating Mechanism of 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
DUAN Xiao-li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 is a process of initiatively instructing and training the mass,under the situation of shortage of carriers,the difficult integration of media resources,some barriers of communicating mechanism,the cause of which may be conclude as follows:hysteresis of research,the misunderstanding of values,shortcomings of constitution,difference of mass confidence.So from the 3-dimensional angels,some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 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
Key words: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carrier;medium;communicating mechanism
[責任編輯 陳 鶴]endprint
改革開放后,傳統文化的“劣根性”在寬松的氛圍下得以強烈反彈和猛烈釋放,新的主流價值體系又未生成,整個社會缺乏倫理道德的支撐,是非觀念發生扭曲。腐敗現象也呈現普遍化和社會化,成為一種社會流行病,不僅政府官員腐敗會導致政治腐敗,而且非政府結構和一般民眾之中的腐敗之風也愈演愈烈,腐敗已經由政治層面向社會和文化層面滲透,且彼此互相助長。廉政文化社會化過程由于公眾參與冷淡顯得舉步維艱。
三、完善廉政文化社會化傳遞機制的政策建議
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政治任務,有很強的思想性,生硬的灌輸一般是難以奏效的。要借助多種多樣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載體,并賦之以豐富、生動、形象的內容進行宣傳。總的來說,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機制是,由政治社會化途徑,轉化為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而轉化為社會運行的體制機制,最終轉化為人們的社會實踐。
(一)增加社會公眾參與反腐敗信心
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機制,就要采取措施,通過道德評價和輿論評價的手段,鞭撻一切貪腐的思想和行為,弘揚廉政勤政的浩然正氣,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鑒定民眾反腐敗的信心。
其一,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總結和理論研究,通過理論探討、經驗交流。通過理論探討,經驗交流等形式,及時總結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以發展的理論指導廉政文化建設新的實踐[5]。
其二,加強各級政府廉政文化網站的建設,即時公布反腐成果和經驗總結,使人們能足不出戶掌握廉政文化信息,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增強政府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
其三,通過網上黨風廉政建設問卷調查、民意測評等形式,發現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問題,及時了解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暢通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渠道。
(二)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媒介
廉政文化社會化是通過一定媒介完成的,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組織、機構和團體,都有可能為人民群眾提供反腐倡廉信息、傳遞廉政文化,成為影響執掌公共權力的組織、個人廉政意識的媒介。
其一,充分利用和發掘各地的文化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努力使廉政文化融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發揮內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宣傳櫥窗等文化宣傳陣地的作用,不斷拓展廉政文化教育的空間與渠道,發揮各種文化陣地和藝術形式的作用。
其二,利用互聯網、手機短信等現代科學技術構建廉政信息平臺,快速傳遞廉政信息,增強廉政宣傳教育的直觀性、靈活性、全面性。同時在單位開設廉政宣傳墻,領導講廉政課,建立警示教育基地,編發廉政宣傳信息,組織開展雅俗共賞的群眾文藝演出和貼近實際的主題教育活動。
(三)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機制
廉政文化建設要緊貼黨員群眾的思想實際,積極挖掘資源,不斷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傳遞途徑,大力推進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設,極大地豐富廉政文化內涵、激發廉政文化活力。
其一,政治社會化途徑。廉政文化功能的發揮,必須經由政治社會化途徑,轉化為人們的思想觀念,轉化為社會運行的體制機制,轉化為人們的社會實踐。因此,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必須研究其政治社會化的傳遞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廉政文化的基本功能,逐漸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設的思想觀念、文化氛圍、體制條件和法制保障。讓廉政教育進校園、社區、進廠礦、進農村、進軍營、進家庭,不斷擴大廉政文化的覆蓋面。
其二,黨員教育途徑。在黨員干部層面,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以鎮村領導干部為重點,通過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活動,積極開展黨紀法規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及職業道德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幫助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風尚。
其三,群眾教育途徑。在廣大群眾層面,積極培育清新純樸民風,營造崇廉尚廉氛圍。要積極開展喜聞樂見的廉政文化活動。如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戲劇、歌舞表演、展覽展出、書畫展和開展廉政故事征文和廉政故事演講比賽等,通過廉政文化的社會化,營造廉潔奉公、烙盡職守、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文化氛圍,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
(四)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產品
豐富廉政文化社會化的產品,可以使廉政文化以栩栩如生、而不僅僅以單調的說教形式出現,具體措施有:
其一,將廉政文化建設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挖掘文化資源,增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感染力,挖掘歷史上崇廉尚廉的名人故事、名言警句,通過繪畫、書法、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使干部群眾在休閑娛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廉政教育。
其二,大力宣傳優秀廉政網站,打造廉政文化精品,要將廉政文化思想逐步滲透到網絡文化中的各個角落,用黨的先進文化和優秀的傳統文化充實人們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抵制腐敗建立思想防線。加大對網上的一些非法的、有害的信息的過濾與清除工作力度,確保網絡信息安全、合法。
其三,完善強力糾錯機制。廉政制度的實施既依靠社會公眾的自覺遵守,又依靠必要的勸誡和懲罰。勸誡是對違反廉政制度思想傾向的有效預防,懲罰則是對違反廉政制度行為的事后處罰,是規范人們行為的強制性措施。
參考文獻:
[1] 許連純,徐洪波.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腐敗問題研究[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95-96.
[2] 喬德福.預防腐敗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156.
[3] 羅任權.新時期廉政文化建設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71.
[4] 胡鞍鋼.中國:挑戰腐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杜,2001:49.
[5] 曾紅剛.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G]//周益揚,陳武明.反腐敗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150-151.
Researches on Communicating Mechanism of 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
DUAN Xiao-li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 is a process of initiatively instructing and training the mass,under the situation of shortage of carriers,the difficult integration of media resources,some barriers of communicating mechanism,the cause of which may be conclude as follows:hysteresis of research,the misunderstanding of values,shortcomings of constitution,difference of mass confidence.So from the 3-dimensional angels,some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 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
Key words:anti-corruption culture socialization;carrier;medium;communicating mechanism
[責任編輯 陳 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