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華
摘 要: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戶資金需要,推動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但受多種因素影響,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存在風險管理水平低、風險管理意識弱等諸多問題,影響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功能的充分發揮。本文對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及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善風險控制策略,以期為提高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控制;策略;分析
小額信貸指向中低收入階層提供小額度持續的信貸服務活動,農村信用社的小額信貸業務,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維護農村正常的金融秩序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加強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分析
從大的方面來講,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存在的風險有外部與內部風險之分,其中外部風險包括自然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內部風險被細分為管理風險、利率風險,接下來逐一對其進行分析。
1.外部風險
在自然風險方面:農戶得到信用社發放的小額貸款后,通常會用于種植、養殖等農業產業發展上。農戶只有從其中獲得收益才能如期償還貸款,而且獲得的收益越高具備的還款能力就越強。不過農業產業的發展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一旦遇到惡劣自然災害,農戶的收益會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負數,導致農戶不能準時歸還貸款。研究調查表明,對于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自然災害因素是影響農戶償還貸款的重要因素,使信用社面臨較大風險。在市場風險方面:受市場信息不對稱因素影響,一些農產品價格存在較大波動,同時,農戶又不能在短時間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導致農戶從農產品獲得的收益降低,還款能力隨之降低,這是信用社小額信貸面臨的市場風險。在信用風險方面:小額信貸不需要實物抵押,是以個人信用為貸款償還保障的借貸方式,與傳統的抵押貸款相比不確定性更大。另外,當前信用社小額信貸放貸額度比較大,區域較集中,以及農戶文化水平較低等因素影響,不利于信用評級工作的順利開展,增加農村信用社信用風險。
2.外部風險
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面臨的內部風險,主要有管理風險以及利率風險。其中在管理方面農村信用社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相關約束激勵機制不健全、產權不明細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信用社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工作人員的事業心、責任心缺乏,風險防范意識薄弱,使信用社蒙受信貸資金損失的機率大大增加。當前很多地區的信用社開展小額信貸業務采用利率優惠政策,導致放貸利率與放貸面臨的風險不協調,因此,部分信用社因害怕承擔風險而不愿意放貸,致使小額信貸無法滿足農戶資金需求。
二、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農村信用社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存在較多問題,使信用社小額信貸面臨較大風險,不利于小額信貸業務的長遠開展。下面對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1.風險管理意識不強
我國很多地區信用社信貸管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不強,導致信用社抗風險能力較低,給信用社健康、長遠發展帶來較大潛在威脅。首先,我國信用社工作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尤其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員工多以“接班”形式上崗,對文化水平、專業能力要求較低;其次,信用社員工綜合素質較低,只重視增加業務量,未充分分析放貸所帶來的風險,而且未積極采取有效的規避風險措施,導致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的增加。
2.風險管理實施、監督不到位
部分農村信用社開展小額信貸業務時比較重視過程控制,而忽略事前、事后的風險管理,導致信用社面臨較多不可預知的風險。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首先,缺乏完善的信貸管理制度。目前,部分信用社制定的風險管理制度存在實踐性、針對性弱等缺陷,不能給小額信貸業務的實施提供有效指導。并且風險管理實施程序不科學,在貸前調查、貸中檢查、貸后檢查等流程上較為混亂,存在一人擔當多種職務的情況。而且一些信貸管理制度實際落實較差,部分信用社員工,未嚴格按照相關條款內容開展信貸業務。
其次,信用評級存在較大缺陷。貸前調查是信用社防范風險的有效途徑之一。然而部分信用社不重視貸前調查,影響對貸款申請人信用的準確評級。一方面,農戶小額信貸業務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信貸發放較為集中,大大增加貸前信用調查工作量,容易出現調查不深入、不能及時準確識別潛在風險等問題。另一方面,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征信系統比較落后,不能給信貸員業務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另外,信貸評價時,對農戶及村委會提供的材料過分依賴,而且評級過程中容易受主觀因素干擾。
再次,貸中檢查不到位。一方面,貸中檢查與貸前調查工作內容界限劃分不清晰,工作內容有交叉,出現重復工作的現象,嚴重影響貸中檢查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貸中檢查使用的方法缺乏定量分析,而仍以定性分析為主,檢查過程中難免受主觀因素影響。
最后,貸后檢查監督機制不完善。貸后檢查是降低小額信貸風險,提高資金效益性、安全性以及流動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不過因農村信用社配比的人員相對較少,對農戶貸款運用情況進行全過程監督并不現實。另外,信貸檔案相關內容記錄不詳細、不清晰,導致信用社錯失最佳收貸款時間,增加農戶貸款不良比率。
3.風險補償機制不健全
風險補償機制是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工作實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應引起信用社的高度重視。然而我國農村信用社補償機制尚不健全,引起資本充足率不達標、不能及時核銷損失的小額貸款,以及可疑與符合標準的小額貸款準備金提取比例不足等現象的發生。
三、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控制策略
針對我國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下面結合筆者多年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工作實踐經驗,探討改善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的措施。endprint
1.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
規范信用社小額信貸程序是降低小額信貸風險的基礎,因此,農村信用社應注重完善獎懲制度,規范小額貸款操作流程,降低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一方面,農村信用社應嚴厲處罰不按照規范標準的放貸行為,尤其應嚴厲打擊人情貸款、騙取貸款的行為。對因自身過錯導致貸款損失的工作人員,應嚴格根據規章制度實施問責。另一方面,積極獎勵獲得高質量信貸業務的業務員,并鼓勵信貸人員加強不良信貸款的追回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
2.完善農村信用社信用評級制度
信用評級是信用社放款的重要參考,是降低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的重要舉措,為此,信用社應重視信用評級工作,將其當做工作的重點嚴格落實。一方面要求信貸人員善于反思與總結信用評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另一方面,加強信用評級制度的完善,尤其應在資信狀況、家庭年收入、承包土地面積等調查方面制定定量評價標準,確保信用評級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3.加強信用社小額信貸內部風險控制
內部風險控制是降低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確保信貸業務健康發展的關鍵。為此,農村信用社應注重優化風險評估方法、監督檢查制度,以及信息溝通渠道等。結合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實際,通過認真研究與論證,建立一套涉及工作人員、工作環節、涵蓋所有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實現小額信貸各工作環節的嚴密監控,及時發現信貸業務存在的問題,盡早排除增加信貸風險的各種影響因素,從根本上防范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的出現。
4.注重小額信貸制度的創新
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要想更好的滿足農村經濟發展資金需要,應加強信貸制度方面的創新。一方面積極擴寬業務渠道,通過建立不同形式的供給渠道,及時滿足農戶對貸款的要求。另一方面,通過認真研究農村金融市場、農戶償還貸款的能力以及信用社成本等多項因素,市場化改革小額信貸業務,以提高信用社小額信貸的服務質量。另外,信用社應針對風險補償機制存在的缺陷,結合信用社小額信貸發展實際,不斷建立與完善各種形式的風險補償機制。
四、總結
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經濟發展資金緊張問題,給農村經濟發展與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但不可否認,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給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的順利開展產生不良影響,為此,信用社應加強小額信貸風險類型分析,并積極尋找針對性解決措施,為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馬小南.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控制策略研究[J].農業經濟,2013(07):105-106.
[2]莫偉華.我國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管理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
[3]楊冰潔.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9.
[4]張平.中國農村小額信貸風險管理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