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翠
摘 要:隨著高校承擔科研項目的增多,科研經費的管理是否規范、科研經費的使用是否合理,已成為提高科研水平、保證科研成果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高校的財務部門應做好科研經費的管理工作,為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支持。在針對協同創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與使用中的利弊進行分析的同時,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協同創新;高校;科研經費;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113-02
據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的《201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0 298.4億元,比上年增長18.5%。由此,國家對科研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科研經費的投入也呈現出了跨越式的增長。特別是在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 計劃)首批入選高校名單,充分發揮高校多學科、多功能的綜合優勢,把提升人才、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三方面的創新能力作為未來學校發展的中心任務。高校正在迅速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隨著高校承擔的科研項目的增多,科研經費的管理是否規范,科研經費的使用是否合理,已成為提高科研水平、保證科研成果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高校的財務部門應做好科研經費的管理工作,為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支持。本文在針對協同創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與使用中的利弊進行分析的同時,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 高校科研經費的分類
高校科研經費的來源渠道日趨多元化,主要有以下3方面。
1.縱向科研。指由各級政府部門批準立項,由政府部門(如基金委、科技部、地方科技廳)支持資金的項目。如科技部的“973”及“863”計劃、國家和省部的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博士后科學基金及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等。
2.橫向科研。主要指由各企事業單位委托課題組研究、從企業單位得到資金支持的科研項目,如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等所取得的收入。這是高校在科技創收上的重要內容。
3.高校自籌的配套科研經費。
二、協同創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科研經費缺乏全面準確的成本核算
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人員成本核算不準確。高校的科研人員大多是教學科研雙肩挑,但是他們的身份是事業單位編制,其工資、獎金、津貼、福利等各項支出均在教育事業支出中核算,這樣就無形中大大增加了教育事業經費支出。二是實驗所用成本核算不準確。由于科研工作與教學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共同使用實驗室及儀器設備、圖書館等,發生的從事科研方面所用的固定資產使用費、房費、水費、電費、燃氣費等沒有計入相關科研成本,造成了科研項目研究成本不實。
2.科研項目經費管理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項目管理部門、財務部門與科技人員各成一體
目前,多數高校的科研項目管理部門側重于項目的申報、立項及一些程序性的工作,對經費使用的效益不是非常重視;財務部門則側重經費核算,對科研項目經費預算與經費執行的參與力度不夠,對科研資金全過程缺乏綜合管理及有效監督;而科技人員在爭取到項目后,只重視項目本身的研究,不及時與項目經費相關部門交流項目進展狀況,不熟悉相關經費的管理使用辦法及法律法規。項目管理部門、財務部門與科技人員三者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各成一體。
3.科研經費重申請,輕預算,預算編制不合理
許多高校認為,科研項目的級別及科研經費的多少象征著學校的實力,是科研人員能力的綜合體現,并把職稱評定、崗位競聘等與之掛鉤,這就導致了科研經費只重視申請環節,忽略了其他,例如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預算。許多高校在項目進行申報的時候,預算都做的較為隨意和模糊,對科研經費的使用進行科學、周密的預算的高校幾乎沒有。預算編制不合理很容易產生科研經費盲目使用、預算與實際支出差異較大、經費使用效益不高等現象。
4.固定資產重復購置且流失現象較為普遍
由于各項目的負責人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和協作,課題組成員存在穿插的現象,并且各課題組需要的設備存在一定的重合,這樣就導致有些設備重復購置,造成資源浪費。雖然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購置的固定資產進行了驗收、登記、入賬,但這部分資產的報廢、毀損等后續工作無人管理。項目結題時,也沒有做好固定資產清理工作,有的甚至將固定資產拆分成專用材料入賬,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5.對于縱向科研而言,財政資金撥付較慢,影響課題經費的使用
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縱向科研使用資金需要按照批復的年度預算或追加預算來上報用款計劃,整個過程較長,需經過多個步驟。但項目自立項后就會產生支出,往往采用其他資金墊付的方式保證科研工作正常的進行,這就形成了項目之間互相擠占經費。而且由于經費下達較晚,預算執行難度大,容易形成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
6.缺乏完善的科技資源共享機制
協同創新的內涵要求高校在發展中必須突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活力而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然而,當前我國科研的現狀卻往往是高校與企業、科研院所等其他外部科技資源之間缺乏互相分享的機制,使得科技力量分散,無法形成更強有力的科研團隊,阻礙了我國科技創新水平的發展。
三、協同創新背景下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措施
1.對科研經費實行全面成本核算
科研經費的成本不僅包括與項目有關的直接費用,還應包括與研究活動有關的間接費用。推進科研課題的全額成本核算,完整、真實、全面地反映科研課題的成本。一方面,科研人員的工資、津貼、獎金等支出,屬于相關科研項目發生的,也要分攤進去,盡量避免科研項目支出擠占高校原本就緊張的事業經費;另一方面,對于使用教學實驗室的水、電、暖等,可以按照科研項目實際耗用量分擔成本,對于使用房屋、儀器設備等,可以按折舊與項目經費相結合的方法合理分攤。endprint
2.建立科研經費管理信息網絡平臺,財務部門全程介入、對項目進度進行跟蹤管理,加強財經法規宣傳力度,加強溝通和協作
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信息系統,及時更新項目的申報、立項等工作進度,實現數據共享,對項目經費使用的全過程進行動態管理。財務管理部門應對科研項目全過程參與,將項目經費預算設定并實行額度控制,加強財經法規的宣傳力度,使科研經費相關人員充分認識到規范科研經費管理的重要性,減少套取科研經費等違反財經紀律行為的發生,實現科研資金的有效監督與使用。
3.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增強預算的約束力
對于每一項科研經費,科研人員在具體使用之前都要進行預算編制,并且將經費落實到具體的細節上,如用于實驗材料、差旅費、勞務費等占項目的比例多少。財務部門會根據這份詳細的預算通過會計科目的形式對經費的使用進行控制,對不同性質的科研項目按照支出類型、支出結構的不同進行分類管理,保證科研經費預算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使經費能夠合理的使用,更好的發揮預算執行過程中的預算約束力。
4.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建立固定資產內部監督管理機制
學校可以組建一個公共實驗室,購置些常用設備,如電腦等,以提高科研設備的使用效率。建立固定資產內部監督管理機制,固定資產購置后必須進行登記、入賬并責任到人,嚴禁以拆分資產的形式套取科研經費,科研經費相關部門應不定期的抽查檢驗,在科研人員變動或課題結題之后,資產管理部門要及時進行資產清理并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由學校統一保管和調配使用,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時應嚴格執行相關管理辦法,減少國有資產流失。
5.建立合理的財政額度墊支資金歸還制度
對于已經立項而財政資金尚未下達、項目已經啟動且發生了費用支出的縱向科研,應當允許科研單位用財政額度資金歸還預先墊支的資金。這樣,不但能保證科研活動的正常進行和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的有效執行,還會減少科研單位迫于無奈相互擠占項目經費的現象。對于因內部成本核算造成的額度資金結余,允許科研單位在本年度內統籌使用。
6.充分發揚協同創新精神,增強凝聚力
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之間應該營造有利于協同創新的環境和氛圍,共享各類資源和科研信息,激發每個團隊的優勢,將重大科研項目的創新鏈條進行分解,提升創新力量,積累創新知識,縮短科研創新時間,找到一條新形勢下利于高校新的創造力的科研管理之路。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地,是我國開展科學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應在協同創新背景下,不斷改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模式,提高高校科研經費使用效益,提升科技創新的發展水平,從而推動我國高校科研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石鳳文.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問題的探討[J].天津經濟,2013,(11).
[2] 賈興恒.對提高高校科研經費使用效益的幾點思考[J].現代商業,2013,(9).
[3] 黃薏靜.國立科研機構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管理視野,2013,(7).
[責任編輯 李 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