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怡萱+辛勤+高智+苑博+牛研+劉安康
摘 要:在物質條件不斷改善的今天,大學生的生活價值觀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勤工儉學正逐步走進大學校園,所以勤工儉學成為大學生賺錢的途徑。但是,在勤工儉學的同時,大學生的權益正在受到威脅。要保護大學生的權益不受侵犯,我們必須讓大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同時,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社會要加強對中介的管理,國家制定相應的保護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法律條例。
關鍵詞:大學生;勤工儉學;維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135-02
隨著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為了更早地適應和體驗社會,部分大學生開始了打工生涯。但是對于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會經常遇到自身權益受到侵害的問題。本文將結合有關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法律條例,進行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維權對策的思考。
一、大學生勤工儉學行為概述
《現代漢語大詞典》對勤工儉學的定義為:“利用學習以外的時間做工,把所得工資作為學習費用。”[1] 目前,多數學生是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寒暑假從事輔助性的短期社會勞動,但工作不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由于大學生的閱歷不深和工作經驗的缺乏,勤工儉學過程中合法權益受侵害的事時有發生。
二、部分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權益受損現狀
目前,勤工儉學已成為大學生賺錢、提高實踐能力、提早了解社會的一種途徑,總體上來說大學生在勤工儉學中的權益受到保護并且得到保障,但隨著大學生勤工儉學的人數越來越多,部分大學生的權益仍存在受損現象,可有以下幾種。
第一,知情權未得到保障,知情權一般指人們享有知悉、獲取與法律賦予該主體相關的各種信息的權利。目前,部分高校設有勤工儉學服務中心和招生就業部門,為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平臺,并且這些工作的可信度高。但是,由于勤工儉學的人數多職位少,使得大部分的大學生只好通過自己或中介來尋找工作,然而這些兼職工作的信息與中介提供的不對稱使得部分大學生獲得虛假信息,使其知情權無法得到保障。
第二,財產權遭到侵犯。大學生權益受損最多當屬財產權。由于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不知與對方簽訂協議,所以在勤工儉學過程中付出高額的中介費,所得工資低于社會的最低標準,甚至雇主對工資拖欠和拒絕支付,這些都對大學生的財產權造成侵犯。
第三,人身權遭到侵犯。人身權包括生命健康權、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等。在大學生勤工儉學過程中,由于大學生工作時間短,一般要求短時間上手,所以一些雇主會對笨拙或銷售量低的大學生進行謾罵、諷刺,甚至毆打;也有些老板會泄漏大學生的個人資料,這些都侵犯了大學生的人身權。
三、我國目前相關法律對大學生勤工儉學行為性質的認定
目前,我國對于大學生勤工儉學行為性質的認定散見于下列法規:《勞動合同法》規定,一般來說,非全日制用工應以小時計酬為主,在同一個用人單位,勞動者每日平均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累計時間不得超過25小時[2]。1995年勞動部出臺的《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二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為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并且在新的《勞動合同法》中也沒有做出明確規定。2007年6月26日由財政部和教育部兩個部門聯合制定的《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第6條規定,勤工儉學活動由學校同意組織管理。任何人或單位不得在未經學校允許的情況下,聘用在校學生打工。學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為,不在本辦法規定之列。從上述的3個文件的規定內容之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是否定勤工儉學大學生勞動者的身份的,而是肯定他們的學生身份。但是在2005年共青團中央聯合教育部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勤工儉學工作意見》提出,鼓勵和組織大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勤工儉學活動獲取合法報酬,是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舉措。這一文件是肯定和倡導了大學生成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的。
從我國現行的有關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法律條例來看,目前對大學生勤工儉學性質的主流觀點大體上是否認大學生的勞動者身份而肯定其學生身份,其主要依據應是考慮到大學生應以學習為首要任務,并且大學生與學校存在著教育管理關系。
四、大學生勤工儉學維權對策的思考
大學生在勤工儉學過程中的權益需要大學生自身、學校、社會和國家共同維護,只有增強大學生的維權意識、完善校內勤工儉學體質、規范社會的相關機構、完善國家的相關立法,才能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環境,保障大學生的權益不受侵犯。
(一)大學生要增強維權意識、掌握維權方法
在勤工儉學之前,大學生應做好事先預防。如果委托中介找工作,我們可以查看該中介是否有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原件,辦公地址和證件是否一致。如果是自己找工作,我們要看單位是否有法人資格和工商局、勞動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同時,我們還要和商家簽訂有關工作報酬、工作時間、勞動內容等的合同。當大學生權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敢于據理力爭,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運用多種方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二)完善校內勤工儉學機制
第一,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對此,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聯邦勤工儉學計劃”。在全國范圍內設立統一的勤工儉學基金并由國家統一發放。第二,建立勤工儉學信息公布制度,可以讓大學生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工作種類和資料,并且可以使學生找到安全有保障的工作同時學校可以監督學生的工作質量。第三,學校要定期向學生宣傳大學生在勤工儉學過程中維權意識的重要性和相關的維權知識。第四,建立矛盾解決機制,如果大學生在勤工儉學過程中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可以通過這一機制統一處理。建立此機制可以在解決糾紛的同時保障大學生的權益。
(三) 規范社會相關機構endprint
首先,要規范校外勤工儉學的工作種類。例如在日本,在與風化營業關聯的行業的工作是被嚴厲禁止的[3]。我國對工作種類尚未限定,因此,要規范一些不適合學生從事的領域并加以禁止。這樣,在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工作的同時,也保障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其次,規范校外的中介機構。由于我國對中介機構缺乏相應的規定,使得中介機構良莠不齊,對此相關執法部分應加強中介營業許可的準入標準和管理條例。我們可以建立像日本那樣的專門財團法人形式的“學生中心”,其不以盈利為目的,為學生提供住宿和勤工儉學服務。
(四)國家要完善相關立法
國家應首先肯定大學生的勞動者身份,讓大學生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地方行政部門也應出臺相應有關大學生勤工儉學權益的法規,明確工作時間、工作報酬、社會保險、傷亡賠償等問題。特別要強調用人單位要和大學生簽訂工作合同。
結語
高校大學生勤工儉學行為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保護大學生勤工儉學過程中的合法權益不僅事關學校,而且也是社會相關部門的責任。首先,高校應做好大學生勤工儉學權益受損的預防工作,防止大學生上當受騙。其次,社會要加強對相關機構的管理力度,充分發揮勞動監督職能,嚴格執法,加大執法力度。最后,國家應改善和調整相關立法,保障大學生的基本權益不受侵犯。
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大詞典.
[2] 林嘉.勞動合同法條款評注與適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 在日本如何勤工儉學[J].出國與就業,2005,(23).
Thinking on the maintain legal rights countermeasures for study under a work-study
programme ofthe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XIN Yi-xuan,XIN Qin,GAO Zhi,YUAN Bo,NIU Yan,LIU An-kang
(Jiamusi University,Jia Musi,China)
Abstract:In improving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of today,college students' values of life has also gradually improved.Because the work is walked in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gradually,so the work became a way to earn money for college students.However,in the work study program at the same time,their rights are being threatened.To protect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are not infringed upon,we must let students strengthen their awareness of self protection,at the same tim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leg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intermediary,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national college work study program.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study under a work-study programme;maintain legal rights
[責任編輯 安 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