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婭 向軍
摘 要:人類發展的文明,其各階段都蘊含著特定的倫理價值,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價值訴求的生態倫理價值包涵了尊重自然、環境責任、生態公正等價值訴求。通過對傳統設計方式的反思,使人們認識到當代設計的缺陷,進而重點論述綠色設計蘊含的生態倫理價值,闡明綠色設計中的生態倫理價值的重要性及其趨向。旨在告訴人們,只有時時警醒和堅持綠色設計中潛在的生態倫理價值,才能消除生態危機,使我們的設計更具人文內情感內涵,從而更好地為人類根本利益、為建設美麗中國服務。
關鍵詞:綠色設計;生態倫理;價值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4-0230-02
黨的十八大報告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如今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把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作為6個“緊緊圍繞”之一進行統一部署,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又一次的升華,可見生態文明建設在當代的重要性。
然而自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來,特別是第三次產業革命之后,其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企業和商家制造了各式各樣的商品來滿足人們的快速消費需求,在制造、設計中未考慮對環境的影響,消耗了很多不必要的自然資源,帶來了環境污染,使生態環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人類社會在高度發展的同時,卻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危機。如此種種都是因為在設計中,嚴重忽視人類的生態倫理價值訴求,導致了一系列環境、資源及生態問題。因此,設計必須緊密聯系技術創新和社會革新,充當科技和社會齊頭并進共同創新、共同發展的推進器,適應人類新的需要和價值訴求,更新設計理念,融入綠色思維。綠色設計就是為解決人類以往設計中的短板,彌補人類設計的過失而誕生的新的設計理論與方法,即將生態倫理價值融入設計當中。研究綠色設計中的生態倫理價值具有重大而現實的意義,能夠為設計的長遠的發展提供倫理價值的理論支撐,推動綠色設計的長遠發展。
一、生態倫理價值概述
尊重自然的倫理價值是人類從內心對大自然的認可和善待的觀念和意識,它是當今生態文明理論之重要一脈的生態倫理學的基本理念。自然是人類文明的根基,人類的文明創造活動充分體現了人對自然的態度,也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根據科學發展觀的倫理要求,以人為本的倫理觀、和諧倫理觀、生態經濟倫理觀以及可持續發展倫理觀這四條倫理原則,共同構成了社會主義生態倫理價值的內涵體系[1]。
生態倫理價值從道德角度來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針對近代以來,尤其是工業化以來,社會思想急劇的變化,需要有新的倫理與之相適應,生態倫理價值是人與自然間的道德準則及規范,是人類哲學、文化和倫理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今控制人口、保護生態平衡和節約資源、能源等法規、政策制定的重要倫理依據,人類的倫理道德是生態倫理價值探索的主要問題。
二、建構設計中生態倫理價值的迫切性
通過歷史分析,發現人類的文明史其基本上是一部對自然的征服史,當今整個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非常發達的物質文明時代。人類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人類創造了空前的物質財富和高度發達的社會文明,因而人們越來越依賴自己所創造的東西,不自覺地逐漸走向了被自己所創造物品控制的“尷尬”局面。同時,帶來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生態危機。面對這樣的情況,人們也已逐漸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在設計領域不斷地尋求出路。建立在生態倫理價值基礎上的綠色設計,是現代設計領域貫徹落實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觀的必然結果。
對于現代設計來說,設計中的生態倫理價值并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設計中的生態倫理價值已逐漸深入到設計的各個領域,逐步實現設計的人性化,也就是設計要包含更多的人文情感內涵。而從當代設計的發展來看,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及人與自然的互動和交流,倫理性要求在設計中變的更加重要和迫切,以“人”為中心的價值體系的建構,是對人與人、人與物的之間關系性的科學思考和總結,從而創造了整個社會都共同遵守的富有人類生態倫理價值訴求的綠色設計觀念,使設計藝術具有了時代性的設計生態倫理價值。因此,必須加緊建構設計中生態倫理價值。
三、綠色設計中的生態倫理價值分析
(一)綠色設計中的生態倫理價值的哲學基礎:生態哲學
人類的發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已經嚴重影響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人們意識到,全球生態危機的出現有著深刻的思想根源伴隨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和全球化而建立的生態哲學,是關于整個生態系統的哲學理論[2]。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上,以人和自然的和諧共存、協同進化為其研究的宗旨,提倡關注地球整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生態哲學的研究成果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綜合優化和諧發展提供了普遍的方法論原則,引導和啟發人類解決當前的生態危機這一嚴重問題。
綠色設計與以往的傳統設計不同,它是建立在生態倫理價值基礎上的一種新的設計理念與方法,它始終把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預防污染等放在首要位置[3]。
作為一種新的設計方法,綠色設計理當根植于研究自然界普遍規律的自然哲學原理之中,生態哲學為綠色設計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科學的哲學思辨。綠色設計的指導思想就是生態哲學的基本理論和原則,并以生態倫理價值觀和生態道德觀作為其設計價值觀,構建新的設計文化價值理念,在設計中拋棄通過損害自然價值去實現文化價值的傳統方式,秉持著承認和尊重自然價值的理念,實現人和自然關系的協調發展。因此,綠色設計必然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生態哲學原則在設計領域中應用的具體體現。
(二)綠色設計中的生態倫理價值的理論指導: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繼承和弘揚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發展的基本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主客體的辯證統一的思想,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尊重自然、經濟和社會的客觀規律??茖W發展觀正是是綠色設計的思想基礎和理論指導。把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融入進設計的各個領域當中,在現代設計中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思想,詮釋出現代綠色設計的全新理念。綠色設計是對現代化時代以來,包括人類社會的今天以及未來的科學反思,它已經成為現代設計的新命題。endprint
綠色設計主要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中,承認自然物以及其他生命物種的潛在價值,追求人與自然的高度協調發展,超越人們以往把自然物、非人類的生命體看作是人類活動的“工具”或“資源”的狹隘認識,肯定所有自然物、生物物種具有固有的、潛在的價值,有益于人類不僅把大自然當“工具”,而且把大自然本身也當“目的”看待,使現代設計的發展在不斷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需要、不斷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同時,能夠得到協調的社會環境的支撐以及可持續的資源保證,其本質屬性就是在于保持人與自然、社會、文化生態平衡的三大前提下,充分體現本土文化、人文關懷和設計倫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生態倫理價值觀[4]。
(三)綠色設計中的生態倫理價值的核心價值:可持續發展觀
面對一系列危害人類發展的全球性問題的反思,人類開始重新認識設計。它不再是一種簡單的藝術行為,而是一種與人類生存和發展密切結合的實踐活動。也使人類開始深思設計與生態環境、設計與技術、設計與社會之間的多重關系[2]。
綠色設計是在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設計藝術和科學技術高度融合的產物。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使人們能夠用全新的價值觀去考慮一切問題,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而不是以GDP論英雄,綠色設計以生態哲學的理論和原則來糾正設計領域中的一切不合理的行為,把“人—社會—自然”的主體價值觀和生態倫理價值觀作為自己的設計價值觀。
新設計和技術的運用不僅要以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為基點,還應當樹立起符合自然生態規律的價值需求。在生態系統中,作為唯一具備主觀能動性的人類,必須遵守自然規律的“內在價值”,同時應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從而引導人們的行為。而且對新技術的選擇與應用也應當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要求對應。綠色設計在可持續發展觀的引導下,將科學技術與設計藝術高度結合,被視為“工業生產的又一次效率革命”,所以它適應如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實現產品可持續生產和消費的有效途徑[5]。
四、結語
綠色設計理論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成熟,特別是在生態倫理價值的指導下,使設計能夠為人們提供更為環保宜人的產品,這不但讓消費者受益,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6]。設計被視為一種具備強烈社會責任和理想主義色彩的工作,因此,當代設計應當是具有一定倫理道德理念的行為,能夠符合大部分人群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僅僅只滿足某個人或某部分人的需求就可以了。將綠色設計的理念融入人文情感內涵,尋求最佳結合點,促進產品進一步滿足人類更深層次的需求,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端正尊重自然、適應自然的積極態度,栽培掌握綠色技術并具有“綠色思想”的人才,在全社會營造愛護生態的良好氛圍,使自然價值觀、自然道德觀等倫理價值深入人心,真正實現“人—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7]。
參考文獻:
[1] 黃志斌,劉志峰.當代生態哲學及綠色設計方法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7.
[2] 倪瀚.宋良榮 綠色設計的理論基礎和哲學思辯[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7,(4).
[3] 倪瀚.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促進綠色產品設計的發展[J].包裝工程,2007,(12):206-208.
[4] 程華波.中國傳統造物的生命精神及象征性[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8.
[5] 漢斯·薩克塞.生態哲學:自然—技術—社會[M].上海:東方出版社,1991:193.
[6] 裘成,韓春明.通過工業設計看綠色設計[J].科技經濟市場,2007,(1):57-58.
[7] 張銳.倫理學視域下的生態文明[J].人民論壇,2013,(8).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