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項目名稱:基于勞動價值論的人力資本內在價值、流通價值和使用價值評估研究。項目編號:2012SJD790044
摘 要:本文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法比較了江蘇各地區人力資本投資效率。不同城市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值從高到低依次為鎮江、揚州、常州、泰州、無錫、連云港、淮安、南通、宿遷、南京、蘇州、鹽城和徐州。可以發現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并不完全與經濟發展狀況一致。因此針對不同地區應該采取相適宜的措施來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
關鍵詞:人力資本;投資;效率
目前,國內學者對區域人力資本投資效率進行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運用聚類分析法對我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人力資本投資和區域經濟增長水平進行研究;以多個地市為樣本構建區域人力資本投資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數據包絡方法選擇反映區域經濟增長的指標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輸出變量,選擇教育投資、醫療保健投資、流動遷移投資為輸入變量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研究人力資本投入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通過省級指標體系的建立,以實證分析法對人力資本的投資進行截面數據主成分的分析進而計算出省域人力資本投資綜合指數等。
江蘇省作為人口和經濟發達省份,積極建立和發展人力資本的優勢,將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促進近代經濟的更快發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分析省內各個城市的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分析人力資本投入產出的區域特征,進行對比并分析原因,從而提出提高區域人力資本效率的方法以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解決社會矛盾,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江蘇區域人力資本投資現狀
1.教育科技投資
江蘇省作為中國的教育大省,基本實現了教育事業全面協調發展。自20世紀以來,就帶頭在科技教育方面起到了典范作用。自2000年以來,全省的科研單位、中大型工業企業、高等院校等科研機構數逐年大幅增加,2011年增加到9061。2012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8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8.13萬人,在校生181.07萬人,畢業生50.86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62萬人,在校研究生13.95萬人,畢業生3.84萬人。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兩院院士90人,人數僅次于北京、上海。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成果有53項,總數居全國省份第一。對研究和發展的投資也逐年增加,至2011年,研究與發展經費內部支出占全國生產總值的2.2%,已超過千億。已建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科技基礎設施2898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超過75%。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26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3%。
2.醫療保健投入
健康的身體是人力資本的基本要素,有了好身體才能支持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提高工作效率,創造價值。隨著人們對各種疾病和身體健康的日益重視,人力資本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投入不容小覷,成為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至關重要的一部分。2012年,全省92%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省定建設標準,鄉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率達到90%以上;有60.7%的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家庭醫生制度、88.6%的鄉鎮衛生院開展健康管理團隊服務。全省人均期望壽命達76.63歲,全省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分別下降至5.28/10萬和3.81‰,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連續5年穩定在95%以上,新農合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75.31%。到2012年底,全省床位總數達33.31萬張,千人口床位數4.21張,千人口執業醫師1.99人,千人口注冊護士1.96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2.4%、12.3%、16.4%和14.0%。
二、江蘇地區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實證分析
1.評價指標與原始數據
多數時候,人力資本投資與回報并不是完全成正比,高投入并非意味著高回報。衡量人力資本投資效率的辦法有很多種,本文將通過計算投入與產出比來比較人力資本投資效率。而產出主要表現為人均GDP或可支配收入等。參照前人研究方法,同時兼顧數據的可獲得性,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等投入為人力資本投入研究的主要方面,同時由于近年來社會公共安全問題凸顯,所以公共安全投入也納入人力資本投資研究系統中。(表1)
表1 原始數據
2.灰色關聯分析
灰色系統理論是鄧聚龍教授于上世紀80年代初創立的。所謂灰色系統,就是指一切部分信息可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統。灰色關聯分析可以較好的反映各狀態的優劣次序。在利用灰色關聯法進行分析時,我們首先以一個合適的參考序列為樣本,然后對各被評價對象指標序列與參考序列之間相應的指標形態的相似程度進行比較,用統一的灰色關聯度來刻畫這種相似關系,相似程度越大則指標所反映的投入產出效率越高。
對江蘇省M個不同城市的人力資本投入產出相對效率進行評價,每個時期都選擇N個指標來描述該時期的投入與產出狀況,我們用AI={AI(1),AI(2),AI(3),…,AI(N)}表示第I個時期的投入與產出狀況。依次可以構造出灰色評價的樣本空間Ω。其中“樣本空間最優向量”參考序列采用同類指標的最優值。灰色評價的過程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實現:樣本序列的灰色變換;求差序列,獲得兩級差;計算關聯系數與關聯度。
3.計算結果與結論
根據以上公式和數據,經處理后得出以下結論。(表2)
表2 灰關聯方法分別計算的投入評價與產出評價值
三、江蘇區域人力資本投資改進對策
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江蘇在全國范圍內的人力資本投資名列前茅,無論是教育科技、醫療保健還是社會保障方面都表現突出,在國內起到帶頭作用。但綜合以上分析,江蘇地區人力資本投資率呈現高低不平均分布的特點,蘇南蘇北和蘇中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問題。要全面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實現各地區共同進步與發展,就要對癥下藥,根據各地特點采取相應措施。總體來說,高效率與低效率值相差懸殊,最高值與最低值相差近三倍左右,并且根據地區來看并不與經濟發展狀況一致。
鎮江、揚州、常州和泰州四個地區投資效率較高,但投入指標卻中等甚至偏小。為了保持優勢,應該在保持目前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彌補薄弱方面。鎮江和揚州在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投入方面較少,泰州在科技上比較落后,應該加大投入力度,常州則應該保持在社會保障方面的相對較大的投入,以獲得相應更大的產出。處于中等水平的無錫、連云港、淮安、南通和宿遷四市各有各的問題:無錫和南通雖然產出水平較高,但因為投入也相對較高,導致效率低下,應該適當調整投入方向,避免盲目投入。而連云港、淮安和宿遷三市在各方面的投入上都很落后,政府同時需要出臺相應政策進行鼓勵,在偏遠農村地區推行必要的改革和措施大力發展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充分認識并重視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南京和蘇州作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兩個地區,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卻低下,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各方面的投入或產出都很大,所以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在保持投入力度的前提下適當調整與分配人力資本投入比重,以獲取更大的產出。效率值最低的鹽城和徐州,加大投資力度是首要任務,在整體加大投入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對科學技術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西奧多·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
[2]李玉江.區域人力資本研究[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宋美麗,孫建.區域人力資本投資效率研究[J].經濟問題,2010(2):125-128.
[4]蔣瑞.江蘇省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江蘇:南京農業大學,2007.
[5]王曉姝.投資效率區域差異相關問題研究——基于文獻視角[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9(11):14-17.
[6]王圣元.江蘇省基于DEA的區域智力資本評價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2(8):71-74.
[7]周赟,王圣元. 江蘇人力資本存量估計[J].商場現代化,2009(4):311-312.
作者簡介:王圣元,男,江蘇連云港人,南京曉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人力資本與技術創新endprint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項目名稱:基于勞動價值論的人力資本內在價值、流通價值和使用價值評估研究。項目編號:2012SJD790044
摘 要:本文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法比較了江蘇各地區人力資本投資效率。不同城市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值從高到低依次為鎮江、揚州、常州、泰州、無錫、連云港、淮安、南通、宿遷、南京、蘇州、鹽城和徐州。可以發現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并不完全與經濟發展狀況一致。因此針對不同地區應該采取相適宜的措施來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
關鍵詞:人力資本;投資;效率
目前,國內學者對區域人力資本投資效率進行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運用聚類分析法對我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人力資本投資和區域經濟增長水平進行研究;以多個地市為樣本構建區域人力資本投資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數據包絡方法選擇反映區域經濟增長的指標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輸出變量,選擇教育投資、醫療保健投資、流動遷移投資為輸入變量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研究人力資本投入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通過省級指標體系的建立,以實證分析法對人力資本的投資進行截面數據主成分的分析進而計算出省域人力資本投資綜合指數等。
江蘇省作為人口和經濟發達省份,積極建立和發展人力資本的優勢,將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促進近代經濟的更快發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分析省內各個城市的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分析人力資本投入產出的區域特征,進行對比并分析原因,從而提出提高區域人力資本效率的方法以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解決社會矛盾,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江蘇區域人力資本投資現狀
1.教育科技投資
江蘇省作為中國的教育大省,基本實現了教育事業全面協調發展。自20世紀以來,就帶頭在科技教育方面起到了典范作用。自2000年以來,全省的科研單位、中大型工業企業、高等院校等科研機構數逐年大幅增加,2011年增加到9061。2012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8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8.13萬人,在校生181.07萬人,畢業生50.86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62萬人,在校研究生13.95萬人,畢業生3.84萬人。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兩院院士90人,人數僅次于北京、上海。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成果有53項,總數居全國省份第一。對研究和發展的投資也逐年增加,至2011年,研究與發展經費內部支出占全國生產總值的2.2%,已超過千億。已建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科技基礎設施2898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超過75%。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26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3%。
2.醫療保健投入
健康的身體是人力資本的基本要素,有了好身體才能支持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提高工作效率,創造價值。隨著人們對各種疾病和身體健康的日益重視,人力資本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投入不容小覷,成為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至關重要的一部分。2012年,全省92%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省定建設標準,鄉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率達到90%以上;有60.7%的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家庭醫生制度、88.6%的鄉鎮衛生院開展健康管理團隊服務。全省人均期望壽命達76.63歲,全省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分別下降至5.28/10萬和3.81‰,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連續5年穩定在95%以上,新農合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75.31%。到2012年底,全省床位總數達33.31萬張,千人口床位數4.21張,千人口執業醫師1.99人,千人口注冊護士1.96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2.4%、12.3%、16.4%和14.0%。
二、江蘇地區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實證分析
1.評價指標與原始數據
多數時候,人力資本投資與回報并不是完全成正比,高投入并非意味著高回報。衡量人力資本投資效率的辦法有很多種,本文將通過計算投入與產出比來比較人力資本投資效率。而產出主要表現為人均GDP或可支配收入等。參照前人研究方法,同時兼顧數據的可獲得性,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等投入為人力資本投入研究的主要方面,同時由于近年來社會公共安全問題凸顯,所以公共安全投入也納入人力資本投資研究系統中。(表1)
表1 原始數據
2.灰色關聯分析
灰色系統理論是鄧聚龍教授于上世紀80年代初創立的。所謂灰色系統,就是指一切部分信息可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統。灰色關聯分析可以較好的反映各狀態的優劣次序。在利用灰色關聯法進行分析時,我們首先以一個合適的參考序列為樣本,然后對各被評價對象指標序列與參考序列之間相應的指標形態的相似程度進行比較,用統一的灰色關聯度來刻畫這種相似關系,相似程度越大則指標所反映的投入產出效率越高。
對江蘇省M個不同城市的人力資本投入產出相對效率進行評價,每個時期都選擇N個指標來描述該時期的投入與產出狀況,我們用AI={AI(1),AI(2),AI(3),…,AI(N)}表示第I個時期的投入與產出狀況。依次可以構造出灰色評價的樣本空間Ω。其中“樣本空間最優向量”參考序列采用同類指標的最優值。灰色評價的過程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實現:樣本序列的灰色變換;求差序列,獲得兩級差;計算關聯系數與關聯度。
3.計算結果與結論
根據以上公式和數據,經處理后得出以下結論。(表2)
表2 灰關聯方法分別計算的投入評價與產出評價值
三、江蘇區域人力資本投資改進對策
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江蘇在全國范圍內的人力資本投資名列前茅,無論是教育科技、醫療保健還是社會保障方面都表現突出,在國內起到帶頭作用。但綜合以上分析,江蘇地區人力資本投資率呈現高低不平均分布的特點,蘇南蘇北和蘇中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問題。要全面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實現各地區共同進步與發展,就要對癥下藥,根據各地特點采取相應措施。總體來說,高效率與低效率值相差懸殊,最高值與最低值相差近三倍左右,并且根據地區來看并不與經濟發展狀況一致。
鎮江、揚州、常州和泰州四個地區投資效率較高,但投入指標卻中等甚至偏小。為了保持優勢,應該在保持目前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彌補薄弱方面。鎮江和揚州在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投入方面較少,泰州在科技上比較落后,應該加大投入力度,常州則應該保持在社會保障方面的相對較大的投入,以獲得相應更大的產出。處于中等水平的無錫、連云港、淮安、南通和宿遷四市各有各的問題:無錫和南通雖然產出水平較高,但因為投入也相對較高,導致效率低下,應該適當調整投入方向,避免盲目投入。而連云港、淮安和宿遷三市在各方面的投入上都很落后,政府同時需要出臺相應政策進行鼓勵,在偏遠農村地區推行必要的改革和措施大力發展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充分認識并重視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南京和蘇州作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兩個地區,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卻低下,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各方面的投入或產出都很大,所以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在保持投入力度的前提下適當調整與分配人力資本投入比重,以獲取更大的產出。效率值最低的鹽城和徐州,加大投資力度是首要任務,在整體加大投入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對科學技術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西奧多·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
[2]李玉江.區域人力資本研究[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宋美麗,孫建.區域人力資本投資效率研究[J].經濟問題,2010(2):125-128.
[4]蔣瑞.江蘇省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江蘇:南京農業大學,2007.
[5]王曉姝.投資效率區域差異相關問題研究——基于文獻視角[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9(11):14-17.
[6]王圣元.江蘇省基于DEA的區域智力資本評價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2(8):71-74.
[7]周赟,王圣元. 江蘇人力資本存量估計[J].商場現代化,2009(4):311-312.
作者簡介:王圣元,男,江蘇連云港人,南京曉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人力資本與技術創新endprint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項目名稱:基于勞動價值論的人力資本內在價值、流通價值和使用價值評估研究。項目編號:2012SJD790044
摘 要:本文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法比較了江蘇各地區人力資本投資效率。不同城市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值從高到低依次為鎮江、揚州、常州、泰州、無錫、連云港、淮安、南通、宿遷、南京、蘇州、鹽城和徐州。可以發現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并不完全與經濟發展狀況一致。因此針對不同地區應該采取相適宜的措施來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
關鍵詞:人力資本;投資;效率
目前,國內學者對區域人力資本投資效率進行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運用聚類分析法對我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人力資本投資和區域經濟增長水平進行研究;以多個地市為樣本構建區域人力資本投資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數據包絡方法選擇反映區域經濟增長的指標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輸出變量,選擇教育投資、醫療保健投資、流動遷移投資為輸入變量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研究人力資本投入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通過省級指標體系的建立,以實證分析法對人力資本的投資進行截面數據主成分的分析進而計算出省域人力資本投資綜合指數等。
江蘇省作為人口和經濟發達省份,積極建立和發展人力資本的優勢,將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促進近代經濟的更快發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分析省內各個城市的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分析人力資本投入產出的區域特征,進行對比并分析原因,從而提出提高區域人力資本效率的方法以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解決社會矛盾,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江蘇區域人力資本投資現狀
1.教育科技投資
江蘇省作為中國的教育大省,基本實現了教育事業全面協調發展。自20世紀以來,就帶頭在科技教育方面起到了典范作用。自2000年以來,全省的科研單位、中大型工業企業、高等院校等科研機構數逐年大幅增加,2011年增加到9061。2012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8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8.13萬人,在校生181.07萬人,畢業生50.86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62萬人,在校研究生13.95萬人,畢業生3.84萬人。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兩院院士90人,人數僅次于北京、上海。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成果有53項,總數居全國省份第一。對研究和發展的投資也逐年增加,至2011年,研究與發展經費內部支出占全國生產總值的2.2%,已超過千億。已建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科技基礎設施2898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超過75%。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26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3%。
2.醫療保健投入
健康的身體是人力資本的基本要素,有了好身體才能支持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提高工作效率,創造價值。隨著人們對各種疾病和身體健康的日益重視,人力資本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投入不容小覷,成為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至關重要的一部分。2012年,全省92%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省定建設標準,鄉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率達到90%以上;有60.7%的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家庭醫生制度、88.6%的鄉鎮衛生院開展健康管理團隊服務。全省人均期望壽命達76.63歲,全省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分別下降至5.28/10萬和3.81‰,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連續5年穩定在95%以上,新農合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75.31%。到2012年底,全省床位總數達33.31萬張,千人口床位數4.21張,千人口執業醫師1.99人,千人口注冊護士1.96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2.4%、12.3%、16.4%和14.0%。
二、江蘇地區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實證分析
1.評價指標與原始數據
多數時候,人力資本投資與回報并不是完全成正比,高投入并非意味著高回報。衡量人力資本投資效率的辦法有很多種,本文將通過計算投入與產出比來比較人力資本投資效率。而產出主要表現為人均GDP或可支配收入等。參照前人研究方法,同時兼顧數據的可獲得性,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等投入為人力資本投入研究的主要方面,同時由于近年來社會公共安全問題凸顯,所以公共安全投入也納入人力資本投資研究系統中。(表1)
表1 原始數據
2.灰色關聯分析
灰色系統理論是鄧聚龍教授于上世紀80年代初創立的。所謂灰色系統,就是指一切部分信息可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統。灰色關聯分析可以較好的反映各狀態的優劣次序。在利用灰色關聯法進行分析時,我們首先以一個合適的參考序列為樣本,然后對各被評價對象指標序列與參考序列之間相應的指標形態的相似程度進行比較,用統一的灰色關聯度來刻畫這種相似關系,相似程度越大則指標所反映的投入產出效率越高。
對江蘇省M個不同城市的人力資本投入產出相對效率進行評價,每個時期都選擇N個指標來描述該時期的投入與產出狀況,我們用AI={AI(1),AI(2),AI(3),…,AI(N)}表示第I個時期的投入與產出狀況。依次可以構造出灰色評價的樣本空間Ω。其中“樣本空間最優向量”參考序列采用同類指標的最優值。灰色評價的過程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實現:樣本序列的灰色變換;求差序列,獲得兩級差;計算關聯系數與關聯度。
3.計算結果與結論
根據以上公式和數據,經處理后得出以下結論。(表2)
表2 灰關聯方法分別計算的投入評價與產出評價值
三、江蘇區域人力資本投資改進對策
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江蘇在全國范圍內的人力資本投資名列前茅,無論是教育科技、醫療保健還是社會保障方面都表現突出,在國內起到帶頭作用。但綜合以上分析,江蘇地區人力資本投資率呈現高低不平均分布的特點,蘇南蘇北和蘇中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問題。要全面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實現各地區共同進步與發展,就要對癥下藥,根據各地特點采取相應措施。總體來說,高效率與低效率值相差懸殊,最高值與最低值相差近三倍左右,并且根據地區來看并不與經濟發展狀況一致。
鎮江、揚州、常州和泰州四個地區投資效率較高,但投入指標卻中等甚至偏小。為了保持優勢,應該在保持目前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彌補薄弱方面。鎮江和揚州在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投入方面較少,泰州在科技上比較落后,應該加大投入力度,常州則應該保持在社會保障方面的相對較大的投入,以獲得相應更大的產出。處于中等水平的無錫、連云港、淮安、南通和宿遷四市各有各的問題:無錫和南通雖然產出水平較高,但因為投入也相對較高,導致效率低下,應該適當調整投入方向,避免盲目投入。而連云港、淮安和宿遷三市在各方面的投入上都很落后,政府同時需要出臺相應政策進行鼓勵,在偏遠農村地區推行必要的改革和措施大力發展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充分認識并重視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南京和蘇州作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兩個地區,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卻低下,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各方面的投入或產出都很大,所以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在保持投入力度的前提下適當調整與分配人力資本投入比重,以獲取更大的產出。效率值最低的鹽城和徐州,加大投資力度是首要任務,在整體加大投入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對科學技術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西奧多·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
[2]李玉江.區域人力資本研究[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宋美麗,孫建.區域人力資本投資效率研究[J].經濟問題,2010(2):125-128.
[4]蔣瑞.江蘇省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江蘇:南京農業大學,2007.
[5]王曉姝.投資效率區域差異相關問題研究——基于文獻視角[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9(11):14-17.
[6]王圣元.江蘇省基于DEA的區域智力資本評價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2(8):71-74.
[7]周赟,王圣元. 江蘇人力資本存量估計[J].商場現代化,2009(4):311-312.
作者簡介:王圣元,男,江蘇連云港人,南京曉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人力資本與技術創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