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應紅
內容摘要:寫人是初中記敘文作文訓練的重點之一。寫作策略的運用,對寫好一篇寫人作文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筆者總結了運用肖像描寫,選取典型事例,進行側面描寫,適當議論抒情等幾個策略,以期這些策略對作文者能有幫助。
關鍵詞:寫人 策略 作文
寫人是初中作文訓練的一個重點。如何寫好寫人作文,寫作策略的指導很重要。現筆者根據個人薄淺的教學經驗以及知識理論,談一談寫好寫人作文的策略。
一.運用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即描繪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飾、打扮以及表情、儀態、風度、習慣性特點等。肖像描寫的目的是以“形”傳“神”,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在運用肖像描寫,有幾點需要注意:
(一)要區分描寫與記敘。
描寫不同于記敘,這點學生還需明白。可通過舉具體的例子,讓他們有形象化的感受。案例:請辨別下面兩例中分別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1)藤野先生是一個質樸隨和而博學的人。
(2)進來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胡須,帶著眼鏡,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他把書放在講臺上,用抑揚頓挫的聲調說道:“我就是叫做藤野嚴九郎的……”
(二)注意抓人物特征。
特征,是“某一物質自身所具備的特殊性質,是區別于其他物質的基本征象和標志”。人物描寫忌臉譜化,只有凸顯特征,才能讓人物形象立體化,讓讀者印象深刻。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抓特征:(1)抓住“五官”特點,寫出人物面部特征;(2)注意身材體型、服飾打扮,體現人物個性;(3)區分性別和年齡差異,用詞準確;(4)注意生活經歷,符合人物身份;(5)注意經常習慣的動作神態;(6)表現喜怒哀樂,和神情變化;(7)用比喻、夸張、聯想等修辭手法,突出特征。
當然,這幾個方面,可以選擇重點寫,不必面面俱到,但在寫的時候注意安排好順序。
如,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孔乙己》一文中這樣寫孔乙己的外貌“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文章選取了身材、臉部、胡子、衣著五方面來寫人物外貌。“身材很高大”,表明他原本具有謀生的條件;“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表明他生活狀況不好,時常遭受生活的折磨和別人的凌辱;“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顯示了他的衰老的年齡,潦倒的境遇;“長衫”表明讀書人的身份;“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衣服都不肯動手;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是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展現了他自命清高、懶惰的思想性格。簡短的外貌描寫,卻反映了人物生活經歷、年齡、身份地位、思想性格等。
二.選取典型事例
為展現人物形象,表達中心,選取典型事例是必不可少的。典型事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選取典型事例,就是選取人物身上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人物性格特點,表達中心的事例。
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藤野先生》一文中,通過寫與藤野先生相處時的四件事: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解剖實習、了解裹腳等,表現了藤野先生的認真負責、嚴謹、求實、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貴品質。
在寫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安排事件的詳寫與略寫,突出重點;事件與事件之間要有恰當的過渡銜接語,以保證全文的連貫性與條理性。如《我的母親》一文分別從教子、待人、對己三個方面表現母親的性格特點及其對“我”的影響。三個方面的事例,詳寫教子和待人方面,略寫對己方面的事情。每件事敘述完畢后都有恰當的過渡銜接語,引入下一件事情的敘述。
三.進行側面描寫
對人進行肖像描寫以及選取典型事例,這些都屬于通過對人物正面描寫表現人物特點。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側面描寫,來達到使人物形象豐滿的效果。方法如下:
1、借寫他人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一文“他們便給新生講演每個教授的歷史。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通過寫魯迅所聽聞的學生對藤野先生的印象,寫藤野先生生活不拘小節、儉樸的一面。
2、借寫他人的反應: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口技》一文“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通過寫賓客聽到口技表演后的反映,側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藝高超。
3、借描寫景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社戲》“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通過描寫江南水鄉的清新優美的圖景,烘托出“我”急于看到社戲的愉快而迫切的心情。
四.適當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議論,大多是在敘述描寫的基礎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認識,直接寫出對所寫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觀評價。
寫人時,適當地穿插議論抒情,是一種極好的點染,會使細節得到點化,情感得到渲染,主旨得以明確,主題得到升華。
當然,在穿插議論抒情時應注意選擇時機。大體上表現在六個方面:(1)對典型的事例進行抒情議論,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阿長與<山海經>》“雖然背地里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我可只得說:我實在不大佩服她。”;(2)在動人之處進行抒情議論,如《阿長與<山海經>》“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3)在作者感情最激動的時候進行抒情議論,如《藤野先生》“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4)在點示全文的意義時進行抒情議論,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我的母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愛母。”;(5)在對文章的結構起重要作用時進行抒情議論。如《我的母親》“我母樣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侯也很有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總之,寫好寫人作文的策略應該還有很多,筆者所總結的幾個策略:運用肖像描寫;選取典型事例;進行側面描寫;適當議論抒情等還只是其中一部分,希望這些策略對作文者能有幫助,也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以及理論學習中,能不斷探討出新的、更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語文》((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上冊、八年級下冊、九年級下冊)[M],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
(作者單位:廣東江門蓬江區棠下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