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鐵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人民醫院,浙江永嘉325100)
重型肝炎患者主要以青年人為主本[1]。一般多與酗酒、勞累等不健康的飲食作息習慣有關;也可能是由于營養不良、感染及末期妊娠造成。本病治療相對復雜,起病急驟,病勢發展較快,有一定死亡率,因此一旦確診需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控制疾病發展。目前臨床無專門藥物對本病進行治療,需根據疾病發展情況選取不同藥物進行酌情加減。本實驗為研究甘利欣聯合拉米呋啶用于治療重型乙肝患者的臨床療效與意義,特選取100例本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消化內科確診為重型乙肝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國傳染病寄生蟲病學術會議討論修訂的有關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需滿足治療前三個月未進行抗病毒治療及服用相關藥物。排除嚴重心、腎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妊娠期患者;排除嚴重精神障礙及精神疾病患者。按照隨機的分組原則分為A、B組,每組各50例。A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 36~48歲,平均(42.5±6.4)歲;B組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34~50歲,平均(42.4±8.6)歲;兩組患者入院時一般情況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100例患者均給予人血清蛋白,新鮮血漿及能量合劑等進行輸注。A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使用拉米呋啶每日每次服用100mg。B組在A組基礎上聯合使用30mg甘利欣溶入濃度為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進行靜滴,治療時間為30 d。之后改為每日口服3次甘利欣共150mg,直到肝功能指標中ALT以及AST正常后即可停止用藥。
1.3 療效觀察:對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及治療后總有效率進行比較。總有效率判斷標準為[3]:①顯效,治療后不適癥狀完全消失,肝功能檢查恢復至正常水平;②有效,治療后不是癥狀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且肝功能檢查指標改善超過50%;③無效,治療后各種臨床癥狀均未改變甚至加重,肝功能指標未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指標比較:B組肝功能檢查指標顯著優于A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變化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經不同藥物治療后B組治療總有效率94%顯著高于A組80%(P<0.05),B組治療效果較好。見表2。
重型肝炎是在原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性乙肝基礎上發展而來較為嚴重的病癥[4-5]。疾病發病時不但有炎癥反應,同時也可造成肝纖維化。重型肝炎治療起來病程較長且發展較為迅速,若病情遷延不愈極有可能導致肝癌或肝硬化等嚴重疾病,對患者生命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臨床表現可見黃疸嚴重、厭食及腹水等;相關檢查可見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電解質紊亂等[6]。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影響到腎功能造成肝腎綜合征、嚴重感染等嚴重并發癥。因此,臨床治療主要以抗病毒,降低機體病毒載量以及減少過度免疫反應為主要目的以控制疾病發展。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夠效率比較 例(%)
拉米呋啶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在體內進行復制,使丙谷轉氨酶恢復正常且乙肝抗原E抗原轉陰,可對肝臟纖維化情況進行緩解。另外,本藥物可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從而緩解消化道癥狀以及黃疸等。本藥物在聯合其他藥物進行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可使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DNA復制減弱,有效改善患者各種臨床癥狀且治療后肝功能檢查有較明顯的恢復,部分患者短期內可使血清轉氨酶恢復到正常水平。甘利欣可對D-GaLN損傷的肝臟細胞起到保護作用并清除自由基。還能夠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磷酶活性,對肝細胞膜溶酶體起到保護作用。本實驗為研究拉米呋啶與甘利欣聯合用于治療重型乙肝的臨床療效,特對患者分別使用拉米呋啶及聯合甘利欣共同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聯合使用兩種藥物患者治療后其總有效率以及肝功能指標變化均顯著優于單獨用藥患者。另外,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現口干、面紅等并發癥,進行針對性治療后均得到有效緩解。另外,在治療過程中應積極控制感染、補充新鮮血漿及白蛋白并防治其他并發癥發生,對疾病治療均能起到顯著療效。
綜上所述,聯合拉米呋啶與甘利欣對重度乙肝患者進行治療療效顯著。能夠有效緩解病人痛苦,縮短治療及恢復時間且安全性高。能夠對肝細胞起到保護作用,抑制乙肝病毒在體內進行復制,控制病情進一步發展。對受損肝細胞能夠起到改善修復作用,可有效保護肝臟功能。確診后及時進行治療可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1]張龍琪,劉春燕,施柏年,等.拉米呋啶治療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06,18(2):134.
[2]中華醫學會傳染病寄生蟲病學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試行)[J].中華傳染病雜志,1995,13(4):241.
[3]董九香,葉慶斌,孫友華.血漿置換與拉米呋啶聯合治療慢性重型乙肝的療效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8,21(4):420-421.
[4]葉維德,鐘振義.肝炎學大典[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243-246.
[5]張偉廣,宋曉飛,張月銘.拉米呋啶聯合苦參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標志物32例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8,17(1):30 -31.
[6]胥平.拉米呋啶聯合強的松龍治療乙型慢性重型肝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1):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