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娟 吳加權
摘 要:近年來,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合作社數量逐年增加,規模不斷擴大,管理相對規范,在為社員提供多元化服務、帶動農民增收,促進區域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推進揚州市農業基本現代化進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仍存在著服務質量不高、資金人才存在瓶頸、組織機構松散、管理機制有待完善等突出問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揚州市農業專業合作社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9-0042-02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現代農村經濟的重要組織模式,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的切入點。近三年來中央一號文件一再提出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并為其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近年來,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迅速崛起,截至2013年底,在工商局登記注冊的達到4 802家,經營范圍涉及到家禽、水產養殖,稻麥、棉花、茶葉、花卉種植,農機服務、農業技術推廣、化肥農藥銷售等區域農業生產的絕大多數領域。揚州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組織農戶作為市場經營主體參與競爭,為農民增收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一、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
通過對揚州市所屬的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以及高郵市、儀征市、寶應縣的100個具有代表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問卷、訪談、實地考察等形式的抽樣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取得了喜人的發展成果。
1.農民自主辦社為主,增收效果明顯。調查結果表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農民自身的經濟發展需求,合作社的創辦者以當地農民中的專業大戶為主。調查對象中,47%的合作社是農民帶頭創辦的,其次是當地政府和農技部門,分別占23%和21%。入社后,大部分社員認為對增加收入有積極的作用。其中,11%的社員認為有很大的作用,49%的社員認為有比較大的作用。江都市德本水禽養殖合作社在邵伯鎮養鴨專業大戶吳德本的帶領下組建,最初只有會員8名,如今發展到了185名,合作社實現一本賬對外,內部分戶核算的經營管理模式,按季召開會員會議,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魚鴨混養,鴨糞喂魚,鴨吃小魚、小蝦、螺螄和水草,保持著原生態,鴨蛋遠銷意大利。隨著合作社的發展壯大,不少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甚至陷入困境的農民加入合作社,多數養鴨專業戶年獲利10萬以上,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2.合作社服務趨向多元化,基本能夠滿足社員需求。調查結果顯示,農民加入合作社后能夠獲取多元化的服務。其中,83%的社員能從專業合作社獲取技術培訓,69%的社員能獲取農業信息,49%的社員能獲得生產資料采購和供應的支持,42%的社員能獲得營銷和包裝的服務,31%的社員能獲得農產品品牌建立推廣的服務,少部分社員還能獲得倉儲和產地認證等產業鏈高端服務。同時,27%的社員認為專業合作社提供的服務能滿足需要,65%的認為基本滿足需要。比如揚州市江都區興業花木專業合作社為社員開展全方位服務,定期舉行例會和相關培訓,為成員開展生產技術服務,傳授新的生產經營理念,組織社員外出參觀學習、開拓眼界,建立花木合作社信息網站等等,這些舉措不但提高了合作社成員的專業水平,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收入,同時也有利于合作社更好地組織訂單生產,形成了統一的花木銷售價格,提高了合作社的經濟效益,合作社也因此獲得了2010年度揚州市、2011年度江蘇省首批“五好”示范社,合作社理事長被評為2012年度江蘇省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3.合作社管理相對規范,發展前景看好。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合作社在章程制定、會計核算、社員大會等方面大體上能夠實行規范管理。有81%的合作社章程是由社員共同制定的,82%的合作社能進行會計核算,91%以上的合作社定期召開社員大會。此外,大部分社員看好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前景。其中,22%的社員認為合作社發展前景很好,53%的社員認為比較好。揚州市東湖生態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聯社著力于制度建設,不斷提高管理的規范化及科學化水平,以“服務成員、惠及市民”為宗旨,完善以利益分配、服務指導、風險共擔為主要內容的運行機制,實現統一標識、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管理運行模式,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要求,為成員提供政策、技能、業務等各項培訓,提高成員單位業務技能、經營及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提高了區域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程度及組織化水平。
二、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取得了諸多成果,合作社數量逐年增加,管理相對規范,帶動農民增收效果明顯,然而,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仍存在一些問題。
1.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輻射帶動能力有待提升。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社員對專業合作社提供的服務是認可的,這些服務也基本滿足了社員農業生產的需要。但是,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迅猛增長的過程中,一些組建時間短、規模小、實力弱、技術含量不足的合作社,存在著服務質量不高的問題。寶應縣某荷藕營銷專業合作社,共有交易行22家,每個行由4~8個股東合資經營,將本地區的荷藕收購后,加價銷售給來自山東、湖北等省份的商販,從中賺取差價,對社員僅提供收購與銷售服務,其他服務基本沒有。這種單一的服務難以滿足社員需求,也無法讓社員抵御市場風險,輻射帶動能力較弱,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高。同時,還存在著極少數為了爭取上級補助資金而成立專業合作社的現象,這類合作社只重視財政資金或稅收扶持,完全忽視后續的服務,造成了財政資金的浪費。
2.資金人才存在瓶頸,自我發展能力偏弱。調查結果顯示,43%的社員認為資金是制約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人才,占36%。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專業合作社的投入只有發起人或法人代表等少部分人實際出資,社員基本都是形式入股。如高郵市某葡萄專業合作社,經營65畝葡萄園,基礎設施投入65萬元,雖然注冊股東較多,但實際投入只有兩名股東,目前葡萄還未進入盛產期,當年投入還是大于收益,因此投資人資金壓力較大,制約了擴大再生產的規模。同時,不少合作社還存在貸款難的問題,江都某農機合作社負責人表示,合作社沒有積累,各類投資都得由社員個人出資,資金數量有限,跟銀行貸款又很難,目前出現資金缺口,進退兩難,經營風險加大。此外,合作社還存在專業人才缺乏的現象。不少農民專業合作社隊伍整體素質較低,缺乏適應和開拓市場的能人。一些合作社沒有專業管理人員,現有管理者缺乏專業知識、創新意識不強,嚴重約束了合作社的發展。endprint
3.工作存在隨意性,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一些合作社重組建、輕管理,調查顯示,近13%的專業合作社沒有定期召開社員大會,近25%的合作社沒有財務核算。大部分合作社制定了規范的章程,但許多流于形式,科學民主管理與監督機制不健全,日常經營決策往往由少數人說了算。特別是有些社員反映,一部分專業合作社是為了應付上級考核,或是為了找個載體向上級爭取補助資金而組建。這樣的合作社更是章程制定不規范,理事會、監事會職責不清,會員權利義務不明,工作隨意性較大。
4.少數合作社結構松散,凝聚力不強。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處于合作的初級階段,產銷銜接不緊密,對成員約束力較弱,未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調查發現,寶應縣某荷藕專業合作社與社員僅存在雇工經營關系,社員入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掙取工資。部分社員表示是有自己的合作組織,但多數社會不能從合作社的盈利中獲得分紅,只能領取自己勞動的工資報酬。此外,高郵市某水產合作社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合作社成員多數是養殖戶,除享受技術指導等服務外,并未實質性的參與經營,合作社盈虧也與多數成員無關。
三、推進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的建議對策
總結、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的成功經驗,針對目前揚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必要措施,對癥下藥,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更好地發展,從而推動揚州市農業基本現代化進程。
1.依法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農民合作社的建設要依法有序推進,應該因地制宜,按照農民的經營品種和規模,自愿、民主建立,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為了完成指標和考核而草率建立。要強化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管理機制,重點處理好合作社與家庭經營的關系、股東社員與非股東社員的關系。要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為社員提供多種服務,比如技術和培訓服務,品牌、包裝和銷售服務,產品、基地的認證服務,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和供應服務,不斷豐富合作社的服務內容,滿足社員的多元化需求。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家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惠政策,堅持推動不強迫、扶持不干預、參與不包辦的原則,積極做好全方位的服務。在信貸服務上,要拓寬合作社融資渠道,涉農金融機構要把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信貸支農的重點,對規范運作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授信服務,簡化審批手續,實行優惠利率。在財政扶持上,財政要安排一定額度的專項資金,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主要應用于信息服務、教育培訓、農技推廣、農業標準化等項目上,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
3.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與重組。進一步創新合作社發展模式,鼓勵合作社聯合和重組,逐步做大做強做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在完善自我服務功能,為社員提供優良服務的同時,要積極探索,以當地主導產業和供銷社優勢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牌為紐帶、產權結合為手段,積極引導同類合作社之間的合作、重組,不斷深化合作社與加工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技術服務單位等市場主體間的聯合和合作,建立合作社發展的長效機制。
4.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的培養,選送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到專業院校進行培訓,著力打造一批有知識、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鼓勵科研人員、農技推廣人員、供銷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人員到農民專業合作社任職、兼職或擔任技術顧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推薦聘用期滿后的大學生村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業工作,不斷充實農村專業合作社的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 謝永強.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現實思考[N].金融時報,2012-05-03.
[2] 黃貝芬.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揚州市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1).[責任編輯 吳高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