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民
摘 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新要求下,西安文理學院提出了向“高水平、應用型、特色鮮明”的本科高校轉型的目標,在此背景下,作為學校各經管專業都要開設的共同專業基礎課,西方經濟學就必須認真分析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學生知識體系、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等多方面進行改革,以解決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高水平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關鍵詞:轉型;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西安文理學院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9-0075-02
當前,中國高等教育正在發生著巨大變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高校要“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優化學科專業、類型、層次結構,促進多學科交叉和融合。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西安文理學院作為陜西省和西安市共建、以市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就提出了加快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的目標。西方經濟學作為學校經管專業的共同專業基礎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當代國內外經濟學的基本內容有較為全面、系統的把握,并能把所學的理論用來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現象和問題,為進一步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和以后從事經濟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而目前的“重理論,輕實踐”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應用技術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適應轉型要求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就成為必然。
一、目前普通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學教材選用偏重規劃教材。目前,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在西方經濟學教材的選用上,為了滿足評估的需要基本都選用了規劃教材,如我們長期以來一直選用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中數學模型所占的比例過大,且有不少數學模型都達到了中級難度,其中有極少數甚至是高級難度。可見這些教材層次過高,理論性較強,缺乏實踐性,使得經濟學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特點未能通過教材展現出來。這就有悖于應用技術型高校培養目標的要求。
2.教學內容單一,不利于應用技術型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目前,我校經管各專業西方經濟學課程采用的是統一的教學計劃,課時分配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各為48學時,都采用講授的形式。由于課程內容很多,理論發展較快,要在有限的課時內講清講透所有西方經濟學的內容是不現實的。因此,結合不同專業特點和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就顯得至關重要。
3.教學方法落后,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由于西方經濟學內容較多以及學時的限制,教師在講授西方經濟學時主要還是采用以“講”的方式為主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這種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學生永遠被動地學習和接受知識,教師也很少引導學生從事一些簡單的社會調查或社會實踐以加深對經濟理論的理解。這種方式忽視了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性,學生很少主動去學習和研究同課堂教學有關的資料、書籍,更談不上獨立進行社會調查和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社會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
4.教師缺少必要的實踐能力,阻礙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目前,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的西方經濟學教師,大都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充實到教學第一線。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都是只講授專業基礎課,不太了解各專業的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目標,對其他專業課不熟悉,也不會主動了解西方經濟學和后續課程的聯系,只是照本宣科地講授經濟學理論,與實際生活缺少必要的聯系少[1]。比如,我校新教師也都是從學校畢業就直接到學校教書,雖然新到崗的教師多為年輕的碩士或博士,具備足夠的理論識,但缺少社會生活中經濟學的具體實踐經驗。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的缺乏,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滿足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5.考核方式單一,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西方經濟學的考核方式主要還是采用試卷考核的方式,考核重理論而輕實踐,比如,我校用總評成績來反映學生學習的好壞。總評成績由平時考核成績(包括課后作業和考勤)和期末閉卷考試成績構成,一般平時考核成績占成績的 30%,而期末考試成績占 70%。試卷中雖然也采用了名詞解釋、選擇題、計算、簡答和論述等多種題型,但考試內容多集中在考核理論知識,缺少理論聯系實際的案例分析類試題。這種過于單一的考核方式無法考核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導致學生片面重視對書本知識的機械記憶,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過程中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建議
面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新要求,西安文理學院目前強力推進學校向“高水平、應用型、特色鮮明”的本科高校轉型。因此,西方經濟學應從諸多方面進行改革以適應“轉型”的要求。
(一)課程體系改革
1.西方經濟學理論教學。西方經濟學理論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但是,從從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角度來看,又必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遵循突出重點、難點和注重實踐性的教學原則。為此,在理論教學的安排上,通過區分重點與非重點內容,堅持以重點、難點的講解為主線,同時注重實踐性,這樣在保證了知識完整性的同時,又突出理論重點、難點和實踐性。
2.與相關課程銜接。雖然西方經濟學是經管各專業的共同專業基礎課,但是我們也要通過全面研究我校經管不同專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并做好前續課程和后續課程的銜接,為學生學習專業課打好基礎。
3.積極開設學術講座和選修課程。授課的教師可以結合學術研究項目,為學生開設相關選修課程,追蹤西方經濟學發展前沿動態。同時,聘請校外政府、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定期或不定期為學生開設講座,掌握和了解中國經濟改革和企業改革實際動態。endprint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1.理論教學。根據“轉型”要求和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優化理論教學內容,形成反映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體系。此外,如果條件允許,可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需要的學生來講授《西方經濟學》課程,如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經濟理論和知識,能對現實經濟問題和經濟政策進行簡單的分析,這些學生可以在一起上課,內容可以講得淺一點,而對于那些經濟學比較感興趣、學習能力較強或打算考研的學生,可以把他們編在一個班,內容可以講得深一點。
2.教學用書調整。應用型技術型本科教育有其特定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其教材應按照“基礎、應用、實用”原則編寫和選用。為此,我們計劃組織自己的老師根據“轉型”需要結合實際自編一套有針對性的《西方經濟學》教材,為教學改革服務,為培養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鋪路。
3.社會實踐。結合中國社會經濟的實踐,組織學生進行專項調查研究,撰寫調研報告,并召開師生一起參加討論會。教師要帶領學生和指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為學生社會實踐確定提綱、幫助查找資料并修改調研報告。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1.教學方法的選用。在課程教學中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為此,教學方法選擇上,一是注重發揮啟發式與互動式教學的作用。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內容,適當安排講解相關的經濟熱點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注重案例教學。案例是連接經濟理論與實踐的橋梁,以經濟生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作為案例,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主動思考,將枯燥不易理解的經濟理論轉化為一目了然的實際知識,提高學生正確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
2.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主要有:(1)積極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技術組織教學。比如,我們的教學課件就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在背景選擇、動畫效果、音響設置、影像資料及視頻圖片等方面進行了完善,語音、動畫、音樂、影像資料、視頻圖片等交替運用。這樣,通過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不僅增強了教學內容的信息量,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2)依托我校教務處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和西方經濟學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的東風開展網絡教學。這樣學生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瀏覽、學習有關教學課件和各種教學資源,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四)考試方法的改革
科學的考試方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使老師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因此,應該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考試制度,變過去一次性閉卷考試為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筆試、口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比如我們就可以借鑒合肥學院的“N +2”的考核方式,即“N”代表平時的考核次數,一般不少于三次,“2”代表期末考試和課堂筆記。學生總評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占 50%,期末成績占 40%,筆記成績占 10%[2]。
三、結束語
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新要求,西安文理學院確定了從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的目標。在此背景下,作為學校各經管專業都要開設的共同專業基礎課的西方經濟學就必須深刻認識和反省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學生知識體系、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等多方面進行改革,這樣才能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高水平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臧良運,呂洪燕.應用型本科西方經濟學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4):16-240.
[2] 周榮蓉.應用型本科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3,(3):74-77.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