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諭
摘 要: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是否有效關系到最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而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又是衡量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有效性的重要工具,雖然中國對財政的績效考核體系越來越趨于完善,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通過運用平衡計分卡原理,從公眾、財務、內部流程、成長與發展四個維度提出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考核指標的設計。
關鍵詞: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考核;平衡計分卡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9-0090-02
農村社會保障是整個社會保障體系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關系到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的長治久安。而政府對農村社會保障建設主要體現在財政支出上,農村社會保障財政對消除貧困和不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支出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績效評價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工具,其核心是強調管理目標與結果有效性的關系,是一種面向結果的管理理念??冃гu價應用于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是提高資金支出效率和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社會進步對政府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政府在意識到三農問題之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之后,改革重心逐漸轉向維護農民的利益,尤其是國家提出城鄉統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戰略后,加大了對三農的投入,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范圍擴大,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保障范圍不斷擴展,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急劇上升。
在這基礎上,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現狀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第一,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趨于規范化。第二,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方法多樣化。第三,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內容合理化。雖然中國對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的績效評價有著比較完備的體系,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改進的問題。
首先,尚未形成科學的績效觀,目前中國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往往帶有審計性質,不能發揮績效評價的激勵和推進作用,將績效評價看作一種形式,當成一種懲罰機制,績效評價沒被公共部門有效的利用;其次,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設置不合理,評價指標在制定的過程中受到指標制定者或操作者偏好及知識結構的影響,會隨意改變指標或隨意提高或降低某些指標權重,影響績效評價指標科學性和合理性;最后評價主體單一,缺乏相關監督,中國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缺乏績效預算環境,導致預算單位在進行績效評價時出于來年預算撥付總額的考慮,將績效評價結果進行技術性處理,隱瞞真實績效,撰寫虛假績效報告,社會保障財政支出關系公眾的切身利益,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應強調公眾的參與和外部監督。
二、基于平衡計分卡理論設計財政績效考核指標
平衡計分卡由羅伯特·卡普蘭與戴衛·諾頓發明,最早源于兩位作者在1992年《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平衡計分卡文章,發明人1996年出版《平衡計分卡—化戰略為行動》(中文版1998年出版),主要從戰略績效管理的角度來談平衡計分卡;2000年出版《戰略中心型組織——如何利用平衡計分卡保持組織的持續卓越》(中文版2004年出版),主要從戰略管理角度談平衡計分卡,至此,標志著平衡計分卡作為戰略管理系統的理論體系形成;2004年出版《戰略地圖—化無形資產為有形結果》(中文版2005年出版),是對第二本專著的補充,是平衡計分卡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平衡計分卡填補了戰略與運營之間巨大的鴻溝,解決了戰略執行的世界性大難題,2004年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過去75年來全球最強有力的管理工具。
平衡計分卡最初設計的目的是應用在企業管理中,是一種績效管理方法,從財務指標、客戶指標、內部流程指標、學習與成長指標四個方面來評價每個員工某個階段的表現。這些表現包括工作成果與工作過程,可以比較全面地評價員工在整個考核周期的工作成果與達成成果的過程中的可評價行為。誠然,企業的主要特點是追求利潤,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有非營利的性質,但是就績效評價的本質來說,兩者具有共同性,只要將平衡計分卡系統進行一定的調整,就可以應用到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的績效評價。
三、基于平衡計分卡理論的財政績效考核指標設計
平衡計分卡應用于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需要將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在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過程中進行必要的轉化和選擇,從而設計出農村社會保障的財政績效考核指標。具體包括:
(一)公眾維度指標設計
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公眾維度指標設計兩個二級指標: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覆蓋面和農民對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滿意度。
衡量社會保障財政支出覆蓋面的指標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覆蓋率、農村貧困指數、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滿意度的取得可以通過《滿意度調查表》來評價,當前網絡信息咨詢非常發達,社會保障管理機構可以在互聯網上發放電子問卷,或者進行實地調研來完成此項調查工作。
(二)財務維度指標設計
在財務維度指標下設立一個二級指標,即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水平績效,就是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比重,該指標反映的是政府對農村社會保障投入狀況水平指標,反映的是政府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支持和重視程度。
(三)內部流程維度指標設計
內部流程維度指標設置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過程效率性和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監管機制兩個二級指標。衡量社會保障財政支出過程效率性的指標包括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發放及時率、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顚S玫膶徟?、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實際支出與農村社會保障財政預算支出之比、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監管機制等。
(四)成長與發展維度指標設計
成長與發展維度指標下設置社會保障財政支出可持續發展一個二級指標。包括衡量社會保障財政支出可持續發展的指標和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出地區差異比。
參考文獻:
[1] 鮑莎.河北省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持績效評價機制研究[J].時代金融,2013,(7).
[2] 畢紅霞.農村社會保障財政支持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1:5.
[3] 何平均.農業基礎設施財政投入績效分析——基于公共財政的視角[J].農村經濟,2010,(11).
[4] 王志剛.上海閔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啟示[J].中國財政,2012,(17).
[5] 汪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財政支持效果分析[J].金融經濟,2013,(1).[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