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榮盛
〉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在“鄉村服務周”中,收到群眾自發向區委、區政府送來的錦旗。 攝影/李娟
“黨和政府將困擾我們多年的‘出行難’問題解決了,真是太感謝了!”這是巴南區龍洲灣街道盤龍村村民自發將一面寫有“情系百姓冷暖,為民修路造福”的錦旗送到區委書記李建春手中,由衷感謝區委、區政府為民辦了一件大好事。
這是出現在巴南區區委書記李建春對前期“鄉村服務周”行動進行回訪時,純樸的村民用這樣的方式給這次走訪增添的一個意外場景。
“雙走服務周”是巴南區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環節的“自選動作”。“雙走”,一是走下去,找問題,解難題。由區領導帶頭每月集中一周時間走進相關基層單位,解決群眾所急所需所盼。二是請上來,提意見,促轉變。邀請基層單位黨員、群眾和服務對象等走進機關,幫助機關單位優化工作流程,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
貧困村盤龍村也在這樣的“雙走”中,走出發展希望。
“盤龍村原先的村道是懸崖峭壁下狹窄崎嶇的山路,我們送小孩上學、運農作物都很困難。”村民尹祥芬說,由于通行條件太差,農產品運不出去,外面的投資者也不愿進來。
李建春率隊赴盤龍村開展“鄉村服務周”行動,了解到群眾反映強烈的“出行難”等民生問題后,區委、區政府為盤龍村修建8.5公里的公路,還通了公交車。隨后,村里的飲水、醫療條件也不斷得到改善,種植、養殖產業也逐漸興起。
“黨委政府對我們很好,相關部門也大力支持……”
“今天的主題是走訪服務企業,目的就是要聽聽大家的真心話,客套話就不必說了,多講講遇到的真實問題!”
這是巴南區區長陳剛在赴區內一家企業開展“企業服務周”行動,打斷企業負責人“例行”的開場白的場面,他要發言者直奔主題,多講真話,多擺困難,多提意見。
在巴南區的“企業服務周”行動中,全區36位區級領導組成“服務隊”,集中一周時間“送服務”進企業,基本完成了對全區176戶規上工業企業的全覆蓋和部分規下企業走訪座談調研,并收集到四大類123個工業企業問題,主要包括國土規劃問題44個、財稅社保問題26個、基礎設施配套問題19個、企業發展環境問題34個。
隨后,巴南區政府第64次常務會議審議《“企業服務周”走訪工業企業收集問題解決方案》(送審稿)—“企業服務周”行動之后僅僅10天時間,巴南區以“服務者”身份參與行動的區領導,就在這次會議上針對如何解決企業難題開出了“處方”。現在,這批問題已由區經信委建立臺賬,并提出了處理建議,明確了牽頭解決單位和聯系人,形成了初步解決方案。
“鄉村服務周”、“企業服務周”都是巴南區正在開展的“雙走服務周”行動的子活動,這項行動正深刻影響著巴南區的黨群、干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