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華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寧波 315100)
近年來,隨著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斷提升以及學科與技能競賽的不斷開展,多數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相關專業特長生的培養工作。我校電子專業的特長生培養工作不斷深入,并逐步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筆者以電子專業為例,針對高職“卓越人才”培養提出一些建議。
“卓越人才”培養,要以促進在校高職學生的技能提高為目的,構建高職特長生培養的長效工作機制,形成學生科技創新、學科競賽的系列化、全程化,培養創新型人才,并以科技創新、學科競賽的示范性和導向效應推進學科建設和專業教學,促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
“卓越人才”即特長生的培養,可采用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師徒團隊教育方式。“師帶徒”導師制培養模式有利于師生之間的充分相互了解。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能力,教師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養,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原則,加快學生職業道德和技術技能的提升。
在培養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一直處于同一教學與工作情境下,師生間及時溝通和反饋,針對學生學習和訓練中碰到的各種問題,教師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建議,使疑問及時得到解決,學生的學習進程更順利,對增強學習效果和提高學習興趣都有重要意義。
另外,在該模式下,學生已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任務和項目的完成,師生間可以相互促進,學生還可以通過參與項目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向教師提出合理建議,展現創造性思維。
高職“卓越人才”培養的周期可以為一年至兩年。由于高職學生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要陸續到企業參加頂崗實習,各用人單位也相繼來學校招聘學生,還有部分學生準備繼續深造等,學生放在“卓越人才”課題研究上的精力會不足。所以,“卓越人才”的培養周期一般在二年級結束。如果是一年的周期,那么參與培養的特長生一般是二年級的學生,其目標是圍繞學生競賽或特定的科研創新項目。考慮到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和效果等,高職電子專業的“卓越人才”培養以一年半或兩年為宜,第一學期主要是從特長生的選拔角度進行培訓。各階段的要求見下頁表1。
特長生導師應具備創新能力,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一個缺乏創造力的導師是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的。為了使特長生培養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學校要加強特長生導師團隊的管理,如成立“卓越人才”教學團隊委員會及特長生教學團隊。

表1 “卓越人才”培養知識與能力要求表
“卓越人才”教學團隊委員會成員由負責教學和學生工作的二級院系領導擔任,主要負責教學團隊管理、特長生導師審批管理、特長生人才管理及日常事務處理。
特長生教學團隊成員(即特長生導師)在專業教師中選拔,主要負責特長生人才培養教學任務及日常項目指導、各種級別電子競賽指導等。
特長生教學團隊一般由若干名指導教師組成。特長生導師的能力直接決定培養人才的結果,對特長生導師條件及職責等應有相關規定:具有良好的師德,熱愛教育事業;有三年以上教學科研工作經驗;有較好的師生溝通技巧;具有相關專業扎實的基礎理論功底;具備因材施教的能力;有較強的科研和實踐動手能力; 會使用 AutoCAD、Protel DXP、Protues、Keil C、EDA等常用電子開發工具軟件,會利用C語言進行單片機編程;熟練掌握整個電子產品設計、制作與調試流程等。特長生導師在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中選拔,對學院學科(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予以優先考慮。聘請程序可以是:(1)由本人提出申請,并向“卓越人才”教學團隊委員會遞交一份自己獨立完成的電子作品,或有此能力的證明,或在任特長生導師的推薦,經教務辦審核,并由“卓越人才”教學團隊委員會對申請者審議批準,報學院備案并由學院聘任。(2)特長生導師的聘期一般為二年。(3)如因特殊原因需延期,則必須于聘期結束前一個月向“卓越人才”教學團隊委員會提出申請,報學院備案。
為了使特長生培養工作規范化,應對特長生的選拔與管理做出相應規定。
電子專業的特長生選拔條件是:在學校注冊的在校生;品行端正、勤奮好學、遵守校紀校規,具備電子專業特長和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有較強的電子方面的興趣。人數為專業學生總數的1/4~1/3。部分參加競賽的學生可從相近專業中選拔。
特長生的選拔程序如下:(1)每年10月在大一學生中成立特長生培訓興趣班,公布特長生選拔條件、報名要求、招收人數等信息。(2)學生根據興趣申請報名參加,或者經班主任、任課教師及其他教師推薦。(3)“卓越人才”教學團隊委員會根據報名情況,組織報名學生進行綜合條件考核與測試。(4)“卓越人才”教學團隊委員會于12月前確定特長生人選,報學院審批。(5)由學院批準,發文公布入圍名單及培養方案;(6)特長生培養周期為二年。
特長生隊伍實行動態管理模式,如培養期間違反特長生規定將取消特長生培養資格,無故缺席活動三次以上者,按自動放棄特長生培養處理;在學習期間如不適應培養方向,可提出申請終止特長生培養。如果有更優秀的學生,也可以經任課教師或班主任推薦,經“卓越人才”教學團隊委員會審議,報學院批準,加入特長生培養班。
特長生人才培養為二年,細分為4個學期,每學期可調整特長生培訓班,采用循序漸進教學模式,不斷提高特長生實踐動手能力與理論水平。每學期由特長生導師團隊制訂特長生培訓班專門的教學計劃、訓練任務,跟后面培訓銜接。
特長生的訓練項目不能是技術指標過高或難度太深的項目,如一個研究生經數月或一年才能完成的項目,不能拿來作為高職學生的訓練項目,因為這樣的項目,以高職學生的能力和培訓周期根本完成不了。訓練項目也不能過小,不能直接將課程項目教學中的一個小案例、小制作作為特長生訓練項目,這種項目太簡單,起不到提高學生能力、激發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在選題時,可以針對高職特長生培養的特點進行特長生導師指導項目的研討,討論項目實施的可行性以及實施計劃,討論對提高學生能力、改善學生知識結構的意義。經過此過程,再對項目正式實施。
在第一學期,特長生的選拔還沒完成,新生入學后適應新環境也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特長生的培訓工作主要是結合相關課程選拔特長生,如電路與電工技能、工程識圖與CAD、電子技術與實踐等課程。可以選擇一些電子產品裝接、測試和排故的項目,訓練學生的認識、裝接電子器件和使用常用電子儀器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興趣,并選拔出特長生。
第二學期,進行模塊電路、簡單電子產品設計方面的培訓,同時通過組成師生團隊,讓學生接觸到教師的科研項目,學生可以協助教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查找整理資料、裝調電路等。通過一些復雜模數電系統(如數字頻率計)的設計制作訓練,并結合當年學校的一些技能競賽項目,完成模電、數電、傳感器等知識學習及PCB電路板設計、制作和產品調試。鼓勵學生自主創新,采用以學生為主,教師加以指點的形式完成創新項目。
第三學期,特長生培養進入智能產品設計階段,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如協助教師進行電路設計工作。特長生的訓練項目選擇一些獨立的智能電子產品,如電子密碼鎖、無線控制器等,完成單片機軟硬件知識的學習,進行基于單片機的系統綜合應用,熟練掌握智能電子產品的整個開發流程,包括系統與電路設計、軟件開發,制板裝接、修改調試等。
第四學期,特長生將獨立完成基于單片機的綜合智能產品開發,同時可承擔教師科研項目的部分工作。這一階段的訓練項目,可以結合教師的實際科研項目和省級、國家級學科技能競賽。
特長生的培養需要建立一個向特長生開放的創新實訓室。實訓室提供如電源、示波器、信號發生器、高精度萬用表、頻譜儀等電子儀器以及打印機、PCB制作等一般設備,還要免費提供一些常用的電子元器件。在創新實訓室中,特長生按項目組分配工作區間,每組由組長負責。在項目任務驅動下,特長生把大量的課外時間用于創新活動訓練。
同時,在特長生的影響和帶領下,由特長生小組組長負責,其他學生也可在課余時間進入創新實訓室進行實踐訓練或參與到創新項目中。這樣,可以培養更多的學生,并且可以從這些學生中不斷選拔出優秀人才充實到特長生隊伍中,大大增強特長生培養的效果。
為保證特長生培養質量和形成長效機制,要建立相應的特長生培養的考核與獎勵辦法。
對導師的考核,可以按學期或培養周期進行,以特長生的就業、競賽獲獎、學術論文等為考核指標。工作業績記入教師個人的業務檔案,作為其聘級、評獎的重要依據之一。
特長生的考核按學期進行。為了使特長生有更多時間鉆研,訓練應避免與正常教學內容重復,特長生在培養期間經導師和相關教師組成的考核小組考核合格后,可以免修部分專業課程,并獲得相應學分。
在項目結束后,經考核評為優秀成果的,或獲得市級以上競賽獎勵的,除競賽獎學金外,由導師推薦,可在學生評優評獎中作為優先推薦的對象。
本文論及的高職特長生“師帶徒”導師制培養模式,在我校電子專業進行了近兩期的相關實踐,在學生參加學科技能競賽、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等方面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同時也有力推動了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教學的改革。高職“卓越人才”培養模式還要結合學校的現狀和特色,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作用將越來越明顯。
[1]韋杰,李昊.高職高專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9(5):155-156.
[2]楊進發.論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特長生培養新模式[J].教育與職業,2008(27):44-45.
[3]汪立軍.實施特長生導師制 提升高職生就業力[J].職教論壇,2007(6):27-29.
[4]陳小言,葛偉.高職教育培養模式的有益嘗試——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實行特長生導師制的實踐[J].職教論壇,2004(2):14-15.
[5]肖穎.關于高職院校特長生培養改革的認識[J].職業教育研究,2012(2):35-36.
[6]潘紅艷.特長生指導教師工作量計算的雙課時方法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0(8):51-52.
[7]李雄杰.職業教育電子技術專業課程改革與創新[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0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