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華
摘要:在當今中華文明復興的黃金時期,弘揚傳統文化,打造校園品牌文化,校園文化活動方興未艾。本文從組織機構、制度建設、規范管理、品位提升幾方面對校園管理文化進行了論述和闡釋,從實踐的角度為校園管理講述了方法與方法論。
關鍵詞:校園文化 管理制度化 保育標準化 生活人文化
校園文化的建設,首先是人的文化的塑建與積淀,而這種精神方面的積淀與呈現,與園所管理息息相關,所以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及管理效果就構成了一個團隊精神風貌的組成。一個園所的文化氛圍影響著教師的發展,幼兒的成長,家長素質的提升。
在龍鳳文化背景下的廊坊市一幼校園文化建設,秉承一切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服務于家長,服務于社會的宗旨,精心打造廊坊市一幼校園文化,讓這個龍鳳文化之鄉的幼兒園所綻放經典魅力。
一、組織機構標識化
標識統一化,是一種凝聚力和園所理念形象。園所的園標、園徽園訓、園歌等都會形成以人為本,開放互動的鮮明特色。帶有園標LOGO的班牌、門牌、宣傳欄、園服、工作裝等等,處處彰顯一個團結向上的團隊精神和團隊文化。
我園自2012年開始向全園征集園標、園歌。收到教職工投稿58份,經過園領導班子精心甄選,研討及論證,根據我園在廊坊幼教中的地位及園所發展總體規劃目標,最后確定了我園園標、園徽、園訓、園歌。
1.園標和園徽:整體圖案外輪廓為心形,象征著我們從事的愛的事業。以龍鳳為流線型造型,意蘊龍鳳文化;中間是簡筆線條勾勒的孩童笑臉,頑皮可愛,也象征著我們的事業是陽光的事業。下面是由綠色的毛筆筆觸勾勒的Y型,預示著陽光下的芽芽茁壯成長;又與龍鳳線條形成兩個Y型,正是一幼的拼音字頭。整體形象鮮明活潑,顯示了幼兒園的風格,也體現了龍鳳文化的底蘊。
2.園訓:用愛心感染幼兒,用智慧啟迪幼兒。兩個短句都闡釋了一幼人的大愛與良好的師幼氛圍,契合了關注幼兒情感教育的時代特點,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3.園歌:《彩虹的約定》,一首膾炙人口的親子歌曲,溫馨、優美的歌唱,如母親般的是愛,清新的旋律給人一種恬靜與慈祥。
園所標識方案確定后,將其應用在辦公、工裝、宣傳欄等方面,從視覺上和辦公狀態上體現校園文化特征,園歌在每個清晨和會議上唱響,給園所帶來嶄新的欣欣向榮的精神風貌。
二、組織管理制度化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依法治園,用制度管理,是園所發展歷程中的一條成功之道。我園建園41年,是最早的市屬園,省級示范園,衛生保健A級單位,這些成績的獲得,與園所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分不開。
自建園以來,隨著幼教發展,我園先后健全了30多項園所規章制度,涵蓋安全、教學、保育、衛生保健、后勤、黨團、工會等方面,對各種組織機構管理人員分工及職責做出明確規定,讓責任到人,讓事事有人管,形成管理的有機系統,保證管理系統的運行快速、穩健、高效。
通過制度化管理,逐漸養成教職工嚴謹的工作作風,增強了責任感與使命感,園所品味與素質得到提升。
三、保育工作標準化
幼兒園保育工作是班級教師、幼兒健康生活環境的保障。班級保育工作事無巨細,從幼兒的吃喝拉撒睡到日常保潔,總之美好的生活氛圍凝結了保育教師的細心與辛勞。保育工作又具有時段性、操作規范性的特點,因此,我園將保育工作做到細致的安排與設計,做到標準化操作,設計了保育工作一日工作流程,細致到每個時間段的工作內容,從幼兒來園到離園保育環節緊密相連,保育行為規范、細致、貼心。日常消殺操作流程的使用,讓班級教師工作接近標準化,嚴格執行規范操作,確保消殺到位,班級環境健康衛生,把傳染病隔離在園所外。公共環境日常規范操作流程與標準是針對公共區域保潔的要求,對園所大環境的保持起到規范化要求,每天清掃,清潔,每周大型玩具消殺等等,都為幼兒的戶外活動提供了健康保證。標準化的工作推進,使幼兒園保育環境凈化、細化、科學化、清新化,保證了班級環境的優化,讓家長放心,讓幼兒開心。
四、員工生活溫馨化
幼兒園人員構成的女性化特點,在園所管理中,除了依靠制度與規范,還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柔情管理。
1.了解職工心理需求,疏導教師情緒。幼兒園教職工家庭情況各異,中年教師家庭面臨養老、供孩子上學,經濟負擔重,身體健康狀態告急;年輕教師孩子小,工作忙,壓力大;所以,教職工的心理調適是管理層考慮的問題,為了緩解壓力,疏導情緒,園領導通過個別談話,網絡聊天方式,紓解不良情緒,積蓄正能量。
2.利用節日,送溫暖活動。幼兒園的女教師占大多數,利用女性的感性的心理特點,園領導在三八婦女節親自為每一位教職工送上一盒巧克力和一枝康乃馨,一句溫馨祝福,讓教職工過個甜蜜溫馨的節日;教師節為每一位老教師送上一份禮物和祝福卡片,讓這些退休的教師感受功臣的敬重。每到教師家庭出現變故,園領導都會第一時間,不辭辛苦親自去探望;一系列祝福活動的舉行,讓教師感受大家庭的溫暖,也讓每個教職工對這個集體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歸屬感。
3.心靈雞湯,提升品位。幼兒教師每天面對幾十個幼兒,處理一日生活還要讓幼兒樂學,樂玩,更要完成各種保教目標任務,偶爾會出現情緒低落和職業倦怠感,要構建教師良好的心理品質,提升師德素養,端正生活態度,是園所管理者的工作重點。
利用開園大會、教研或研討活動,播放一些精選的勵志、抒情、童趣的視頻資料,讓影片中的活潑、智慧和新奇或溫馨,感染教職工的心理;組織教師做健康瑜伽、韻律活動,讓教師在身心靈的平衡中,給疲勞的心態營造一份輕松。
會議方式改變一言堂的唯一模式,向討論式、教研式過渡,并穿插一些小故事,如,一個木匠的故事、三個建筑工人的問答等,用小故事講大道理,讓教師在輕松的氣氛中反思,從中體悟生活中的苦辣酸甜才是真實的,只有建立樂觀的心理素養,將工作當做事業,才能夠體會快樂,收獲成功,教師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心理品位。
龍鳳文化的和文化,讓幼兒園充滿正氣、和氣、大氣,也讓幼兒園校園文化呈現了一派溫馨、繁榮與高雅,在園所管理中,我們會像那舞動的龍鳳一般,打造一片祥瑞,托起明天的太陽!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