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東
中考是每個學生都會面臨的一次重要的人生考驗,它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所以社會對于中考是非常關注的。在中考科目中語文閱讀部分所占比重很大,歷來是決定學生考試成績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素質教育下考查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從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看,為了真正達到考查的效果,所選的議論文閱讀材料都是課外資料,從所涉及的內容來看,更側重于人文角度,如對學生進行人格、思想、品質、心理等方面的教育。題型由主觀題占主導地位,也開始嘗試開放性試題,并有擴大的趨勢。如2011年河北省語文中考試卷中的議論文閱讀就比較全面地考察了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從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地方,所以如何做好中考議論文閱讀就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結合考試要求,在教學中重點強調
語文教學大綱以及中考對議論文的閱讀要求:學生能借助議論文的文體知識,把握議論文的論點,明確文章的論據(jù),理解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系,理清文章的論述層次,理解論證方法及其作用,體會語言的嚴密性。為此,要真正讀懂議論文,解答好議論文的問題,就有必要對議論文知識有個充足的認識和把握。
結合近幾年考試的趨勢,主要體現(xiàn)在這幾方面:
1.準確摘取或概括中心論點。
2.劃分議論文的結構層次。
3.辨析論證方法及作用。
4.辨析論據(jù)并分析其作用。
5.理解關鍵詞語、關鍵句子的含義及作用。
6.補寫能證明文中論點的事實論據(jù)或道理論據(jù)。
7.分析議論文語言特色。
8.開放型試題,考察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探究能力,考察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考點是不變的而考察形式是不斷變換的。因此在備考中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對學生強調以上考點,使學生了解議論文閱讀命題形式,在平時練習中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學習議論文基本知識,打好閱讀基礎
要做好議論文閱讀,首先要了解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和閱讀技巧,這樣才能做到準備充分,目標明確。議論文就是議論說理的文章,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體。它包括三個要素:論點、論據(jù)、論證。了解了這三個要素,教師還要向學生介紹議論文的結構、議論文方式、議論文的語言特點,以便學生全面了解這類文章。從宏觀上來看,議論文一般是由三部分構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方式一般有兩種即立論和駁論。議論文語言有準確性、科學性、嚴密性等特點。通過學習以上知識為學生完成議論文閱讀打下堅實基礎。
三、分析中考考點,完成突破性學習
(一)辨析、判斷、提取和歸納論點的題型
議論文的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完整的句子。提煉論點應從內容入手,多角度思考,全面準確地把握,避免主觀臆斷,詞不達意。提煉論點的方法:
1.從位置上找論點:有些議論文的論點可以直接從原文中找到。要多留意議論文的標題本身就是論點,如《大力弘揚奮斗精神》。但要注意在表述中心論點時需要給它加上一個主語:“我們要大力弘揚奮斗精神。”還要特別留意議論文的開頭和結尾。因為有的議論文在文章的開頭提出論點,有的在結尾歸納出論點,當然也有的是在行文中提出論點。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結尾的話既是結論也是中心論點。
2.分析論據(jù)找論點:我們知道,論點和論據(jù)的關系是被證明和證明的關系,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論據(jù)證明了什么來找論點。
3.分析論題找論點:闡釋體議論文總是按照特定的目的或要求對某種事理、觀點或問題進行闡述和論證,著重講清是什么、怎么辦。讀這樣的議論文,先要明確作者議論的問題是什么,然后一步步理清層次,找出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的見解、主張,就抓住了中心論點,如《想和做》的中心論點是:“做要靠想來指導,想要靠做來證明。”
4.按提示語找論點:既然論點是在層層論證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那么,它前面自然會出現(xiàn)一些提示性詞語,諸如“由此可見”“總而言之(總之)”“足以證明”“不難看出”“綜上所述”“我認為”“因此(所以)”等等,依據(jù)這些詞語的提示我們就不難判斷出論點。
還有些議論文沒有把中心論點明確地表述出來,或者表述不很集中,這就要靠考生自己歸納了。概括時可適當借用文中的詞句,但不要斷章取義,寫出來的句子要求準確完整。
(二)剖析論據(jù)的題型
1.分析論據(jù)的類型和作用:史實、典型事例、統(tǒng)計數(shù)字是事實論據(jù)。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諺語、原理、定論是道理論據(jù)。道理論據(jù)是增加權威性,事實論據(jù)是從……角度證明了……的論點,增強了說服力。如《談骨氣》一文中分別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個角度證明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一中心論點。
2.根據(jù)論點補寫論據(jù)的方法:首先要分析論點的實質,然后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和說服力的論據(jù)。答好這類題,需要平時留心生活,多讀書多積累。補寫主要是補寫事例,還有一種結合語言運用,有句式上的要求,既是補寫,又是仿寫。
(三)把握關鍵詞語,體會議論文語言的題型
此考點常見題型有:1.某個詞語能否刪去。2.加點詞語有什么作用。3.詞語對表達中心或闡明觀點的(深層、比喻或引用)作用。4.詞語順序是否可以顛倒。
回答此類題型應注意:1.我們常見題型是某個詞語能否刪去,可以采用下面模式答題:不能+詞語起修飾、限制作用+詞語在文中含義(扣住論點和分論點)+去掉的后果+準確周密(邏輯性強、形象生動)。2.詞語順序是否可以調換。
答題要點:1.解釋詞語的含義。2.闡明詞語之間的時間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順序,強調先后順序或層次性。3.理解關鍵詞既要理解和解釋詞在文中的字面義和派生的新意;又要上掛下聯(lián),理解詞句在文中的特殊含義;還要聯(lián)系文章中心理解詞語的轉化義、語境義。
(四)分析文章結構的題型
解答此類問題,一般可使用以下模式:作者為了證明觀點,首先使用了……論據(jù),然后對……論據(jù)進行了……的分析,從而證明了……觀點。如《圈子決定你的未來》一文的閱讀中“在2-5段本論中,作者是這樣分析說理的:首先( ),再舉例科學實驗中研究成果作事例論證,最后( )。答:首先引用古話、名言、諺語記名人的經驗之談從道理上進行論證;最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對比論證。
議論文閱讀考題多種多樣,一種類型的題可以有多種命題角度。只要學生掌握了題型的審題方法和答題思路,加以靈活處理,答題時注意語言的準確性,議論文閱讀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