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保峰
新課改理念要求以人本思想為核心,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習主體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而學習過程的遞進和學習體驗的多樣性決定了課堂教學過程中產生突破預設之外的新構建,這正好是高效課堂教學所要求的教學境界。下面,筆者結合自己課堂教學感悟,談一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方法與策略。
一、更新觀念,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教師應當認真學習新課改理念,加強自身的業務素質學習,努力探索研究性學習、創新學習,實踐自主、合作、探索學習模式,認真學習,更新觀念,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吸取先進的教學模式并進行個性化處理,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
其次,教師還要注重知識儲備。不斷更新舊知,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做到張弛有道、收放自如。因此,語文教師要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應該讀古今中外的著作,學貫中西;于專業知識而言,還應該讀一些教學方面的論著。從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吸取精華,不斷加工和提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作為教學課堂的組織者,教師雖不必學富五車,但必須有淵博的知識,真正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以防萬變,才能在教學中成為引導的主宰者,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達到和諧高效
學習總是需要自主去學,才能有所收獲。無論如何,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一定是一個熱愛學習,對學習感興趣的人。只有感興趣了,才能讓他們自己去學習,去探索、思考。課堂的時間一定是有限的,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教給他們。所以課下的自學對學生才是最重要的,教師在課上只能起到引導和激發他們興趣的目的。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把傳授盡可能多的知識作為教學目標,而應該重點培養他們的興趣。不應該讓學生害怕上課。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運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不要一味地去教課本的知識,應該讓他們多閱讀多思考,比如說可以閱讀一些具有文學氣息的報紙,然后由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幾個人一起去探討,然后師生一起去討論。效果應該會比一天到晚拿著課本去學習強。當然,生活在信息時代,也可以讓學生對一些時事進行討論,培養他們的批判精神,讓他們也對這個社會有更多的了解,自己去體會這個社會的冷暖。只有自己親自體會了,才會在以后的任何事情上有自己的看法。畢竟別人不能代替自己,別人的看法再好,也不屬于自己的。在課堂中應該有更多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明白別人與自己觀點的不同,了解自己與別人為什么不同,別人能想到的自己為什么沒想到,自己在以后應該怎樣去改進,只有這樣才能有進步。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課堂就能達到和諧高效。
三、引導學生設疑,促進創新思維的培養
要使學生具有創新思維能力,前提是學生敢于、善于給自己設計疑問,這是繼續探究知識的動力,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善于“跳出來”,打破常規的思維定勢,突破傳統的圈子,敢于給自己創設無數個問號,并能夠積極去探究問題的答案。讓學生用心中的好奇去解密周圍的世界,指引學生經常給自己設疑,學會思考、學會創造,用自己獨立的方式或者與同學合作的方式完成心中的疑問,從而提高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要盡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進行閱讀和思考。并且在適當的時候教師能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在教師的指引下將自己的個性充分地展示出來,讓自己的奇特的想法都閃耀著創造的光芒,從而在這個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流露,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發展和提高。
四、學習主動,弘揚個性
在課堂上學生有了充分的學習時間,也就是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學習目標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愛好靈活選用學習方式來學習所學的內容。學生有了學習上的自主權,就能夠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的內在潛能,在學習過程中將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更好地張揚起來,從而促進再學習的動力發揮。學生有了學習上的主動性,就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體現學習的主體作用,進行有目的的、富有創造性的學習,使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應有的發展與提高。與此同時,教師要改變傳統設計教學內容的方法,依據新課改的要求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要符合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和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要注重學生的能力差異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學生在學習上的能動性,調動起他們的對探索知識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高的語文素質,從而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前提是要為學生創設寬松的、融洽的學習氣氛。在這樣的環境中,提倡學生靈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這個平臺上探索知識。
六、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果我們只是閱讀課文,這樣會使教學變得死板枯燥無味。學生對動畫和聲音感興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把課文中講到的一些景點和人物用圖像的形式展現給廣大學生,這樣可以把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就調動了起來。但是,多媒體教學只是我們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廣大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合理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手段是一種高科技的教學手法,可以給我們的課堂添加新鮮的“血液”,但我們要合理科學的運用。讓廣大學生懂得還是要以課本為基礎,熟讀課文,不斷地去理解和分析課文中的語句。只有這樣可以更好地學習初中語文知識。
總之,培養學生的語文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善于創設教學情境,善于創造各種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環境,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探索新知識的活動,并盡可能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情感,激勵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