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曉莉
摘要:高三復習過程中,對于高三語文試卷的講評是重點內容。而目前來說,在試卷講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筆者結合個人教學經驗與個人想法,對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進行相關闡述,并提出若干建議,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三語文 試卷講評 誤區
一、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現狀
1.文本分析不足。在高考語文試題中,閱讀與寫作的內容所占分值比重很大。閱讀方面,不僅有現代文閱讀,還有古代詩文閱讀內容。語文教學方面,閱讀的意義在于以文本為根據,考查學生的對于不同文本的有效閱讀與鑒賞評價的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很多的語文試卷講評課堂,為了提高講題效率,教師選擇不進行文本分析,而直接進行試題講解。其教學的重點在于分析題目的出題規律與標準的答題方法,就題講題,以題目內容向文本要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脫離了文本的根本,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真正找到閱讀能力提高的關鍵。對文本閱讀而言,尋章摘句很容易斷章取義,也無法直接得出文章的題眼與關鍵句。而語文考試出題考慮很多情況下都是直指學生對于文本的整體把握能力的,對于學生的文本閱讀理解能力也非常重視。以題講題,而不在乎文本鑒賞,只是一種舍本逐末的教學選擇。如在詩歌鑒賞中,情感的分析與領悟必須聯系整體來進行評價。而文學類的閱讀探究題如果沒有通讀全文,沒有仔細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是無法得出最后的準確結論的。沒有進行文本講解,只報答案,只會讓學生無法參與最關鍵的文本鑒賞過程,造成其語文閱讀能力的滯后。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也會養成一看到題,就只分析答案合理性,靜不下心來閱讀文本,拿題就做,對于整個閱讀材料只留下一個支離破碎的印象。這種不良的做題習慣不僅會造成學生閱讀題得分率低下,同時還會影響學生一生的閱讀品味與閱讀習慣。
2.學生課堂參與度不足。在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中,講評的意義在很多教師看來,就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教師講的內容就是把學生在做試卷過程中的情況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正確答案是什么。這樣的思路下,教師講,學生記,最后完成一份有正確答案修正的試卷就結束了整堂試卷講評課。這樣的教學模式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沒有關心到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只是一種以終于講完試題的心態在教學。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以學生的思維去看待教學,以學生的角度來思考,而不能以一種想當然的態度來開展教學。對高三語文試卷講評闡述,每個學生的試卷都有所不同,每個學生在語文綜合能力的應用上也都有所不同。基于此,在進行試卷講評時,教師在把握整體性的同時,還要強調學生個體間的特殊性,給予學生表達意見的機會,讓學生提出問題,提出不同的思路,提出自己做題時的想法,講出自己為什么會寫出這樣答案的原因,進而讓教師明了學生的學習狀態,明了教學中應加強的部分。這樣的講評課才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相長,才能讓學生真正明了為什么失分,如何正確閱讀與鑒賞文本。
二、如何提高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效率
1.以學生為本位,進行教學重點確認。在進行高三語文試卷講評之前,應確定好講評的重點。不同的試卷,備課的方法與內容也應有所不同。不是只備答案,卻不考慮學生的情況。在講評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切忌一堂課把試卷講個不停,而應讓學生掌握講評課的節奏,對學生的答題情況摸深摸透,特別是對于學生的答題誤區與其出錯原因,應進行重點跟蹤。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發現,學生在試卷中失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在語言表達與現代文閱讀方面存在不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作文審題時存在誤區。了解清楚這方面情況后,筆者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講評課重點確定,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整個課堂里學生把其想法表達出來,筆者進行分析與總結,當學生覺得講透了之后,再進行下一部分的講課。這樣的教學不僅有效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設計目的,同時也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
2.案例教學,體現典型。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教學中,案例教學的重要性體現了舉一反三的教學要求,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于評分標準的理解度,明白了如何去站在教師的角度看待一張試卷,如何站在評分者的角度來思考如何組織答題語言。為了提高學生對于案例教學的印象,筆者在進行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教學時,都會先把學生中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答案備入課堂內容,在上課時,先以多媒體方式或者板書等形式進行展示。要求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來思考答案的核心。如教師可先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想,為什么要這樣答題。接下來再讓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想一想,這樣答題的原因是什么。再站在評分者的角度來想想這樣的答案體現了學生怎樣的語文素養,反映了學生語文能力哪方面的不足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課堂中是以討論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間互相診斷,師生互動,回歸到了文本的鑒賞與精讀,提高了學生對于代表性案例與典型性答案的認知度,并從中學習到了如何更好地去組織語言回答問題,如何正確地鑒賞文本,如何有效地抓住試題的題眼。
3.方法集成,提高答題準確度。任何考試都有固定的模式與規律,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有著固定的考查重點。基于此,在把握好學生對于文本的鑒賞能力之后,在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上,教師可以適當進行做題方法的歸納與集成。如讀題的方法,明了題目所問的重點,如何對段落進行分層理解,在閱讀過程中對于分號與標志性詞句的有效理解,對于題干指令的正確領會,對于過渡性,描述性與修飾性句子的有效過濾等等。特別是在進行答題時,確定答案前應進行回顧確認,以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做題習慣,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在講解過程中,應求質不求量,重視學生的參與,重視學生的做題情況。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讓試卷成為檢測學生語文能力的試金石,讓講評課成為針對性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陳軍.走出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的誤區[J].中學教學研究,2012(12).
[2]張紅宇.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J].中華活頁文選,2012(3).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