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添娣
摘要:教學中巧用幽默語言,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上讓幽默的語言有助于教學呢?首先,教師的言行舉止折射出來的光彩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讓學生調整情緒,擁有愉悅的心情。然后,讓學生微笑地度過每一節課,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幽默語言 設計 光彩 “沉默” 小學語文教學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董卿在云南大理錄制節目時出現了意外,不小心在石階上踩空,滾下很高的石階造成腿部多處受傷。對于當日在大理摔下石階,董卿為自己說:“我為大理的美景‘傾倒,倒在了三塔寺下。”機智幽默詼諧的語言為她消除了尷尬,博得了觀眾的滿堂喝彩。其實,幽默語言藝術無處不在。幽默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你好好地提煉,才能彰顯藝術魅力及你自身的魅力。我在二十二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中,巧用幽默語言,讓幽默成為自己教學的得力助手,也為語文課堂增色不少。
一、幽默設計,讓課堂充滿活力
我最喜歡學生對我說的一句話:“老師很有幽默感,我們上您的課感到很幸福。幽默是來自于精思熟慮,來自于教學靈感,”幽默是為教學服務的。幽默感與新課程同步發展,教師在課堂上不要總是以一副尊嚴威武,一成不變的姿態出現,要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當中來。上課時,我始終把自己當成學生的伙伴、大朋友,而不是師道尊嚴的師長,引領著學生在教師的幽默語言教學中變得很有個性,見解獨特,使課堂充滿活力,教學效果極佳。
例如,幽默開場白
《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對于這種類型的文章,學生往往不太感興趣。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開場白: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很高興,我們班來了一位新同學,你們猜猜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
生:男的!女的!(學生熱切地、聲音很高,學生等待了一會兒)
師:同學們給點掌聲呀!
生:怎么還不出來?老師給點提示嘛!(不見新同學出現,按捺不住了,脖子伸得很長,拼命往教室外張望)
師:這是我們的好朋友,再熟悉不過了。
生:別躲了!出來吧!
師:在學生感興趣時,我神秘兮兮地,出其不意地,像變魔術似地出示我畫的“地球”圖張貼在黑板上。
生:(捧腹大笑)原來如此—地球!老師,您真幽默!
師:適時進入正題:你對地球了解有多少?請你說說平時對它的了解。
在這么愉快的語言環境下,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氣氛熱烈,學生不在沉默,整堂課師生關系和諧,再學課文就輕松多了。
二、幽默激勵,讓課堂更有實力
近年來,通過各種手段激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成為大家非常熟悉的教學理念,許多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地實踐這一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但是,許多教師華而不實。有的整節課讓學生玩游戲,更有甚者,課堂上擺放了各種各樣、色彩繽紛的水果,學生見了垂涎欲滴。有的學生根本沉靜不下來,眼里、腦子里盡是游戲、水果的影子,占用了課堂大量的時間,結果學生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根本就把握不了教學內容的重點所在。看似熱熱鬧鬧的課堂,其實華而不實。其實我認為,我們該做的應是在教學藝術上下工夫。
我在教學課文《中華少年》時,正是有效運用了幽默這一位“得力助手”深深地感染和吸引住了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我先讓學生自由讀這首詩歌,然后我幽默而又不失深情地告白(借此機會激勵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少年強,即祖國強!你們強,六(2)班就強。學生一聽,他們強六(2)班就強就來勁了,都想為班級出一分力,接著同桌互讀,再由各組派代表上講臺表演讀。最后教師與學生同臺合作,真的是聲情并茂,動靜結合,最后我以一句:“看大家那朗讀的認真勁,我堅信祖國母親也感受得到你們的那一份真情。”把課堂氣氛推至高潮。整節課我沒有使用多媒體,沒有配樂,就使用了幽默的激勵,就達到詩歌的效果了。
新課標明確指出:讓學生學會合作。在合作學習中,有的學生反應較慢,表達跟不上節奏,就算是優秀的學生,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害羞心理而羞于開口,久而久之,只聽不言,這樣就達不到通過合作學習,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會溝通,學會表達的目的。為此,我平時努力創造條件,給那些平時不善言談的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大膽發言的時間與空間。
又如在口語交際《我愛祖國》中,我發現“沉默層”的學生雖不愛動口卻多數愛動手,我便有意識地安排他們總負責,將“設計大權”交到他們手中,他們負責策劃、繪畫,在旁邊做動作、展示作品。有些時候,分組時,讓樂于表達的學生教會不善于表達的。表現好的組進入我事先設計的合作優秀組行列,以此來激勵那些后進的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學困生也不再“沉默”。
三、幽默需要愛,讓幽默語言成為學生的最愛
只要熱愛學生,你的言行舉止中才會有激情、激勵。幽默固然有賴于知識的豐富,思維的敏捷,口語的暢達,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的愛心,博大的胸懷,樂觀的情緒,愉悅的性格。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幽默藝術有益于教學的氛圍,學生心態放松,思想靈活,開動腦筋而樂于表達;有益于驅除疲勞,符合勞逸結合的原則,課堂40分鐘,學生不可能全神貫注每一分鐘,中間又沒有休息時間,所以運用幽默的方法,放松了學生緊張的神經;有益于學生換腦思考,有益于師生關系的改善,學生覺得教師可親可近。讓幽默成為學生的最愛。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想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交流,關鍵是看教師能否會用巧妙的語言,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境,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在沉默。教師更要留心,記住一些來自生活的幽默故事,只要我們善于發掘,然后把這些故事巧妙地運用到課堂上,就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蘇聯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教師課堂教學上最主要的,也是排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教師良好的幽默感,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課堂氣氛和諧,使學生產生“共振”效應。
我深深地體會到:許多名師都具有幽默的教學藝術,只要我們善學善用,我們也是名師!讓我們一起成為名師!
參考文獻:
[1]語文新課程標準.
[2]幽默藝術讀本.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