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蘭
【摘要】由于我國公路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促使我國農村公路建設的速度也逐漸加快。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本村價值產品的出口以及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式,共存公路的建設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則成為當下農村公路施工中的關鍵。本文則是從農村公路施工資金的籌集和風險防范進行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集;風險防范
作為我國公路網的重要構成部分,農村公路同樣也發揮著農村和城市之間聯系的紐帶,促使農村經濟的發展及農村的增收帶來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一直以來,農村公路建設都受到人們群眾的廣泛關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宏觀經濟環境逐漸朝復雜方向發展,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受到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對農村公路的建設造成一定的制約。
一、農村公路資金籌集與管理的原則
農村公路建設管理中是按照協調發展的模式,使原有的農村公路以建設為主的逐漸轉化為鞏固、完善及提升的模式,對公路建設的基礎性地位進行強化,通過公共財政對正常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管理原則主要包括:對交通運輸部門制定的相關暫定方法的規定進行分析,在對資金的籌集及管理中應嚴格按照政府投入為主,籌集多渠道、管理分級、專款專用、全過程監控以及計劃管理等原則進行操作。統一將依法行政及職責履行進行結合,促使管理效能得到提升,進一步將管理成本降低,使其管理的透明度得到增強。
二、農村公路建設中資金方面存在的問題
1.農村公路規劃經費的不足
現階段,農村公路雖然有較多的數量存在,但是由于存在嚴重匱乏的經濟費用,導致雖然存在較多的農村公路,但是在質量方面都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由于對經費的缺乏,導致現階段農村公路的規劃性有所缺乏,從而出現到處都是的農村公路,甚至一些道路建設得到強加硬開辟產生的,對農村的道路事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應存質量上進行著手對其進行控制。
2.現階段,我國農村公路建設投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雖然農村公路工程在政府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避免不了一些財政困難的問題出現,使得地方公路建設的難度逐漸加大。及時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對公路進行修建完成,也會有較多外債遺留,而且由于資金短缺問題的存在,促使農村公路的工程質量造成影響,導致只對眼前利益進行顧及,而未能考慮長遠問題。
3.不足的農村公路資金導致農村公路工程的展開造成影響
由于現階段我國農村公路數量處于猛增趨勢,使得我國農村公路的資金投入相對較大,而地方人民政府又未能對農村公路的建設進行大力支持,使得農村公路的建設未能得到有效的發展,最終形成不切實的農村公路維護現象。
4.緊張的農村公路建設經費,促使公路建設的材料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由于農村公路建設經費較為缺乏,導致我國農村公路建設中需要的材料質量相對較低,造成農村公路建設的質量指標較低,從而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存在。
三、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風險產生的原因
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風險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融資方面的風險
由于我國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來源主要是從中央財政撥款及地方政府配套資金構成,在執行的過程中,地方政府由于存在較低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縣鄉財政較為緊張,導致相關配套資金無法得到就位,該原因則是導致農村建設中問題的關鍵。其次,由于農村的大量勞動力逐漸向大城市轉移,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很難將農民進行投工投勞的實施,在不斷攀升的相關建設成本條件下,資金缺口則會進一步擴大,各方資金的落實狀況無法確定。一旦出現資金不足的現象,相關基本支出則無法做到給付及時,因此造成農村公路建設的難度加大,甚至無法避免劣質工程產生。
2.投資方面的風險
投資風險產生的原因是在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進行使用中出現的擠占、截留和挪用等問題。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本身就屬于稀缺資源,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應對資金的安全及完整進行保證,將科學、詳實的項目可行性報告作為基礎進行運用,否則則會導致農村公路建設有較大損失出現。該風險的表現主要有資金的安全性風險、購買力風險以及效益與效力風險等內容。
3.工期的風險
通常情況下,農村公路建設存在較短的工期,有利于投入使用的及時性,促使社會效益得到盡快的發揮。而在嚴格保護耕地的條件下,農村公路建設工期則會由于征地拆遷問題出現滯后,從而產生工期延誤現象發生。在一些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甚至由于不合理的拆遷工作,造成建設單位入場后無法及時進行開工,在一定程度上對項目建設成本及相關管理費用得到提升,甚至出現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破產等狀況出現。
四、農村公路資金管理的加強與改進措施
1.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進行穩定
通常農村公路建設的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與燃油稅的改革相結合,促使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投入進行完善。根據該問題首先應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投入標準進行保障,使其不能與原有建設資金標準相比過低。
(2)資金拼盤的落實,對相關措施進行制定并出臺。促使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地方政府的資金能夠得到順利實施。在中央向地方支付的燃油稅中,結合一定比例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進行安全,不足的部分應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部門進行統籌處理,進一步將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劃分為地方財政預算支出中。
(3)運用多種方式對沿線受益企業、單位及個人進行鼓勵,對農村公路建設進行籌資。
2.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預算管理模式的完善
將交通主管部門作為建設的主體進行管理。結合相關要求,促使農村公路建設的責任體系得到明確。因此在公路建設資金管理上,要求縣級部門應對預算進行編制、執行監督、上報財務等措施。結合批準的計劃,制定出合理的建設資金預算,并通過財務部門的審核,通過后方可投入使用。
3.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管理的規范
應嚴格按照農村公路建設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資金使用及管理進行修正及規范。
(1)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采用分類管理的方式。由于該類資金石渣建設工程及日常建設中使用的,應結合相關部門的內容要求主要劃分為小修保養、中修、大修以及改建施工,對于小修保養及日常建設應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對于大中修和改建工程應定期進行處理。因此,結合農村道路的修繕周期不實際情況對不同類型的管理制度進行構建。在對小修及日常建設資金的保證下,促使大中修的工程資金得到合理的保留。
(2)規范資金的撥付。嚴格按照計劃進行使用,對工程質量、進度及養護等內容對資金的撥付進行確定,禁止相關部門未能對建設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考慮的情況下,運用以撥代支的現象對建設資金進行使用。同時,還應對工作流程進行加強審核,進一步將審批的手續進行完善,及時對建設資金進行撥付,促使日常建設工程的開展得到保障。
(3)對會計核算管理的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財務管理及關機核算辦法進行建立并完善,促使建設資金收支賬目達到清晰且獨立的記錄。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及政府機構對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資金專用賬戶進行設置,統一對本級籌集和上級部門撥入的農村公路建設費用實施管理,進一步將直徑的使用及支付管理得到規范化,從而使得資金的收支狀況得到有效反映。
(4)對社會監督機制進行完善。要求各級審計和檢察部門應對審計監督及廉政監察力度進行加大,定期或不定期實施檢查及監督工作,及時對問題進行找出并得到糾正,對于存在的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擠占和挪用現象實施嚴格處理,促使費用得到專項使用。對政務及村務的公開制度進行嚴格控制,促使群眾監督渠道處于暢通狀態,定期對建設費用的支出狀況進行分析,進一步將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結語
實際上,新形勢下的農村公路建設作為一項涉及多方面農村局面的社會基礎工程,要求政府及管理部門應嚴格按照以人為本,堅持技術標準與監督管理相統一的要求,促使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減少工程費用中存在的資金問題。
參考文獻:
[1]趙婧.農村公路建設籌融資的瓶頸分析及對策探討[J].交通財會,2007(10)
[2]劉勇,張慶.我國農村公路建設投資主體辨析[J].綜合運輸,2007(05)
[3]高良臣,金履忠.把投資重點從高速公路轉向農村公路[J].宏觀經濟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