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星 錢璐
自1999年大學擴招以來,大學生人數高幅度增加,從而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與此同時,企業也存在著招工困難的問題。這里涉及很多原因,比如專業的不匹配、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信息的不暢通、單位用人機制太死板等,但大學生的職業規劃不明確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1 大學生職業規劃的作用與意義
大學生職業規劃的作用體現。
為充分顯示大學生職業規劃的作用,課題組對杭州下沙各高校2007屆來的一些學生隨機抽取并進行了訪談,從中希望可以看出大學生職業規劃對于他們職業生涯的作用。以下是四個典型訪談的記錄。
甲:男,07屆畢業生,漢語言文學專業,未做職業規劃,但是從大學開始有著自己的終極目標。3年多來自己創業兩次,失敗,同時換過6個不同崗位的工作。現今處于待就業,幾乎沒有積蓄,但是一心想著創業,在迷茫中掙扎。
乙:男,08屆畢業生,英語專業,未做明確的職業規劃。畢業后應聘到一家民企做文秘,一直堅持到現在,目前職務仍舊是文秘,月薪4000,身上也有一點積蓄,但是對于目前枯燥的生活表示乏味。
丙:男,09屆畢業生,工業設計專業,曾做明確的職業規劃,大四開始就職于教育培訓機構,后自己開始創業做培訓,現今擁有一個私人工作室,業績未詳,仍舊在拼搏中,對目前的成績還算滿意。
丁:女,07屆畢業生,工商管理專業,曾做明確的職業規劃,畢業后一直就職于政府單位的合同工,去年考上公務員,成為編內職工,對目前的待遇和成就比較滿意。
從上面可以看出,進行過職業規劃的丙和丁,畢業后的職業生涯明顯要比甲和乙來的順暢,同時滿意度也要比甲和乙來得高。
職業規劃的重要意義
職業規劃有助于大學生明確的人生目標。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企業、政府,目標和計劃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了目標,人民才有了為之奮斗的方向,才能更好的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全球職業規劃大師周其洪老師說:“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大學生來說越早越好,早一些認識自己,明確方向,就能打有準備的就業之戰。同時,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就業渠道,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念,緩解就業壓力。”
職業規劃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職業生涯教育,使得學生了解自己并且了解社會,從而明確自己的價值取向,發揮并培養自己的優勢和潛能,并圍繞自己的規劃,不斷完善和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職業規劃有利于提升大學生應對競爭的能力。市場經濟,競爭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學生不斷增多的今天,大學生的就業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只有大學生有了更強的競爭力,才能獲得更好的崗位,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獲取相應的待遇。“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在有了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之后,大學生才能更好的獲取競爭力,從而為自己的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職業規劃有助于提高學生職業的穩定性和滿意度。沒有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在畢業后,面對琳瑯滿目的職場,大學生往往容易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更不知道要怎么做。從而使得大學生長期處于不滿之中,同時也不安于位,容易跳槽。這樣對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是非常不利的。而有了明確的職業規劃之后,大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發展也在意料之中了,那么滿意度和穩定性也就相對增高了。
2大學生職業規劃存在的問題
課程流于形式,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就目前我國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而言,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一種課程,沒有能與實踐很好的結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強的學科,我們不能僅停留于理論層面,而是應該使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用實踐來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從而培養大學生相應的能力。
沒有形成比較健全有效的實施體系。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由于我國大學生發展的歷程比較短,還處于發展階段,所以其體系還沒有完善。表現在課程體系不完善、師資隊伍不夠專業、職業規劃測評和培訓欠缺、實踐教育缺乏等方面。缺乏健全有效的實施體系是當代大學生職業存在的問題中主要的問題之一。
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淡薄。由于大學生本身知識、閱歷等多方面的限制,再加上外界環境的引導不夠,大學生對于職業規劃不是很重視,其主要表現在:首先,對于職業規劃缺乏主動性,很多時候只是為了學生。其實,職業目標不明確,大學生很多時候是處于一種迷茫狀態,不知道制定目標和計劃。
師資隊伍不健全。目前,很多大學對于職業規劃沒有專職的教師,這門學科是有就業指導中心或者思政輔導員來完成指導,專職教師的缺位指導造成了缺乏專業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兼職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指導老師也只是對于理論知識略懂皮毛,根本無法充分發揮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對大學生應有的作用。
3 改進大學生職業規劃現狀的對策
提高大學生對于職業規劃的認識。對于提高大學生對于職業生涯的規劃意識,首先要提高學校對于該課程的重視度,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去進行職業規劃并提高其能力;其次是要從大一新生開始傳授職業規劃的思想,并對大學生職業規劃要有一個整體的指導道規劃,也就是說要激起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意識,并逐步深化他們的職業規劃。
提高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師資力量。要做到充分改進職業規劃,首先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做到專業化,而不再是那種由思政老師、輔導員兼職講授和指導的狀況。其次,實行大學生職業規劃導師制,即相關職業規劃老師與大學生之間形成“一對一”的指導,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規劃指導。
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系統化。大學生就業工作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那么,相對應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也應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我們必須讓大學生職業規劃貫穿于大學生活和教育之中,大一入學就要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與規劃,大二、大三不斷完善自身的職業理想和規劃,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使他們自覺做好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
引進職業測評系統。根據人職匹配理論和職業性向理論,只有當工作者的人格類型和職業類型相適應時,才能算達到了人職匹配,在這種狀態中,其主觀能動性才能得到最好的發揮。而職業測評系統,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咨詢和規劃知道,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自我的特性和優缺點,最終達到人職匹配。
增加職業規劃的實踐性。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僅僅停留在掌握理論的層面和階段,那么一切都是徒勞的。我們只有引導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來進行職業規劃,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在走向就業的途徑上所向披靡。所以各大高校必須支持并指導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來完成其職業規劃。
(作者單位: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