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穎
【摘 要】會議是新聞素材的重要來源,在黨報報道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如何報道會議新聞,使之既能準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又能讓廣大群眾愿意看、愿意接受、愿意思考,是當代新聞人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本文從提煉會議新聞的特點入手,通過分析會議新聞報道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總結出通過改進和創新會議新聞報道的形式、語言,挖掘會議背景和環境,做好會議的宣傳報道,使廣大群眾接收到重要和全面的會議信息。
【關鍵詞】會議報道 改進 創新
新聞媒體是向廣大群眾傳播信息、表達民意的載體。這其中,會議新聞報道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卻因其趣味性低于社會新聞,受眾面不夠廣。如何報道會議新聞,使之既能準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又能讓廣大群眾愿意看、愿意接受、愿意思考,是當代新聞人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在分析如何改進和創新會議新聞報道之前,應該先對會議新聞的特點和會議新聞報道容易出現的問題有所了解和思考。
一、會議新聞的特點
1、會議新聞有重要的內容
會議新聞的報道對象是會議。新聞所報道的會議的內容往往是各級組織指導工作、部署工作、宣傳政策、交流經驗,這些內容決定了會議新聞的重要價值和不可替代性。
2、會議新聞有明確的中心
會議,小到一個單位的工作會議,大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都有明確的中心,可以是會議的主題,也可以是與會者共同關注的話題。
3、會議新聞有相對固定的表現形式
會議的表現形式有講話、討論、交流、觀摩等,相對其他新聞而言,趣味性降低,嚴肅性較強,形式相對固定,因而會議新聞的報道形式也相對固定。
二、會議新聞報道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會議相對固定的形式,使會議新聞的報道容易流于形式
由于會議的形式相對固定使得報道會議的會議新聞如果沒有精心策劃,很容易出現相似的套路,比如:某月某日在某地召開大會,某某領導同志等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某某主持,做了重要講話,在報道講話內容的時候,也常常是:某某指出、某某強調、某某要求等等。這種千篇一律的模式幾乎成了會議新聞寫作的慣用思路,使內容顯得空泛枯燥,既無新鮮感,也很難抓住觀眾的眼光,令觀眾無法產生共鳴和影響。
2、會議新聞報道角度較單一
由于會議一般都是按照程序進行,如果會議新聞報道的角度只局限在會內,那么會議新聞的報道也會變得程序化,收不到好的宣傳效果,也有可能漏掉真正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無法給受眾帶來豐富的信息,也令受眾無法真正將注意力集中到會議的內容上來。
三、如何改進和創新會議新聞報道
1、改進和創新會議新聞報道的形式,以貼近群眾為標準
程序化的會議形式并不意味著程序化的新聞報道形式。程序化的會議新聞報道容易變成會議內容的簡單羅列,反而使許多重要的新聞淹沒在大量的套話空話和會議的程序通報之中,讓受眾難以接收到有效信息,很難取得好的宣傳效果。如果新聞人通過精心策劃,讓會議報道在形式上出彩,把讀者想知、未知和需要知道的會議內容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表現出來,也會使受眾捕捉到會議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內容。因此,新聞人應轉變報道理念,創新報道思路,以會議中心作為切入口,通過選取巧妙的角度來創新會議新聞報道的形式,找準會議內容宣傳和群眾閱讀興趣的結合點,從注重會議內容的報道轉為注重會議內容的解讀,這樣既滿足了讀者對新聞事實的形式需求,又把會議內容要求交待清楚,真正起到宣傳的效果。
2、改進和創新會議新聞報道的語言,以準確通俗親和為標準
想把會議新聞報道成廣大群眾愿意聽、愿意想、愿意接受的信息,除了會議內容本身所包含信息的重要性,文字語言也是必不可少的“秘密武器”。改進和創新會議新聞報道的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使用過多的會議套話,如上文提到的“指出、強調、要求”等等,要站在受眾的角度,用受眾可感知的具體事實加以反映,盡量用準確、親和的語言,準確的把會議內容解讀給廣大受眾。首先,要在新聞標題上下功夫,用精確、醒目、接地氣的語言擬定標題,使廣大群眾在看到標題的時候,既被標題親和通俗的語言所吸引,又能夠準確把握會議新聞的內容主題。其次,正文部分語言要嚴謹簡潔,通俗易懂,著力揭示會議的新聞價值。一般的會議新聞,在揭示新聞價值的基礎上,簡潔明快地把會議中對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有重大影響、現實意義的實質和亮點摘出來;重大的會議新聞報道,則在語言準確通俗、鮮明活潑的基礎上進行深度的挖掘和廣度的覆蓋,使受眾通過會議新聞報道,能夠了解會議的重要性、內容并得到啟示和鼓舞。
3、改進和創新會議新聞報道,要善于跳出會議,挖掘會議背后的新聞
對于一些專題性會議,因會議內容本身就是重要新聞,因而此類會議新聞的報道可以緊緊圍繞會議精神、會議重點。但對于大多數的會議新聞來說,如果將會議的背景和會議的內容結合起來報道,不僅可以使會議新聞報道更加立體,也可以使受眾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會議的“前世今生”和內容要義。比如央視新聞頻道每次在報道最新的朝核六方會談時都會先梳理一遍歷次會議的內容和事件發展情況,然后再對當下的會談進行深度分析和報道。再比如,每年在全國矚目的“兩會”報道中,央視的會議新聞報道除了關注會議本身、委員們的提案觀點、會議的議程主題和交鋒點,更把視角延伸到會外,在會議中尋找到最生動的細節,去捕捉會議中的“花絮”和民眾的感受,因為相對于會議內容本身,這些往往更加生動形象,更能彰顯宏大的背景,將這些報道內容疊加起來,不僅從正面、側面反映了會議的主體和大環境,更能深化會議,贏得讀者。
作為新聞人,要在認真學習黨和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新聞敏感度,從形式上、語言上和報道視角上準確、主動、迅速地反映會議內容,同時應關注民生,抓群眾想了解、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新聞事件,從而提高會議宣傳質量。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為黨的大政方針服務,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并不斷適應新環境下的新要求,不斷改進和創新會議新聞報道。□
參考文獻
①劉明華:《新聞寫作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②羅以澄:《新聞采訪學新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③李桂珍,《淺談縣級電視臺如何提高收視率》[J].《新聞窗》,2008(5)
④董亦民、章勇,《縣級電視臺發展對策及當前任務初探》[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12)
⑤周偉:《媒體前沿報告——一個行業的變革全景和未來走向》[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泗縣電視臺)
責編: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