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兵 劉宗葉 羅繼虎
科學探究能力是生物科學素養的重點和核心,隨著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探究性學習和研究能力的考查將成為今后高考命題的總趨勢。在復習備考中,我們如果加強對高考生物探究性實驗題的研究,準確把握考綱要求,找出解題規律,制定切實可行的備考策略,在日常練習中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對我們科學備考解決這一類型的題目將十分有利。
一、解題策略——四部曲
1.取材、分組、編號及前期處理。
選擇題目中提供的實驗材料和用具,組裝實驗設備,平均、隨機分組(每組材料不能單一),并做好編號,同時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數量、質量、長度、體積、來源和生理狀況等要盡量相同;實驗器具要相同,即試管、燒杯、水槽、廣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號、潔凈度等要相同,從而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2.設置對比對照,創設單一變量。
合理設置對照。探究因果關系的實驗通常都需要設置對照,以平衡控制和抵消無關變量的影響。實驗研究的問題不同,方法各異,采用何種對照形式當然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單組實驗設置自身(前后)對照;等組及輪組實驗設置相互對照和空白對照,有時還需要設置條件對照。例如:“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通常將做好的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進行裝片觀察初始狀態,然后用蔗糖溶液做質壁分離觀察,接著用清水做質壁分離復原觀察,這就是單組實驗自身(前后)對照;“探究玉米幼苗的最適生長素濃度范圍”實驗,按照不同的生長素梯度、濃度設置多組實驗,這就是等組實驗相互對照,其中的濃度為零的那一組可看做空白對照,常說的“對照組”指的就是“空白對照”。因此在審題解題時,要時時想到有沒有對照組,知道沒有對照的結論,不可能是正確、全面的,這樣的結論不可能經得起推敲。所以做完題后必須檢驗自己設計的實驗有無對照組,一般評卷老師看實驗設計的關鍵也是看有無對照組。
控制單一變量。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處理,只能有一項條件不同,其他條件要相同且適宜。探究性實驗強調“因果關系”在實驗過程中的單線運作,即“一因一果”,否則,難以達到探究實驗的最終目的。例如: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的實驗中,溫度變化即為實驗自變量,被作用于實驗組,此時其他變量(如pH值的變化)則不可以再被同時作用于該實驗組。但是,有時我們為了達到“節約實驗”的目的,會同時探究“溫度和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這樣實驗就有了“溫度”和“pH值”兩個實驗自變量,此時在實驗操作中,我們就得強調:須設置“溫度相同適宜,而pH值不同的”實驗對照說明“pH值”的影響,再設置“pH值相同適宜,而溫度不同的”實驗對照說明“溫度”的影響。在語言的表述上,要注意能體現“單一變量”詞語的準確使用,例如:“等量”、“相同”、“適宜”等。
3.將各組放在條件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培養(飼養、反應),觀察和記錄。
處理方法和實驗環境條件要相同,如:處理程度、時間、溫度、光照等控制都要保持一致。
4.預測實驗結果,分析得出結論。
依據實驗原理指出怎樣觀察實驗結果或者觀察何種現象、記錄何種實驗數據。根據實驗觀察、數據統計,進行試驗分析,對于驗證性實驗,其實驗結果只能是一種,即支持實驗目的、原理的結果;而對于探究性實驗,則應盡可能分析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并根據各種實驗結果作出相應的實驗結論。結果一般有三種:①實驗組等于對照組,說明研究的條件對實驗無影響;②實驗組大于對照組,說明研究的條件對實驗有影響,且影響是正相關;③實驗組小于對照組,說明研究的條件對實驗有影響,且影響是負相關。
二、解題示例
例1:據新華社報道,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人體中有一種重要激素,即所謂的“瘦素”,這種激素能夠控制人的食欲,注射后,食欲會下降,從而對人體是否發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某校生物興趣小組想利用以下材料,設計實驗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動物的食欲,以及是否具有減肥作用,請你幫他們完成下列實驗設計,并預測和分析實驗結果。實驗題目:“瘦素”能否控制動物的食欲及是否具有減肥作用。
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飼料、一定劑量的“瘦素”溶液、生理鹽水,其他所需條件均滿足。
步驟設計:(請簡要寫出)
第一步:?搖 ?搖;
第二步:?搖 ?搖;
第三步:?搖 ?搖;
第四步:一段時間后,觀察大鼠的食欲狀況,稱量并統計各組大鼠的體重。
實驗結果預測與分析:(至少寫出三種情況)
①?搖 ?搖;
②?搖 ?搖;
③?搖 ?搖。
解析:本題屬于探究性實驗設計題,探究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在實驗目的上是不同的,驗證性實驗是驗證研究對象的已知屬性、特征及與其他因素的關系,而探究性實驗是探索研究對象的未知屬性、特征及與其他因素的關系,因而在實驗假設上,探究性實驗一般采用“如果A,則B”的形式表述,是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事實,對所要研究的對象設想出一種或幾種可能的答案和解釋。對應假設,探究性實驗的實驗預期應分類討論,往往有三種可能性(即正相關、負相關和不相關)。在實驗結果預測與分析上,要分“如果甲組的大鼠食欲下降,體重比乙組輕”、“如果甲組的大鼠食欲旺盛,體重比乙組重”、“如果甲、乙兩組的大鼠食欲和體重差別不大”三種情況進行討論,并得出相應的結論。
答案:第一步:選取身體健康、發育正常、體重相當的大鼠若干只,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并編號為甲、乙。第二步:甲組每天注射一定劑量的“瘦素”溶液;乙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第三步: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分別飼養一段時間。實驗結果預測與分析:①如果甲組的大鼠食欲下降,體重比乙組輕,說明“瘦素”能控制動物的食欲及具有減肥作用;②如果甲組的大鼠食欲旺盛,體重比乙組重,說明“瘦素”能增強動物的食欲及具有增肥作用;③如果甲、乙兩組的大鼠食欲和體重差別不大,說明“瘦素”對動物的食欲和體重都無影響。
例2:某醫院病理室為了確診一患者的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切取了一小塊腫瘤組織進行培養。某科研單位研制出一種新型藥物X,請設計實驗:探究新型藥物對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是否有療效,并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得出相應的結論。
實驗器材:錐形瓶2個、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培養箱、培養液、新穎藥物X等。
實驗步驟:
①取兩個消毒后的潔凈錐形瓶,標號A、B;
②(一)分別在兩個錐形瓶中加入?搖 ?搖;
(二)在A中加?搖 ?搖,B中?搖 ?搖;
(三)?搖?搖?搖 ?搖;
(四)?搖?搖?搖 ?搖;
③制成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搖 ?搖。
可能的實驗結果與相應的結論:
A:?搖?搖?搖?搖 ?搖;
B:?搖?搖?搖?搖 ?搖;
C:?搖?搖?搖?搖 ?搖。
解析:本題屬于探究性的實驗題。判斷的依據是題目中已經明確交代:探究新型藥物對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是否有療效。由于實驗結果是未知的,因此,可以有多種假設,解答時要盡量列出各種可能的假設類型。在表述假設時,一般采用“如果A,則B”的形式。
答案:②(一)等量的培養液;(二)加入藥物X、不加;(三)將等數量的腫瘤細胞置于兩份培養液中;(四)放在培養箱中在相同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③腫瘤細胞的數目。可能的結果與相應的結論:A:如果A和B中的腫瘤細胞數目差不多,說明新穎藥物對腫瘤沒有療效;B:如果A中的腫瘤細胞數目比B多,說明藥物對腫瘤沒有療效,可能有促進增殖的作用;C:如果A中的腫瘤細胞數目比B少,說明藥物對腫瘤有一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