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曉紅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階段各門基礎學科的教育目標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物理教學創新性與實驗性特點的不斷突出,使高中物理課堂煥然一新。然而,新的教學思想要想徹底地貫徹落實下去,必然離不開一線物理教師的努力。本文從現階段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深入分析新課程改革給物理課堂教學帶來的改變,并探討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與手段。
關鍵詞: 高中物理課堂 存在問題 解決措施
教學實踐表明,新課標改革帶給學生的不單單是學習方式的轉變,老師的教學思路也在潛移默化地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發生著變化。所以要想把新課標改革的實際意義落實到一線教育工作中,就必須明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努力探索有效合理的解決方案。
1.新課標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思想認識上的偏差。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老師一般將自己定位為知識的灌輸者,教師的教學思路被緊緊地束縛在教學大綱上,無法做出太大的改變,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自然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唯分數論會讓老師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培養的往往是死板的應試能力,導致學生無法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
1.2角色轉變上的偏差。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個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不能夠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無法很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然而在現階段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很好地融入課堂整體教學體系中,這就造成了與課改目標的脫節,無法很好地完成和實現新形勢下的教學任務與學習目標。
1.3課堂氛圍的偏差。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物理課堂要求轉變課堂主體,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出現了問題。首先,部分老教師教學時間過長,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方式,牢牢地抓住課堂主導權,學生無法發揮主動性。其次,當老師將課堂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后,學生卻因為慣性思維依舊等待著老師的教導,造成這兩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夠,所以必須加強課堂之外的師生互動。
2.解決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具體措施
2.1轉變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流程。
首先,教師應該認識到當今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夠考高分的應試型學生,更需要能夠獨立思考、具有自我意識的綜合型人才,因此,老師要緊緊抓住有限的課堂時間,幫助學生建立起科學化的學習方式。其次,課堂上不能只讓學生背誦枯燥的理論知識,這樣做的后果只能讓學生喪失學習物理的主動性,老師更重要的任務是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發現學習物理的樂趣所在。例如在進行“物體動能與動量”的實驗學習時,老師可以讓學生來到實驗室,按照實驗室規定自由擺弄實驗器材,這時學生會驚奇于動量試驗中兩邊的小鋼球來回的擺動,也會驚奇于動能碰撞試驗中兩個碰撞小車的速度變化竟如此有規律……之后,老師再給學生講解一些理論性的物理知識,相信學生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2.2仔細研究習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除了要讓學生樂于學習物理之外,還要通過選擇恰當的習題,幫助學生鞏固其所學到的知識,這離不開老師對習題的精心設計與選擇。很多情況下,部分老師為了圖省事,往往會選擇以前的習題讓學生練習,這樣雖然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但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老套的習題往往不能跟上教學的發展,過難、過偏的習題又會讓練習失去意義。所以,老師應該在仔細研究經典題型的基礎上,結合對新理論的研究,選擇適合學生練習的題目,幫助學生鞏固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2.3加大投入,配備必需的教學器材。
我國高中階段的物理課堂完全可以通過豐富課堂教學手段的措施,幫助老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物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極其注重動手操作能力及對于實驗現象的觀察理解。很多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鮮活的教學實驗,幫助學生理解語言難以講述清楚的理論知識。例如在學習原子結構或者研究天體運動等知識內容時,由于老師語言及文章課本內容方面的局限性,使得教師很有必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輔助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視頻、動畫資源,幫助學生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結語
新課標改革帶給高中階段物理教師的不僅僅是挑戰,更多的是一種機遇,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必須抓住機遇,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這門基礎性學科。
參考文獻:
[1]董曉偉.淺談新課改在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
[2]謝忠孝.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反思[J].學周刊,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