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言
摘 要: 漢語水平考試是考查母語非漢語者漢語能力的一項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化考試,2009年11月我國正式實施新HSK。以新HSK詞匯大綱為基礎,初步統計大綱一至六級輕聲詞語數量及其分布,從對外漢語教學角度分析大綱的輕聲收錄,評議其輕聲詞語規范情況。
關鍵詞: 新HSK 對外漢語教學 輕聲規范
作為一項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化考試,漢語水平考試(HSK)考查母語非漢語者運用漢語的能力。2009年國家漢辦研發推廣新HSK,其優點之一是新HSK以大綱形式確定了一級至六級的具體詞匯量,使考生有計劃、分階段地提高漢語應用能力,也為教材、教學提供依據和確定目標。漢語語音習得中輕聲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米青和錢學烈都主張限制普通話中的輕聲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縮小輕聲詞的范圍[1][2]??疾煨翲SK大綱的輕聲詞語,了解其分布與輕聲收錄情況,有利于充分利用大綱,有效實施教學。
一、新HSK大綱的輕聲詞語統計
(一)輕聲在大綱中的數量與分布
表1反映了輕聲詞語的數量及其在大綱各級的分布。
表1 新HSK大綱輕聲詞語分布
從一級150詞到二級300詞……從五級2500詞到六級5000,詞語數量有規律地逐級成倍增長(四級到五級增加了一倍多),輕聲詞語數量的增長幅度比各級詞數小。
新HSK一至三級為漢語入門測試,四級對應于舊HSK的基礎級,表1數據表明輕聲在初級水平階段所占比例甚高,一級超過20%,二級接近20%,三級、四級也在10%以上,顯示出基礎階段輕聲的重要性和教學重任。
(二)從音節角度對大綱輕聲的統計
1.單音節輕聲詞:11個,是不能單獨發音的虛詞,如結構助詞“的”、動態助詞“著”、語氣詞/語氣助詞“嗎”。
2.雙音節輕聲詞語:246個,漢語輕聲詞語絕大多數是雙音節的,新HSK大綱亦然,語法單位有詞和短語兩種,如“別扭”是詞,“接著”是短語。
3.多音節輕聲詞語:三音節的有27個,如“由不得”、“沒關系”;四音節的只有1個“不好意思”。多音節輕聲在大綱中接近10%,多為習語或大于詞的自由短語,如,巴不得、不客氣、打官司、要不然……多音節輕聲以整體性的“組塊”形式出現,方便學生習得后在交際時直接使用。
二、大綱輕聲詞語教學角度的分析
輕聲讀音有的有規律可循,有的則無規律,前者易于習得,后者習得困難很大。以下從教學角度看新HSK大綱輕聲詞語的讀音規則情況。
(一)有規律的輕聲
1.帶“子”、“頭”、“們”、“么”、“巴”、“乎”等后綴的輕聲詞,詞綴輕讀,如(限于篇幅各舉2例,以下同):①包子、小伙子,“—子”在這類詞中數量最多,共54個;②饅頭、木頭,③我們、你們,④多么、為什么,⑤尾巴,在乎,詞表里都只有1個。
2.虛詞(助詞居多)輕讀,詞表里有兩種,一種是不能單獨發音的單音節助詞:啊、吧、嗎、呢、呀、的、地、得、著、了、過,11個;另一種是“實詞+助詞/詞尾”,如:①別的,僅1個;②A記得、來得及,B怪不得、舍不得,③本著、意味著,④除了、算了。
3.重疊式的稱謂名詞和動詞,后一個音節輕讀,大綱有13個稱謂名詞,如,爸爸、舅舅、姥姥、奶奶、叔叔等;1個疊音名詞:娃娃;1個單音節動詞重疊的詞:謝謝。
4.較有規律的還有“不”和方位詞輕讀:①“—不—”中的“不”輕讀:差不多、來不及、恨不得、巴不得,合計13個詞語。②名詞后的方位詞“邊”、“上”輕讀:右邊、左邊、早上、晚上。
以上有規律的輕聲,教師教會學生類推,可事半功倍,如虛詞“著”→本著、接著、隨著、走著、意味著……又如詞綴“頭”→骨頭、罐頭、饅頭、木頭、拳頭、舌頭、石頭、枕頭……教師需提醒學生類推時注意例外。帶“子”綴的輕聲數量較多,在新HSK大綱中約占20%,數量雖多但有規律可循,學習起來并不難。
(二)辨義輕聲
辨義輕聲指“輕聲—非輕聲”對應,如“東西—東西”,讀輕聲時具有區別意義、詞性、語法單位或語體色彩等作用的。與非輕聲對應的輕聲大綱中有12個,輕聲音節必須輕讀,如果讀原調則有可能產生歧義,如:
東西(物件,名詞)——東西(方向,短語)
大方(與“小氣”相對,形容詞)——大方(專家學者,名詞)
多少(疑問代詞)——多少(名詞、副詞)
運氣(好運,名詞、形容詞)——運氣(把力氣貫注到身體某一部位,動詞)
大綱雖未列出以上輕聲與非輕聲的對應,但教師教學時應列出并加以說明,讓學生明白根據語義選擇辨義輕聲的輕讀,且必須輕讀,否則會引起歧義。大綱里“故事”、“孫子”、“正經”相對的非輕聲語義不是現代漢語常用詞,則不必特別教學。
(三)不規則的輕聲
輕聲讀音沒有規律,不能用類推方法獲知是否要讀輕聲,分為以下兩種:
1.在大綱中有以下各組詞語,詞的結構相同或相似,含有相同語素,如:別人—本人、出息—利息、打量—較量、客氣—喘氣、格式—方式、要是—但是、護士—女士、任務—財務、學生—醫研究生。短橫前,詞的末尾音節輕讀,短橫后的則不輕讀,讀音沒有規律,留學生習得此類輕聲困難較大,學習時首先要記憶哪些該讀輕聲,哪些不讀輕聲。
2.一些常用的口語詞,習慣上第二音節輕讀,這類詞只有輕讀,沒有不輕讀的讀法。輕讀是習慣上的,沒有規律,需要逐一記憶,無論是留學生還是漢語方言區人習得該類輕聲都困難重重,詞表要盡可能將之一一列出,給出可供查詢讀音的依據,故詞表中它們的數量較多,約占大綱輕聲總量的40%。如:巴結、蒼蠅、窗戶、打扮、燈籠、豆腐、耳朵、惡心、含糊、姑娘、戒指、邏輯、啰唆、告訴、規矩、合同、困難、朋友、時候、師傅、舒服、挑剔、消息、眼睛、月亮、帳篷、折騰……
有的雙音節輕聲詞大綱沒有列,而是直接給出由它們組成的短語,如:打官司、打交道、打招呼、沒關系、糖葫蘆、行李箱、做生意、不好意思,學短語可避免學生出現組詞搭配錯誤,使他們直接理解和使用。
教不規則輕聲要強調記憶,正因其不規則,習得很不易,要先記住它是輕聲詞,再按照輕聲變調發音,教師需對學生提出一一記憶這些輕聲詞的要求。據筆者的教學經驗,輕聲習得偏誤多數在于輕聲詞沒有輕讀,學生通常的困惑在于判定某詞是否是輕聲,輕聲音節不輕讀(即讀本調)的錯誤居多,罕有錯將非輕聲音節輕讀的現象,所以,記憶必讀的輕聲是讀準輕聲的前提之一。
三、大綱輕聲詞語規范角度的分析
大綱收錄輕聲要考慮學習者留學生的特點,輕聲詞有定、有限,便于教學。
(一)新HSK大綱輕聲規范的優點
新HSK及時吸收了新版《現代漢語詞典》的輕聲規范成果,調整了《漢語詞匯等級大綱》中的輕聲,主要有二:一是將《漢語詞匯等級大綱》中的某些輕聲或可輕聲,在新HSK大綱里改為非輕聲,如,殘疾、活潑、后面、會計、摸索、爽快、太陽、琢磨等;二是可輕聲在新HSK大綱里多作非輕聲處理,如,打算、道理、黃瓜、客人、吩咐、父親、夫人、喉嚨、胡同、牢騷、看望、味道、位置、意識、知道、囑咐,等等??梢园l現被調整的皆屬于沒有規律可循的雙音節輕聲,這恰是學生習得困難最大的一類,調整后輕聲的數量減少了,且減少的正是最難習得、又不具有辨義作用的,由此可見新HSK輕聲規范,考慮了學習者的特點,是朝著便于留學生習得方向發展的。
新HSK大綱還酌情將規律的例外歸入規則中,如“值得”屬可輕聲,大綱將它改為輕聲,使之與“記得”、“覺得”、“免得”、“顯得”一致,都讀“得”為輕聲,教師可向學生點明規律使其易于掌握。
(二)大綱輕聲規范待完善之處
1.辨義輕聲,輕讀與否意義不同,大綱里“地道”、“東西”、“大意”等詞作為輕聲,是對應于各自的非輕聲的,且都是常用詞?!稘h語詞匯等級大綱》處理得較好,收有對應詞,如“地方(甲級詞,表處所)—地方(乙級詞,指基層),建議新HSK大綱也將這些具有辨義作用的詞語列作“輕聲—非輕聲”對應形式,或附說明。
2.規律之內的語法輕聲,如詞綴、助詞等讀輕聲,這類輕聲規律性較強,而大綱在語法里只寫了語法點,如一級語法部分在助詞列舉了結構助詞“的”和語氣助詞“了”、“嗎”、“呢”;二級、三級語法均在助詞部分介紹了結構助詞、語氣助詞、動態助詞,但均未提及它們的讀音。建議大綱在語法部分對此可類推的輕聲略作說明,并在單個助詞上方注讀音(不標調)。
3.無規律的輕聲??谡Z常用的無規律輕聲屬必讀輕聲,但因其無甚規律,是輕聲習得的障礙,留學生作為特殊的學習個體,習得無規律的輕聲負擔重,自然數量越小越好,即使目的語環境中,漢語母語者也趨于輕聲不輕,故建議大綱進一步吸收本體研究的成果,減少這類詞的數量。
4.輕聲音節標音瑕疵。大綱中個別輕聲詞的標音,前后不一致。①關系,去聲;沒關系,輕聲,詞與短語標音不一致。據《現代漢語詞典》,“關系”后字有去聲或輕讀兩種讀音,是可輕聲;“沒關系”尾字讀輕聲,可將“關系”的注音改為輕聲,以保證前后一致。②還是:三級、五級標后字去聲,四級、六級卻標了輕聲。③值得:四級標后字陽平,五級、六級標輕聲,同一個詞在不同級別,標音不一致,蓋校對之遺漏。
(三)對大綱輕聲進一步規范之建議
雖然新HSK及時吸收了新版《現代漢語詞典》的成果,但尚存不足之處,對本體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應用還不夠,大綱中一些可輕聲和輕音需進一步排除出輕聲詞語行列,以便于輕聲教學。
1.根據《現代漢語詞典》
(1)大綱里有6個詞:玻璃、聰明、佩服、葡萄、孝順、應付,《現代漢語詞典》標作可輕聲,即輕聲音節讀輕聲或者原調,都沒有辨義或辨義兼區別詞性/語法單位、標示語體色彩的作用。
(2)大綱里另一輕聲詞“媳婦”,“婦”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標作去聲,“婦”的另一發音是兒化兼輕讀,詞典中標明此乃方言讀音。故大綱中的“媳婦”不是輕聲詞,“婦”若在語流中輕讀,屬于節奏輕音。建議大綱將這7個詞都改為非輕聲。
2.根據學者的研究成果
(1)有些詞屬于輕音,應依照學界研究將之劃出輕聲范圍。其一,錢學烈[2]、朱宏一[3]都論證了,“—不—”的“不”,與“子”、“頭”、“么”等詞綴失去原調而輕讀的性質完全不同,“不”可恢復讀原調,不是輕聲而是輕音,其二,名詞后的方位詞“上”與“—不—”的“不”一樣,可恢復讀本字調,也屬于輕音。按照學者的研究,大綱可減少13個“—不—”、2個“—上”,共15個輕聲詞語。
(2)有些輕聲發展為可輕聲或非輕聲,應依照調查結果,將之劃出輕聲詞范圍。據刁晏斌[4]調查,年輕人口語中輕聲不輕現象相當普遍,其一,輕聲讀本調,如,脾氣(去聲)、主意(去聲)、骨頭(陽平)、朋友(上聲)、格式(去聲),其中“格式”有高達90%以上的受調查者不讀輕聲;其二,語法輕聲詞已變化或正在變化為不輕讀,如詞綴“們”(我們)重讀、陽平;其三,名詞后的方位詞不輕讀。按照調查數據,大綱可減少10個輕聲詞——脾氣、主意、骨頭、朋友、格式及5個“—們”詞: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咱們。共可減少輕音/可輕聲32個,約占大綱輕聲的11.22%。
語音隨著社會變遷而處于動態發展中,輕聲呈衰減趨勢:數量不斷減少,由輕讀向不輕讀發展。從教學角度出發,對外漢語教學的輕聲規范,要減少及至消除與漢語詞典所收輕聲的分歧,在保持輕聲詞表相對穩定的同時吸收動態發展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米青.普通話輕聲教學芻議[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6(2):58-64.
[2]錢學烈.《談談漢語詞匯等級大綱》(試行)中的輕聲詞和兒化詞[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1):30.
[3]朱宏一.論輕聲與輕音之區分[J].南開語言學刊,2009(2).
[4]刁晏斌.試論當代口語中的聲調混同現象[J].語言文字應用,2010(4).
有的雙音節輕聲詞大綱沒有列,而是直接給出由它們組成的短語,如:打官司、打交道、打招呼、沒關系、糖葫蘆、行李箱、做生意、不好意思,學短語可避免學生出現組詞搭配錯誤,使他們直接理解和使用。
教不規則輕聲要強調記憶,正因其不規則,習得很不易,要先記住它是輕聲詞,再按照輕聲變調發音,教師需對學生提出一一記憶這些輕聲詞的要求。據筆者的教學經驗,輕聲習得偏誤多數在于輕聲詞沒有輕讀,學生通常的困惑在于判定某詞是否是輕聲,輕聲音節不輕讀(即讀本調)的錯誤居多,罕有錯將非輕聲音節輕讀的現象,所以,記憶必讀的輕聲是讀準輕聲的前提之一。
三、大綱輕聲詞語規范角度的分析
大綱收錄輕聲要考慮學習者留學生的特點,輕聲詞有定、有限,便于教學。
(一)新HSK大綱輕聲規范的優點
新HSK及時吸收了新版《現代漢語詞典》的輕聲規范成果,調整了《漢語詞匯等級大綱》中的輕聲,主要有二:一是將《漢語詞匯等級大綱》中的某些輕聲或可輕聲,在新HSK大綱里改為非輕聲,如,殘疾、活潑、后面、會計、摸索、爽快、太陽、琢磨等;二是可輕聲在新HSK大綱里多作非輕聲處理,如,打算、道理、黃瓜、客人、吩咐、父親、夫人、喉嚨、胡同、牢騷、看望、味道、位置、意識、知道、囑咐,等等。可以發現被調整的皆屬于沒有規律可循的雙音節輕聲,這恰是學生習得困難最大的一類,調整后輕聲的數量減少了,且減少的正是最難習得、又不具有辨義作用的,由此可見新HSK輕聲規范,考慮了學習者的特點,是朝著便于留學生習得方向發展的。
新HSK大綱還酌情將規律的例外歸入規則中,如“值得”屬可輕聲,大綱將它改為輕聲,使之與“記得”、“覺得”、“免得”、“顯得”一致,都讀“得”為輕聲,教師可向學生點明規律使其易于掌握。
(二)大綱輕聲規范待完善之處
1.辨義輕聲,輕讀與否意義不同,大綱里“地道”、“東西”、“大意”等詞作為輕聲,是對應于各自的非輕聲的,且都是常用詞?!稘h語詞匯等級大綱》處理得較好,收有對應詞,如“地方(甲級詞,表處所)—地方(乙級詞,指基層),建議新HSK大綱也將這些具有辨義作用的詞語列作“輕聲—非輕聲”對應形式,或附說明。
2.規律之內的語法輕聲,如詞綴、助詞等讀輕聲,這類輕聲規律性較強,而大綱在語法里只寫了語法點,如一級語法部分在助詞列舉了結構助詞“的”和語氣助詞“了”、“嗎”、“呢”;二級、三級語法均在助詞部分介紹了結構助詞、語氣助詞、動態助詞,但均未提及它們的讀音。建議大綱在語法部分對此可類推的輕聲略作說明,并在單個助詞上方注讀音(不標調)。
3.無規律的輕聲??谡Z常用的無規律輕聲屬必讀輕聲,但因其無甚規律,是輕聲習得的障礙,留學生作為特殊的學習個體,習得無規律的輕聲負擔重,自然數量越小越好,即使目的語環境中,漢語母語者也趨于輕聲不輕,故建議大綱進一步吸收本體研究的成果,減少這類詞的數量。
4.輕聲音節標音瑕疵。大綱中個別輕聲詞的標音,前后不一致。①關系,去聲;沒關系,輕聲,詞與短語標音不一致。據《現代漢語詞典》,“關系”后字有去聲或輕讀兩種讀音,是可輕聲;“沒關系”尾字讀輕聲,可將“關系”的注音改為輕聲,以保證前后一致。②還是:三級、五級標后字去聲,四級、六級卻標了輕聲。③值得:四級標后字陽平,五級、六級標輕聲,同一個詞在不同級別,標音不一致,蓋校對之遺漏。
(三)對大綱輕聲進一步規范之建議
雖然新HSK及時吸收了新版《現代漢語詞典》的成果,但尚存不足之處,對本體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應用還不夠,大綱中一些可輕聲和輕音需進一步排除出輕聲詞語行列,以便于輕聲教學。
1.根據《現代漢語詞典》
(1)大綱里有6個詞:玻璃、聰明、佩服、葡萄、孝順、應付,《現代漢語詞典》標作可輕聲,即輕聲音節讀輕聲或者原調,都沒有辨義或辨義兼區別詞性/語法單位、標示語體色彩的作用。
(2)大綱里另一輕聲詞“媳婦”,“婦”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標作去聲,“婦”的另一發音是兒化兼輕讀,詞典中標明此乃方言讀音。故大綱中的“媳婦”不是輕聲詞,“婦”若在語流中輕讀,屬于節奏輕音。建議大綱將這7個詞都改為非輕聲。
2.根據學者的研究成果
(1)有些詞屬于輕音,應依照學界研究將之劃出輕聲范圍。其一,錢學烈[2]、朱宏一[3]都論證了,“—不—”的“不”,與“子”、“頭”、“么”等詞綴失去原調而輕讀的性質完全不同,“不”可恢復讀原調,不是輕聲而是輕音,其二,名詞后的方位詞“上”與“—不—”的“不”一樣,可恢復讀本字調,也屬于輕音。按照學者的研究,大綱可減少13個“—不—”、2個“—上”,共15個輕聲詞語。
(2)有些輕聲發展為可輕聲或非輕聲,應依照調查結果,將之劃出輕聲詞范圍。據刁晏斌[4]調查,年輕人口語中輕聲不輕現象相當普遍,其一,輕聲讀本調,如,脾氣(去聲)、主意(去聲)、骨頭(陽平)、朋友(上聲)、格式(去聲),其中“格式”有高達90%以上的受調查者不讀輕聲;其二,語法輕聲詞已變化或正在變化為不輕讀,如詞綴“們”(我們)重讀、陽平;其三,名詞后的方位詞不輕讀。按照調查數據,大綱可減少10個輕聲詞——脾氣、主意、骨頭、朋友、格式及5個“—們”詞: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咱們。共可減少輕音/可輕聲32個,約占大綱輕聲的11.22%。
語音隨著社會變遷而處于動態發展中,輕聲呈衰減趨勢:數量不斷減少,由輕讀向不輕讀發展。從教學角度出發,對外漢語教學的輕聲規范,要減少及至消除與漢語詞典所收輕聲的分歧,在保持輕聲詞表相對穩定的同時吸收動態發展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米青.普通話輕聲教學芻議[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6(2):58-64.
[2]錢學烈.《談談漢語詞匯等級大綱》(試行)中的輕聲詞和兒化詞[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1):30.
[3]朱宏一.論輕聲與輕音之區分[J].南開語言學刊,2009(2).
[4]刁晏斌.試論當代口語中的聲調混同現象[J].語言文字應用,2010(4).
有的雙音節輕聲詞大綱沒有列,而是直接給出由它們組成的短語,如:打官司、打交道、打招呼、沒關系、糖葫蘆、行李箱、做生意、不好意思,學短語可避免學生出現組詞搭配錯誤,使他們直接理解和使用。
教不規則輕聲要強調記憶,正因其不規則,習得很不易,要先記住它是輕聲詞,再按照輕聲變調發音,教師需對學生提出一一記憶這些輕聲詞的要求。據筆者的教學經驗,輕聲習得偏誤多數在于輕聲詞沒有輕讀,學生通常的困惑在于判定某詞是否是輕聲,輕聲音節不輕讀(即讀本調)的錯誤居多,罕有錯將非輕聲音節輕讀的現象,所以,記憶必讀的輕聲是讀準輕聲的前提之一。
三、大綱輕聲詞語規范角度的分析
大綱收錄輕聲要考慮學習者留學生的特點,輕聲詞有定、有限,便于教學。
(一)新HSK大綱輕聲規范的優點
新HSK及時吸收了新版《現代漢語詞典》的輕聲規范成果,調整了《漢語詞匯等級大綱》中的輕聲,主要有二:一是將《漢語詞匯等級大綱》中的某些輕聲或可輕聲,在新HSK大綱里改為非輕聲,如,殘疾、活潑、后面、會計、摸索、爽快、太陽、琢磨等;二是可輕聲在新HSK大綱里多作非輕聲處理,如,打算、道理、黃瓜、客人、吩咐、父親、夫人、喉嚨、胡同、牢騷、看望、味道、位置、意識、知道、囑咐,等等??梢园l現被調整的皆屬于沒有規律可循的雙音節輕聲,這恰是學生習得困難最大的一類,調整后輕聲的數量減少了,且減少的正是最難習得、又不具有辨義作用的,由此可見新HSK輕聲規范,考慮了學習者的特點,是朝著便于留學生習得方向發展的。
新HSK大綱還酌情將規律的例外歸入規則中,如“值得”屬可輕聲,大綱將它改為輕聲,使之與“記得”、“覺得”、“免得”、“顯得”一致,都讀“得”為輕聲,教師可向學生點明規律使其易于掌握。
(二)大綱輕聲規范待完善之處
1.辨義輕聲,輕讀與否意義不同,大綱里“地道”、“東西”、“大意”等詞作為輕聲,是對應于各自的非輕聲的,且都是常用詞?!稘h語詞匯等級大綱》處理得較好,收有對應詞,如“地方(甲級詞,表處所)—地方(乙級詞,指基層),建議新HSK大綱也將這些具有辨義作用的詞語列作“輕聲—非輕聲”對應形式,或附說明。
2.規律之內的語法輕聲,如詞綴、助詞等讀輕聲,這類輕聲規律性較強,而大綱在語法里只寫了語法點,如一級語法部分在助詞列舉了結構助詞“的”和語氣助詞“了”、“嗎”、“呢”;二級、三級語法均在助詞部分介紹了結構助詞、語氣助詞、動態助詞,但均未提及它們的讀音。建議大綱在語法部分對此可類推的輕聲略作說明,并在單個助詞上方注讀音(不標調)。
3.無規律的輕聲??谡Z常用的無規律輕聲屬必讀輕聲,但因其無甚規律,是輕聲習得的障礙,留學生作為特殊的學習個體,習得無規律的輕聲負擔重,自然數量越小越好,即使目的語環境中,漢語母語者也趨于輕聲不輕,故建議大綱進一步吸收本體研究的成果,減少這類詞的數量。
4.輕聲音節標音瑕疵。大綱中個別輕聲詞的標音,前后不一致。①關系,去聲;沒關系,輕聲,詞與短語標音不一致。據《現代漢語詞典》,“關系”后字有去聲或輕讀兩種讀音,是可輕聲;“沒關系”尾字讀輕聲,可將“關系”的注音改為輕聲,以保證前后一致。②還是:三級、五級標后字去聲,四級、六級卻標了輕聲。③值得:四級標后字陽平,五級、六級標輕聲,同一個詞在不同級別,標音不一致,蓋校對之遺漏。
(三)對大綱輕聲進一步規范之建議
雖然新HSK及時吸收了新版《現代漢語詞典》的成果,但尚存不足之處,對本體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應用還不夠,大綱中一些可輕聲和輕音需進一步排除出輕聲詞語行列,以便于輕聲教學。
1.根據《現代漢語詞典》
(1)大綱里有6個詞:玻璃、聰明、佩服、葡萄、孝順、應付,《現代漢語詞典》標作可輕聲,即輕聲音節讀輕聲或者原調,都沒有辨義或辨義兼區別詞性/語法單位、標示語體色彩的作用。
(2)大綱里另一輕聲詞“媳婦”,“婦”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標作去聲,“婦”的另一發音是兒化兼輕讀,詞典中標明此乃方言讀音。故大綱中的“媳婦”不是輕聲詞,“婦”若在語流中輕讀,屬于節奏輕音。建議大綱將這7個詞都改為非輕聲。
2.根據學者的研究成果
(1)有些詞屬于輕音,應依照學界研究將之劃出輕聲范圍。其一,錢學烈[2]、朱宏一[3]都論證了,“—不—”的“不”,與“子”、“頭”、“么”等詞綴失去原調而輕讀的性質完全不同,“不”可恢復讀原調,不是輕聲而是輕音,其二,名詞后的方位詞“上”與“—不—”的“不”一樣,可恢復讀本字調,也屬于輕音。按照學者的研究,大綱可減少13個“—不—”、2個“—上”,共15個輕聲詞語。
(2)有些輕聲發展為可輕聲或非輕聲,應依照調查結果,將之劃出輕聲詞范圍。據刁晏斌[4]調查,年輕人口語中輕聲不輕現象相當普遍,其一,輕聲讀本調,如,脾氣(去聲)、主意(去聲)、骨頭(陽平)、朋友(上聲)、格式(去聲),其中“格式”有高達90%以上的受調查者不讀輕聲;其二,語法輕聲詞已變化或正在變化為不輕讀,如詞綴“們”(我們)重讀、陽平;其三,名詞后的方位詞不輕讀。按照調查數據,大綱可減少10個輕聲詞——脾氣、主意、骨頭、朋友、格式及5個“—們”詞: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咱們。共可減少輕音/可輕聲32個,約占大綱輕聲的11.22%。
語音隨著社會變遷而處于動態發展中,輕聲呈衰減趨勢:數量不斷減少,由輕讀向不輕讀發展。從教學角度出發,對外漢語教學的輕聲規范,要減少及至消除與漢語詞典所收輕聲的分歧,在保持輕聲詞表相對穩定的同時吸收動態發展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米青.普通話輕聲教學芻議[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6(2):58-64.
[2]錢學烈.《談談漢語詞匯等級大綱》(試行)中的輕聲詞和兒化詞[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1):30.
[3]朱宏一.論輕聲與輕音之區分[J].南開語言學刊,2009(2).
[4]刁晏斌.試論當代口語中的聲調混同現象[J].語言文字應用,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