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妮
摘 要: 對話教學是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目標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技巧。對話教學能促使師生樹立平等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實現思維的碰撞、能力的互補。在新課標的實施過程中,對話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教學主體是學生,在實施高中歷史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 高中歷史 對話教學 構建方法
一、引言
歷史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科學,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我塑造能力和愛國情懷。教育是決定國家興衰的主要因素,歷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與強烈的國家情感。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對話教學,可以激發歷史教學的潛在魅力,有效實現教育目標。對話教學中涉及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等平等的對話,之后達到新知識的生成和新目的的產生。
二、關于構建高效有序的高中歷史對話教學的建議
(一)營造適合對話教學實施的氛圍
進行對話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營造良好的對話氛圍。在對話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創造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由發表意見和看法。教師還要創設便于開展對話的教學情境。
1.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是指平等的交流、真正的對話需要真正的平等與和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樹立與學生平等的觀念,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選擇,做到相信學生能夠很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1]。教師不能想方設法地控制學生的對話,一定要設身處地地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明確學生的主要意圖,讓學生明白教師的信任、尊重和真誠,促使學生心情愉悅、思想活躍地參與到對話中,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輕松發揮個性,自由發表看法。
2.創設有趣、真實、啟發性強的對話情境。教學有效性的發揮,大部分基于信息量豐富的教學環境。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創設方便對話發生的教學情境,讓所有學生都全身心投入到對話中。教師可以利用媒體再現某些真實的對話場景或者模擬接近現實的教學場景。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適當引用一些貼近實際生活的話題展開討論,充分保持對話環境的真實性,借此調動學生參與對話的積極性,也可以豐富學生的對話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新奇的辯論場景,應用有趣的歷史角色扮演方法,創造趣味性很強的教學場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同時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正確選擇話題和方法
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設置不同的話題和對話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師生探討式對話、師生雙向提問式對話、自主反思式對話、學生間對話等,教師要很好地把握對話方式。
1.選擇最有效的討論話題。教師要注意到,話題的設置一定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一個話題的好壞直接影響歷史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和學生參與對話積極性的高低。在開展對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問題之所在,選擇最有價值的話題,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對話的平臺。話題的選擇必須遵循啟發性、科學性、開放性、趣味性和思辨性等原則。
2.根據課程需要,正確選擇對話方式。對話方式的選擇一定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必須與課本所學知識相符。對話教學本身包括多種方式,對于各類型的學生和不一樣的教學內容,就需要應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準備對話教學的階段,要按照學生個體的特殊性和課程目的的要求,選擇一種最適合的對話方式,或者綜合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對話方式,構建一個有效的對話網絡,讓對話教學促使學生進行自主研究、自主探索,積極獲取知識。
(三)在對話教學中要進行巧妙引導與調控
在對話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師生平等關系。教師在對話教學中發揮很重要的引導和控制作用,在學生之間或者學生自己進行對話時,教師需要對學生在對話中的信息輸出進行總結,時不時地給學生提出建議或者提示。教師需要不斷調節學生整體的對話氛圍,讓氛圍時刻保持活躍和熱烈。
教師可以適當運用問題啟發學生,問題設置直接影響學生思考的深度和方向[2]。教師選擇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問題是否具有啟發性,因為啟發性的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確定對話的正確方向。在對話教學活動中,在學生和學生的對話中,教師要減少問題的提出,展示教材的背景材料,幫助學生構建思維的架子,讓學生保持活躍,讓對話一直保持。師生對話時,教師要在合適的時間提出問題,通過問題促使學生思考、設問。在學生和教材之間對話時,教師要分析學生反饋的信息,結合自己與教材對話的經驗,采取旁敲側擊等方法設問,引發學生思考和總結。
三、結語
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對話教學是有效的實現措施之一。在對話教學過程中,學生自我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教材和學生之間的對話,需要良好的環境作為基礎,這樣才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永琴.構建高效有序的高中歷史對話教學[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03):174-178.
[2]顧大東.高中歷史對話教學有序而高效的路徑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2,8(29):5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