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建
摘 要:社會的進步迎來了現代的素質教育,現代的素質教育召喚著先進的教學技術。當前,信息技術已經進入教學各領域并使基礎教學得到創新與發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常常體現于把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有機地融合于各種教學活動中。主要從優化教學準備、創新課堂教學、豐富課外輔導三方面闡述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創新;整合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學同樣具有多重性和復雜性。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不但能為教師提供先進的教學平臺,而且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
一、應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準備
初中物理簡述的是初步的物理知識。要讓學生了解神奇的物理世界,并對物理產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教師就必須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課堂教學。精彩的課堂教學總是離不開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學準備是一個繁瑣的過程,應用信息技術能大大優化教學準備。
應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制作出豐富多彩的課件,為課堂教學提供生動形象的教學素材。目前,許多教師很喜歡運用幻燈片制作軟件(Microsoft PowerPoint)進行課件制作。因為使用它既簡易又有效。具體做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插入文本。首先打開幻燈片制作軟件,然后選擇合適的幻燈片版式,在文本框中直接輸入文字(主要是教學中的板書內容)。對于標題可以選用較大的字體,對于重要內容可以著上鮮明的顏色,這樣有利于對比。(2)導入圖片。初中物理教學中常常需要一些圖片,這些圖片有助于學生從感性上直接認識物理現象,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在制作課件時,教師可以上網搜索有關的圖片,把有用的下載并導入到幻燈片上。對于有些簡易的示意圖,教師可以先在“畫板”上利用“作圖工具”繪制,然后把圖形剪切后粘貼到幻燈片上。例如,畫重力示意圖、動力臂和阻力臂等。(3)自定義動畫。在幻燈片制作中使用“自定義動畫”主要是添加效果(如,“進入”“強調”和“退出”等),這樣有利于從視覺上刺激學生,引起他們的注意。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各幻燈片之間設置切換模式,建立“超級鏈接”,以便在教學中隨時調用信息。對于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如,電流的方向、磁場的分布、原子核式結構等),教師可以應用動畫制作軟件(如,Flash)進行動畫模擬。對于一些比較難制作的音頻軟件或視頻軟件(如,各種樂器聲音,生活、生產和科技中物理知識的應用等),建議大家直接從“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下載。
二、應用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的整合開創了課堂教學的新模式。當前,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得到廣大師生的肯定。應用多媒體可以把圖、文、聲、像等文件進行兼容,充分發揮各自的優點,使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使用視頻播放器播放一些教學片段、動畫課件等,有利于學生直觀地認識物理現象和物理變化過程。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播放教學片段引入新課。例如,在學習初中物理第一課《走進神奇》時,教師可以先播放視頻片段“夕陽西下”“電閃雷鳴”“火山爆發”和“黃河咆哮”等,然后再引入課題。這樣,學生對物理世界已經產生了新奇感,對物理也就有了興趣。(2)插播動畫課件突破教學難點。在學習一些比較抽象或課堂上難以實驗的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時,插播相關的動畫課件能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內燃機的四個沖程時,教師可以播放課件,慢動作地模擬活塞與閥門的運動。在關鍵時,還可以截圖,從每個細節進行詳解。(3)播放教學素材,歸納教學要點。例如,在總復習時適當地播放各種實驗儀器的使用,有助于學生對這些器材進行比較和歸類。有時,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教學專家的專題講座和一些名師的精品課,師生共同學習和探討。
其實,應用信息技術實施課堂教學的手段很多,只有把各種信息技術與常規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才能充分發揮出其特長,創造出更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應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外輔導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全面地培養學生,單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應用信息技術進行遠程課外輔導能有效地進行優生培養和后進生轉化。
目前,許多后進生喜歡利用課外時間進行上網聊天或打游戲,這樣影響了正常學習。如果教師定時地在網上布置和批改作業,就能把這些學生的上網行為轉移到學習上。當然,為了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要把作業設計得開放些、趣味些。評改作業時,教師應該著重對學生的見解進行點評和釋解,還要及時發現學生的亮點,及時表揚。
的確,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逐步體現出優越性,然而,它并不是萬能的。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缺少真實性,不能完全代替實驗教學;受硬件設備和應用技術限制,在薄弱學校很難得到普及等。
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教師應該善于把信息技術應用與具體學科教學有機地進行整合,使其優越性得到最大化。總之,科技的發展必然推動現代基礎教育的變革。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創新,它將成為現代基礎教學發展的一種趨勢。
參考文獻:
[1]楊紹福.教師寫作的三個層次[J].福建教育,2010(3):5.
[2]吳超男.新時期中學物理教師的自我修養[J].福建教學研究,2007(5):13-15.
[3]李克東.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