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華
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中學階段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如何激發后進生,提高后進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作為一個英語教師,我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愛心與耐心是后進生轉化的一個前提
英語的詞匯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詞匯量更多,再加上許多句型及短語也要記憶,學生學起來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我們的教師多給一點愛心和耐心。我們應該做到“好看的要愛,有傷疤的更要憐惜。”只要每一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感情誠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英語教師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學起來才有積極性,如果一個教師一站到講臺上學生就對這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學好呢?
二、給后進生制訂切實可行的目標
后進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要明顯差于好學生,教師要想讓他們和其他英語學習好的學生完成同樣的作業任務或者同時達到相同的標準很困難。教師要想激發后進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必須給后進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在完成這些看似簡單的任務中得到一定的快樂和滿足感。例如,要是我布置的作業是寫一篇英語作文,那么我就會給后進生布置另一個作業。比如,讓他們背誦一篇范文,或者背一定量的單詞,讓他們每天都有所收獲,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英語學習的成功軌跡邁進。
三、教學方法多樣性,活躍課堂氣氛
英語本身是一種枯燥的語言,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仔細研究教學方法,深鉆教材,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質量。
如何巧用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呢?我覺得應巧用一些格言、諺語、歌謠、謎語和游戲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初中新教材更應做到這一點。
四、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激勵與督促,創設良好的競爭機制
由于班級是由年齡基本相同、知識積累和智力發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個體組成的,因此在他們中間容易形成一種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學生具有很強的競爭意識,針對他們的這一心理特點,我為他們設定了“你追我趕”的大組競賽活動,根據學生在課堂、作業、考試、背誦、聽寫五方面的表現,進行具體的加減分,每周五進行計算,期末按總分選出最優秀的組。當整個班級的競爭意識都被調動起來之后,后進生們也都非常努力,小老師們充分發揮起作用,為了整個組的進步,他們都對自己所輔導的同學要求嚴格。我也不忘給小老師們設立競爭機制,每學期期末都評出最優秀的兩名小老師和進步最大的學生,以資鼓勵。
總之,作為一個教師,應給予學生以尊重和愛護,用語言和行為來感化學生,滋潤學生的心田,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跟著老師學英語是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