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晨
《微水電技術》
微水電這個新興發電方式雖然對于很多人還很陌生,但是,由于它具有對水流要求低、成本低見效快、無污染無能耗、不影響生態環境等優勢,所以,目前微水電已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產業。節目中主要介紹了微水電土建施工、微水電安裝與調試、微水電供電工程設計、微水電的維護、微水電常見故障的排除、微水電的主要技術條件與特征、微水電站在布局上的注意事項和微水電機組的分類的相關知識。
—— 鄉村大講堂
《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
超級水稻,就是指在產量、米質、抗性等方面都顯著超過現有水稻品種的新型品種。我國超級水稻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南方的超級雜交秈稻,包括兩系法亞種間超級雜交稻和三系法亞種間超級雜交稻;另一類是北方的常規超級粳稻。因為目前雜種優勢在粳稻上表現不明顯,所以超級粳稻還是以常規稻為主。本期節目介紹了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相關知識。
—— 致富早班車
《〈常見動物疫病免疫推薦方案〉解讀》
動物防疫工作一直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職責。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事關畜牧業健康發展,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更好地指導養殖場、戶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結合當前防控工作實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農業部組織制定了《常見動物疫病免疫推薦方案(試行)》。節目中介紹了常見動物疫病免疫推薦方案中列出的15種動物疫病的免疫方案。
—— 三農早報
《糧食安全的弦要始終繃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最近撰文認為,糧豐則農穩,農穩則國安,糧食安全的弦要始終繃緊,要從提高國內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國際市場糧源掌控能力這兩方面入手,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他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順利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關鍵在于兩點:一是提高國內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二是提高國際市場糧源掌控能力。
—— 三農早報
《農資綜合補貼》
在農資綜合補貼的實施過程中,盡管國家明令禁止農業補貼抵扣上交款,但是個別地區仍然存在違規操作,這種違規行為屢見不鮮,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四點:一是農戶對政策理解不到位;二是補貼資金數量較少;三是補貼對象有失公允;四是補貼對農民糧食增收作用有限。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農民種糧收益,農資綜合補貼政策也在積極探索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實施動態調整機制,恪守“價補統籌、動態調整、只增不減”的發展原則。
—— 三農早報
《花生深加工新技術》
花生除了是我們餐桌上的食物,也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而且用于榨油的花生份額已經超過了食用的比重。用脫脂或半脫脂的花生可加工成花生蛋白粉、組織蛋白、分離蛋白、濃縮蛋白,這些蛋白粉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既可直接用于制作焙烤食品,也可與其他動、植物蛋白混合制作肉制品、乳制品和糖果等。本期節目介紹花生深加工新技術的知識。
—— 致富早班車
《養殖節能技術》
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稈、薪柴等低效燃燒為主,室內外環境污染相當嚴重,能源利用效率低,僅為26%左右,節能潛力巨大。推廣節能農業,做好農村能源節約,不僅有利于改變農民傳統生活能源消費模式,減少農民對商品能源的依賴,而且能夠有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本節目主要介紹畜禽舍優化設計、提高畜舍外圍保溫隔熱性能、太陽能高效利用和沼氣技術利用。
—— 鄉村大講堂
《大豆優良品種介紹》
中國是大豆發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國主要的糧食與油料作物之一。目前,我國大豆年產量約為15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10%。大豆品種是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先決條件,優良品種的應用將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節目詳細介紹大豆的18個優質品種,包括:華疆4號、疆莫豆1號、黑河43、墾豐16、合豐55、冀豆17等等。這些優良品種在品種特性和產量表現上都有著各自的特點。
—— 致富早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