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鋒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社團組織已經成為繁榮校園文化和大學生素質提升的重要陣地,然而由于高校社團管理中存在著不足和缺陷,導致社會上的一些非法培訓機構的侵入,產生的學生管理問題日益凸顯。以高校社團與大學生的責任意識為視角,分析非法培訓機構對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社團;培訓機構
新形勢下一些非法培訓機構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打著培訓的幌子,不擇手段地利誘高校學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上當受騙,繼而引發一系列的安全穩定問題。由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這些機構常常改頭換面以協會組織的形式活躍在校園內,這就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學校管理帶來了諸多問題。因此,高校應加強對社團的管理和引導作用。
一、學生參加非法社團的原因分析
1.家庭困難生。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家庭困難的學生渴望更多的就業、兼職或培訓機會,以擺脫經濟困境。由于大學生年紀尚輕,社會經驗匱乏,對事物的看法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對生活的期望值過高,急功近利,很容易受非法組織蠱惑吸引。
2.性格內向生。很多受騙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朋友較少,容易相信別人。在學校,他們學習、工作、生活表現一般,很少受到別人關注,但是在機構中,他們找到了一種被社會承認、被他人關愛的感覺久違的幻覺,從而對機構產生心理依賴。
二、非法社團對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的影響
1.安全問題。非法社團主要利用寒暑假、小長假等時間進行集訓,平時上課時間進行間斷性培訓,集訓期間采取封閉培訓模式,學生統一吃住,時間安排非常緊湊,課程結束后,統一回到安排的旅館。訓練期間,學生的人身自由受到控制,不得外出,也禁止用手機拍照錄像,并且每次集訓人員密集空間狹小,萬一發生火災等突發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2.學業問題。機構給學生灌輸的是一種“英語至上”的理念,誤導學生英語才最重要,其他專業知識是沒有用的,因此部分參加機構時間較久、較為沉迷的學生,已經出現曠課、忽視學業、掛科現象。
3.經濟問題。據了解,非法社團向學生收取費用的項目主要有短期集訓班、長期培訓班等不同層次,參加的學生中有不少是貧困生,一方面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社會經驗尤其匱乏,同時他們急于改變命運,對生活的期望值較高,較為急功近利。
4.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非法社團給學生灌輸所謂的“成功學”,片面強調追求金錢和事業上的成功,并且傳達“學校教育不重要,事業成功才是真”的理念,忽視人生價值在于不斷學習和奮斗的意義。
三、提高高校大學生防范責任意識的對策
當代大學生的自主意識都很強,看待事物也很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他們都希望能夠干一番大事業,開辟一個新領域,被社會認可。但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往往容易受利益驅動急功近利,對生活的期望值過高,想選擇一條成功的“捷徑”。因此,輔導員要認清非法社團的虛偽面目,抓住大學生成長階段的特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財富觀。
1.科學管理,加強對社團管理制度建設。高校社團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社團的發展也顯示出多元化趨勢,為了吸收會員加入,社團開展活動一般會迎合不同群體學生的需要。因此必須規范社團管理制度,加強對社團活動的監督,保證學生的合法利益。
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自我防患責任意識。以法制教育為切入點,加強大學生對非法社團組織的防患責任教育。法制觀念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卻出現了嚴重的“事件性缺失”,他們對基本的法律常識毫不知情,無視法律的存在,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因此,要結合新型媒體的溝通交流方法,加強安全責任教育,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提高他們辨別好壞是非的能力。
3.加強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身觀、價值觀和財富觀。
繼續加強以艱苦創業精神主題的教育。利用晚點平臺,結合社會、學校的最新動態,培養他們養成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對于學生的引導,僅僅采用“大鍋飯”是不夠的,應該整體把握和個體交流相結合。輔導員私下里經常找學生聊天,了解學習狀況,聽取生活困惑,就學生面臨的問題給予建議和指導,傾聽他們的心得、煩惱和期待,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成功觀和財富觀。
參考文獻:
[1]黃偉,劉芳芳,鄒佳瑩.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與高校學生社團建設[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
[2]陳樹薇.新時期高校社團管理創新研究[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0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