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軍
摘 要:伴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語文教學的理念出現(xiàn)了較大改變,即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以學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斷完善語文教程。本文正是由次開展探討,從教學方案的指定、學習成果展示以及學后總結開展探討,旨在提高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水平,并為今后相關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 綜合性學習 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054-01
初中語文教材的綜合學習具備開放行、合作性、實踐性等特點,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意義。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實踐以及探究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當中,并且拓寬學生的實踐渠道,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但是在執(zhí)行教學任務的時候,一些老師未能樹立正確的綜合性學習意識,沒有使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得到體現(xiàn),從而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對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
1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概念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精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為原則,以實踐活動為教學任務主要的開展方式,拓展語文學科的覆蓋面,綜合其他知識體系,不斷為學生增添學習動力。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包括實踐性、自主性、綜合性的基本特質,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教學效果為最終目標,因此語文綜合性教學更加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和接受度。
2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對教師的要求
由于綜合性學習具備廣泛的知識體系,所以對于教師有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自然、體育、藝術、社會、科學等眾多領域的知識,具備與時代發(fā)展相符合的人文精神,同時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和管理能力,同時懂得使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實現(xiàn)最大的教學效果。
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符合當前新課標改革的大環(huán)境,要求教師革新教學理念,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觀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思維看待事物,并且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矯正,不斷提升學生對于自身的認識,從而針對性的開展學習。
另外由于綜合性學習具有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應該同時兼顧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如果只重于學習結果,而忽視了發(fā)展探究的過程,那么綜合性教學的教學價值則得不到體現(xiàn)。教師必須與學生一同參與到體驗和探究的過程中,消除師生之間的合格,做好榜樣,構建情景課堂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協(xié)調好學生家長、學校以及社會三者的關系,為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3 開展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方式
首先,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選擇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專題內容,并且由歌唱、朗誦等小組確定學習計劃,然后通過實地的調研以及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方式收集資料實施學習計劃。例如,八年級下次的《尋找春天的足跡》一文中,教師能夠讓學生通過查閱書本、網(wǎng)絡資料來收集課題相關的信息,包括有關春天的詩歌、畫作、俗語等等,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就會感受到樂趣,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性得到體現(xiàn)。
其次,當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到資料之后,應該將資料統(tǒng)一整理、分析總結,最后以小組、個人的形式表述研究成果,這一環(huán)節(jié)不進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信心,也能加強小組的凝聚力,例如,上文所說的《尋找春天的足跡》一文,當歌唱、朗誦等小組完成成果展示之后,每個小組的特長得到了體現(xiàn),在陳述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加深了對知識的了解,這就使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
再此,應該借助素材,開展寫作練習。在對素材資料的收集過程中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而在寫作文時這部分知識儲備就能發(fā)揮出價值,能夠防止最后呈現(xiàn)的作文缺乏內涵的情況。例如在《中國石拱橋》一文中,教師圍繞“橋”這一主題布置作文,讓學生自擬題目,形式可以為說明文、記敘文或者議論文的方式,讓學生依據(jù)個人長處選擇適當?shù)念}材,并且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學生在收集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描述橋的素材時,能夠了解作文的寫作方式,從而在其他類型作文寫作時能夠加以利用。以上所說就是利用收集素材提高作文寫作水平。
然后,教師對教學任務的執(zhí)行情況應該做出正確的總結歸納,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加以表揚,而實踐存在不足的學生,教師應該協(xié)助其分析原因,并且改正,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實際的提高。教師評價包括激勵評價、全面差異評價、反思和發(fā)展評價。激勵評價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全面差異評價考慮到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反思和發(fā)展評價能夠讓學生了解自身的興趣取向,屬于一種動態(tài)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較大幫助。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自身的學習水平,可以利用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的方式,評價內容包括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探索、資料的收集、參與次數(shù)等等,將綜合活動進行全面的評價,教師向學生做出積極影響,激發(fā)學生更強的學習積極性。
最后,教師應該進一步加強日常實踐的力度,再次之前必須建立與學生之間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以及學生都都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綜合性學習不再是以往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而是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第二,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拓寬交流合作的平臺,教師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這種教育模式的轉變也是因為綜合性學習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模式,必須革新教學理念才能促進其發(fā)展;第三,利用課堂短短45分鐘的學習肯定是難以取得教學效果的,因此教師以及學生都要在課外豐富知識,與學生建立合作交流的平臺,通過平臺為教師和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以便促進師生能力的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對于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不僅要拓寬知識面,更要具備合理的課堂管理。教師在實踐中應該迎合課改的基本理念,為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搭建良好的平臺。本文對加強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措施做出了詳細闡述,包括依據(jù)方案進行方案制定、學習成果展示、在素材收集的過程中累積寫作技巧、學生成果的歸納總結,教師只有依據(jù)以上要點開展教學,才能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陳慧玲.語文綜合性學習如何突出“語文味”[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2):284.
[2] 徐勇.小議農(nóng)村中學如何有效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J].現(xiàn)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3(12):76-77.
[3] 曾瑞芳.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方式研究[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12):11.
[4] 崔云云.回歸本真,煥發(fā)綜合性學習活力[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3(3):91.
[5] 郭慧.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J].考試周刊,2013(93):26-27.
[6] 劉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J].考試周刊,2013(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