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麗
摘 要: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音樂教學,能更豐富音樂的表現力,運用信息技術在音樂中的不同表現手法和表現方式,使音樂的內涵擴展度得到不同程度的表現,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信息量、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加深師生高效便捷的溝通。
關鍵詞:信息技術 音樂 體會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244-01
隨著音樂教改的不斷深化,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信息技術合理地運用在音樂教學中,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音樂學習內容,使音樂教學內容圖文并茂。在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音樂教師合理選擇、靈活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加深師生高效便捷的溝通,提高教學效果。因此,研究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筆者就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體會。
1 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音樂學習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有利于師生高效便捷的溝通四個方面,其具體內容如下
1.1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
對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產生情感的基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了動力,就會覺得學習是愉快的;有了動力,學習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在歌曲《嚨咚嗆》教學中,可用信息技術播放滄州劉吉舞獅、舞龍的表演片段,精彩的舞獅、舞龍的表演與喜慶的鑼鼓音樂結合在一起,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聽感受,彌補以往傳統教學的不足,使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在快樂的教學氛圍中,不自覺地產生了參與音樂活動的強烈愿望。信息技術運用具有美感的動畫、音像、圖片的效果及承載的信息量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在歌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興趣。
1.2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有利于增加課堂信息量,豐富音樂學習內容
用信息技術進行音樂教學和傳統的音樂教學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增強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就是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優勢之一。例如在上《常見的西洋樂器》一課時,要介紹的西洋樂器有27種,用傳統的掛圖式教學,僅掛、取圖片就要多達54次,而且教師也無法都演奏這27種樂器,即使配上錄音機播放的樂曲和實物,一堂課下來僅能介紹主要的幾種。課上不能把所有的樂器展示給學生看,教師也不可能掌握這么多樂器的演奏方法,這時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對應課件,將相關樂器的照片與演奏方法放到一起,在課堂中,由學生選擇感興趣的樂器,教師通過播放這種樂器的圖片演奏片段,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又如:在欣賞一部巴洛克時期的歌劇時,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將錄像反復地讓學生觀看,這種做法會耽誤大量的上課時間且無法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其主題內容的存在。然而,若使用信息技術,即用信息技術教學融入欣賞教學中,將這部歌劇變成教學軟件,不僅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錄像,還可以配合一些相關知識,讓學生豐富學習內容,拓寬對巴洛克時期音樂知識的理解。
1.3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
音樂課本身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點,一個個生動、鮮活的現場演出往往會使人產生強大的感染力、說服力。在網上獲得最新最快的有關音樂學科方面的知識,這樣同時也使音樂課的知識不受局限,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告訴學生相關的網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比如,在讓學生欣賞聶耳的《金蛇狂舞》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聽音樂的同時,觀看對應的影像資料,讓學生欣賞后進行討論,讓他們講出這首曲子的節拍和風格特點等,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創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1.4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有利于加深師生高效便捷的溝通
音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可以通過投影儀直接將板書顯示在大屏幕上,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使用粉筆在黑板上完成手工寫譜,不僅速度慢,而且難以修改,不易規范,影響著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運用電腦軟件和鍵盤操作可以使寫譜的工作變得便捷,速度快,又規范,在課堂互動中加深了師生之間高效的溝通。
2 信息技術教學的誤區及對策
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存在很多問題,函待我們去解決,主要表現以下四個方面
(1)目前音樂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課前制作課件,課堂上運用此課件授課,教師成了操作者,學生成了觀眾,授課方式單一化,教師對課堂教學中產生的突發問題顯得束手無策,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時如果出現突然而至的靈感,這些靈感往往是教學藝術的動人之處,但往往無法添加到板書中去而生出許多遺憾。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備課,注意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合理使用信息技術使課堂教學更加完美。
(2)音樂教師教育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音樂教師對現代教育教學理念,認識程度參差不齊,青年教師的認識明顯好于老教師,城市學校的教師好于農村學校的教師,所以教師要多參加相關培訓,閱讀相關教育理論書籍等途徑了解先進教學方法和理論進行自我充電。
(3)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夠,教學中發現很多教師應用的并不熟練,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好,課件是板書的復制,鼠標取代了粉筆,認為用信息技術完全代替傳統教學,就是課堂效率最優化。其實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各有優缺點,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也要繼承傳統教學的合理部分,相互補充相互滲透來優化教學過程,實現整體優化目標。
(4)音樂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不夠,有些教師雖然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但對信息技術能力的掌握存在差異,實際的操作應用還有待提高,所以需要學校要制定培訓計劃,以幫助教師提高信息技術能力,達到新型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
綜上所述,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信息技術在作用越來越大,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技術也在教育領域不斷深入,讓每個受教育者都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和優越性。而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引起大家的廣泛重視。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同樣對音樂教學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價值,值得我們借鑒和發揚。
參考文獻
[1] 葛水珠.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3(10).
[2] 陳奕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歌海,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