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素琴
摘 要:理實一體化即理論實踐一體化。傳統教學方法的劣勢是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而理實一體化圍繞企業對人才的培養目標設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順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強調使學生以直接經驗的形式(組裝計算機網絡)來掌握融合于實踐行動中的新知識、新技能,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教學 理實一體化 雙師型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是計算機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的基礎課。其理論知識抽象,專業性較強,而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學習起來很吃力。并且大多數學生畏學厭學心理嚴重,在理論學習中,感到枯燥乏味,以致專業理論考試只能應付。進入實操實訓階段,由于理論知識掌握不好,只能盲目地模仿操作,因而理論與實踐完全脫節,難以形成系統技能。構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恰恰是以分析企業崗位(群)工作任務為出發點,依據崗位工作任務特點組織課程教學,實現了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解決了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體現了職業學校的辦學特色,順應了社會發展。
一、理實一體化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中的教學實踐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一種復合型的教學模式,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中的實踐應用中,對課程、教材、實訓場地、教師等各方面提出了更合理、更嚴格的要求。
1.課程設置模塊化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設置中,要注意與計算機網絡專業和規模大小相適應,集中表現在教學大綱、課程模塊和教材內容的設置。傳統的課程設置中,教學內容比較陳舊,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企業對本專業人才的要求。隨著新知識、新技術的大量涌現,職業學校的課程應該根據企業對人才的培養目標來設定教學內容和教學順序,從而實現與企業的無縫對接,使之學而有用。
實行課程設置模塊化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的第一步。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設置中,把課程分為四大模塊:網絡設備基礎模塊、小型網絡組裝與配置模塊、小型組網技能強化訓練、常見網絡故障分析解決模塊。其中小型網絡組裝與配置是其核心模塊。
2.教材編寫項目化
傳統的教材不能滿足職業學校對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需要,因此編寫配套的一體化教材迫在眉睫。教材編寫應依據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標準,具有時代性、合理性、實效性。教材應圍繞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在課程專業知識上盡量棄用繁瑣、陳舊的理論知識,堅持實用、好用、可擴展的原則,設計涵蓋就業所需知識點和技能點的經典實訓項目,同時對實訓強度進一步加強。為使教材不與社會脫節,同時具有時代感,應大膽地在教材中引入當今社會流行的新技術、新知識、新方法。在教學安排中,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能聽得懂,做得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實訓場地綜合化
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這就要求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必須在同一場地,也就意味著實訓場地必須能承擔各種教學任務。首先實訓場地要具備充足的網絡設備,能承擔起學生配置、組網、調試等各項要求,同時為了能在實踐中隨時可以講授課論知識,要有一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如投影儀、黑板等一些教學輔助設備,以便在實訓當中穿插理論教學,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練、邊總結,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4.教師隊伍雙師化
即使所有條件具備,如果教師仍然只能講理論而不能勝任實踐教學,那一體化教學也是空談。所以要落實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的關鍵,就是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所謂雙師型,就是教師專業理論掌握扎實,實踐操作能力熟練,且對實訓當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有分析解決的能力。
二、理實一體化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中的教學效果分析
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改變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關系。通過采集學生反饋意見,調查分析發現,學生們普遍認為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師生關系也變得更加融洽,學生對科任教師也給出了更高的評價。
三、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總結
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關鍵在于把理論與實訓有機融合。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是否成功,取決于是否有好的教材、好的教師、完善的實訓場地,先進的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相信在別的課程中也能取得不凡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志東.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實踐[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6).
[2]黃玉琳.對一堂“理實一體化教學”研討課的剖析[J].現代閱讀,2011(7).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