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輝++馬骎
摘 要:結合企業文化的特點,闡述了通過校企合作實現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創新的必要性,提出了校企文化合作的途徑和具體對策。
關鍵詞:校園文化 校企合作 高職特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b)-0202-02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已占據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校園文化建設應注重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應體現出職業特征、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態度、職業人文素質特點。另外,要吸收企業文化、區域文化、品牌文化的特點,始終把學生能學得一技之長、服務社會的價值理念作為核心價值,突出利于技能人才成長的實踐教學環境設計和良好職業環境氛圍的營造。
1 高職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功能
1.1 高職校園文化的內涵
高職校園文化是以人為本為核心價值,全體師生為主體,以創造濃厚的學術氛圍、人文氛圍為基礎,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素質、身心素質、專業技能素質為目標,以環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網絡育人,形成催人奮進的學校精神,促進學校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和諧校園文化。
1.2 高職校園文化的主要功能
1.2.1 凝聚功能
以學校精神為核心的價值觀被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共同認可以后,就會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個人的信念、感情、行為與學校的目標有機統一起來,形成穩定的文化氛圍,凝聚成一種合力和整體趨向,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2.2 激勵功能
特色、個性和魅力的校園文化往往決定著大學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校風、學風、教風、校園人際關系等方式表現出來的觀念形態的文化對學校的各個方面起指導性的作用,給生活在其中的校園人以深刻的影響,激發產生自覺的內在驅動力,主動地去完善自我。
1.2.3 導向功能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明確的發展方向和共同愿景。從物質環境到制度理念,從集體規范到人際關系,從舉止儀表到教室的布置,校園文化建設始終圍繞著學校的發展目標,都給每校園人一個具體可感的參考系,并傳遞出一定的價值觀信息,從而使校園人積極地從周圍環境中接受那些大家所公認的或學校倡導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1.2.4 紐帶功能
大學,是傳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創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觸異質文化的觸角和通道。它不僅可以充當傳承文化的中介者和接受者,以它富有時代氣息的高品位文化去影響、帶動社會文化,對社會文化起示范、導向作用,表現出強烈的文化反哺功能。
1.2.5 輻射功能
校園文化的內容、形式和傳播是開放的。大學的產品主要是兩類:學術成果和人才。學術成果、學術方法的演進和自由探索的氣氛,這將由大學擴散至全社會,推動社會的進步;大學所培養的人一批批地走向社會,他們所學的科學技術,還有所受到的文化熏陶的文化行為的慣性作用,將在一定時期內對社會主流文化產生影響。
2 企業文化的內涵及功能
2.1 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一種經營文化,企業追求的最高目標和最終目的,是在為社會提供良好服務的同時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企業文化重視競爭、業績、服務,更強調規范和紀律;企業文化是實踐性文化,再好的文化理念都必須與生產、管理、經營的實踐結合在一起,重結果。
2.2 企業文化的主要功能
2.2.1 導向功能
企業文化能對企業整體和企業每個成員的價值取向及行為取向起引導作用。表現為:一是對企業成員個體的思想行為起導向作用;二是對企業整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起導向作用。這是因為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統的價值和規范標準,如果企業成員在價值和行為取向上與企業文化的系統標準產生悖逆現象,企業文化會將其糾正并將之引導到企業的價值觀和規范標準上來。
2.2.2 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當一種價值觀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可后,它就會成為一種黏合力,從各個方面把其成員聚合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2.3 激勵功能
企業文化具有使企業成員從內心產生一種高昂情緒和奮發進取精神的效應。企業文化把尊重人作為中心內容,以人的管理為中心。企業文化給員工多重需要的滿足,并能對各種不合理的需要用它的軟約束來調節。所以,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準則會形成強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驅動力,成為員工自我激勵的一把標尺。
2.2.4 輻射功能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較為固定的模式,它不僅會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對本企業員工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宣傳、交往等)對社會產生影響。企業文化的傳播對樹立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很有幫助,優秀的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2.5 品牌功能
企業文化和企業經濟實力是構成企業品牌形象的兩大基本要素,它們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品牌展示一個企業的形象,企業形象是企業經濟實力和企業文化內涵的綜合體現。企業如果形成了一種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精神、發展戰略、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即企業品牌,就能產生強大的團體向心力和凝聚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從而推動企業經濟實力持續發展。
3 通過校企文化合作,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新的途徑及對策
職業技術教育的“職業化”特點,決定了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融入更多針對企業行業特點和崗位特征的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人文素質。
第一,堅定不移地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全方位開展健康向上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活動。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了解到企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運作情況,學習企業文化的內涵、要求與特點,為他們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早日實現由學生到企業員工和經營管理者的角色轉換打下基礎。
第二,依據企業行業實際需求、崗位規格標準和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設計實踐教學方案,把校內基地、校外基地、企業生產經營環境融合在一起。
第三,校企文化建設要注重物質文化建設、行為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的協調發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校企文化的健康發展。另外,針對當前部分職業院校學生普遍缺乏誠實守信價值觀念的緊迫情況,應積極開展以誠信為主要內容的文化教育活動,使誠實守信的價值觀念貫穿于校企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全過程。
第四,開展基于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素質教育。為此我們可以把企業文化融入到素質教育,加強職業素質各個模塊的訓練,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使學生在學會技術、技能的同時學會做人,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達到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高職校園文化創新,要立足高等教育體現“高”,立足職業教育突出“職”,在繼承優良傳統和普通高校優秀校園文化的基礎上,構建獨特的、充滿意蘊和活力的校園文化氛圍和體系,以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有力推動高職院校的發展,進而實現高職教育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史悅.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初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1):98-100.
[3] 周巖.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銜接和融合[J].機械職業教育,2006(9):14-15.
[4] 李木旺.試論高校校園文化與校園和諧的內在聯系[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5):102-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