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華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護理部,四川南充 637000
近年來中國許多地區剖宮產率越來越高,據WHO在2010年的調查表明:我國剖宮產率為46.2%,是亞洲剖宮產率最高的國家[1]。目前研究顯示剖宮產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產婦認為剖宮產更安全、希望確定嬰兒的出生日期、產婦順產存在危險、產婦認為順產影響以后的生活質量、產婦在正常生產時會感覺疼痛難忍[2]。較多的產婦進行剖宮產時并沒有明確的適應證,而是由于一些認識上的偏差造成的。隨著剖宮產率不斷上升,剖宮產術后相關風險隨之上升[3]。有些剖宮產不僅不符合適應證,而且會增加并發癥和醫療成本,這就使多維度干預勢在必行,從而減輕產婦的緊張和恐懼心理,減少不必要的剖宮產。本研究探討在認知、心理、家庭及社會支持等層面開展多維度的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質量和剖宮產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以下簡稱 “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初產婦,納入標準:產婦智力正常,既往無各系統疾病病史,符合自然分娩指征。最終納入200例初產婦,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干預組產婦平均年齡(25.6±3.2)歲,平均孕齡(38.5±0.8)周,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 51例,中專及以下49例;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26.4±3.7)歲,平均孕齡(38.4±0.7)周,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58例,中專及以下42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齡及文化程度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獲得所有研究對象知情同意。

表1 兩組初產婦一般情況比較
研究實施者為我院護士,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多維度干預,兩組結果在同等條件下獲得。
多維度干預包括:①心理評估:了解產婦健康狀況、文化程度、社會狀況、對妊娠分娩的認識及疑慮等,評估產婦的心理狀態。根據評估信息采取相應的多維度干預措施。②健康宣教:介紹產房環境、陰道分娩的優勢等,告知產婦陰道分娩會引起疼痛以及分娩的過程,并使其了解陰道分娩的指征。組織產婦學習相關課程。③心理干預:以人為本,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護理。采用聯想法增強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信心,鼓勵產婦聽優美、動聽、歡快的樂曲,每日講幽默笑話令產婦開懷大笑,以減輕孕婦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④家庭干預:勸說某個家屬一直留在產房內陪伴產婦,給產婦以鼓勵和信心,增加安全感。⑤產程護理:保持產房安靜,保證溫度和濕度適宜,告知產婦在宮縮間歇期進食進水,保證體力。疼痛明顯時告知其合理用力、深呼吸與屏氣,放松精神,正確使用腹壓。
兩組初產婦分娩后使用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SF-36)進行生命質量評估。SF-36包括36個條目,歸納為8個分量表:軀體功能(PF)、軀體健康所致角色限制(RP)、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感 (GH)、生命力(VT)、 社交能力(SF)、情感問題所致角色限制(RE)和心理健康(MH)。按各條目的權重,得到分量表的粗積分,再轉換為0~100分的標準分。分數越高,則表明該方面的功能狀況越好,生命質量越高。轉換公式如下:標準分=[(實際初得分-最低可能得分)/(最高可能得分-最低可能得分)]×100。同時,比較兩組患者剖宮產率和分娩時間。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生命質量比較,干預組產婦 PF、RP、BP、GH、VT、SF、RE和MH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產婦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PF:軀體功能;RP:軀體健康所致角色限制;BP:軀體疼痛;GH:總體健康感;VT:生命力;SF:社交能力;RE:情感問題所致角色限制;MH:心理健康
組別 例數 PF RP BP GH VT SF RE MH干預組10046.23±26.3658.14±25.3688.23±15.3548.23±25.1666.23±27.2679.23±25.4676.23±29.3678.29±27.36對照組10041.53±23.0753.73±24.4784.23±25.1434.23±27.3746.23±21.0766.23±27.2774.29±31.3763.28±24.37 t值5.4545.4744.1126.33121.00413.4452.55415.778 P值0.0090.0060.0150.0080.0000.0000.0240.000
多維度干預后,干預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分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初產婦分娩方式及時間比較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明顯升高[4],主要原因為:孕婦忌憚分娩疼痛,加之外界的夸大,嚴重地誤導了產婦分娩方式的選擇;部分產婦對自然順利分娩缺乏信心,如果產房環境差,醫師及護士態度差,會導致產婦偏向剖宮產;同時,自然分娩的一些可能并發癥,如會陰部損傷、陰道松弛等,可能會影響性生活,也是其考慮剖宮產的一方面原因[5-7]。在臨床工作中,部分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于過度緊張而導致不能自然分娩[8]。研究顯示,恐懼會引起產婦交感神經興奮,痛閾下降,子宮無法宮縮,宮口擴張緩慢,產程停滯,進而導致胎兒宮內窘迫和窒息[9]。過度使用剖宮產術不僅浪費醫療資源,而且有研究報道剖宮產對母親健康有諸多不良影響,還可能增加子代發生哮喘、Ⅰ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等疾病的風險[10-11]。
本研究采用認知、心理、家庭及社會支持等層面多維度干預的方式,比較干預組和對照組初產婦分娩質量和剖宮產率,結果顯示,組間孕期生命質量比較,干預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剖宮產率比較,對照組顯著高于干預組;分娩時間比較,對照組明顯長于干預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以上結果說明使用多維度干預的方式可以明顯提高產婦分娩的生命質量,降低剖宮產率,縮短分娩時間。可能原因如下:家屬的積極情緒有利于產婦保持積極的心態,對縮短分娩時間有重要意義;產前做好宣教工作,可以讓孕婦認識到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保證待產環境良好,可以緩解孕婦心理壓力;予以正確的分娩指導,提供心理、體力和情感支持,提高主觀能動性,可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分娩時間,順利分娩[12]。此外,長期的不良心理刺激會引起腎上腺素和皮質類固醇明顯增高,這些會影響產程進展[13-14]。因此,產婦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內環境的平衡。
綜上所述,多維度干預的方式可以改變產婦及家屬的心態,使其接受自然分娩,促進順利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值得臨床推廣。
[1]楊怡卓,李亞里,高志英,等.2002-2010年剖宮產率升高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3(4):248-250.
[2]戴鐘英.提高陰道分娩安全性有效降低剖宮產率[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2):81-84.
[3]陳敦金,何玉甜.剖宮產后再次陰道分娩[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2):103-105.
[4]劉巍,劉馨,洪梅.剖宮產指征分析及降低剖宮產率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8):1272.
[5]章小維,董悅.產程時限變化與降低剖宮產率[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2,15(8):481-482.
[6]鄒琴童,張文穎.9582例孕婦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回顧性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6):974-976.
[7]雷文琴,余傳梅,劉蘭芳.近5年剖宮產率變化及剖宮產指征分析[J].安徽醫學,2012,33(7):872-873.
[8]楊柳,曹靜,冉隆蓉,等.成都市2011年助產服務機構剖宮產率現狀及情況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2,4(3):71-73.
[9]付景麗,鄭劍蘭,張小瓊,等.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2,21(3):215-216.
[10]郭政,張潤香,郭皓靖,等.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 20年回顧[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0):3089-3092.
[11]吳英,段小蘭.產婦分娩需求評估及護理對策[J].中國性科學,2012,21(8):48-50.
[12]尹春艷,毛邱嫻,胡楚霞.降低經濟發達地區三級醫院剖宮產率的可行性[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2,15(5):296-298.
[13]包美玉,章惠琴.婦產科剖宮產率增高的因素分析及降低剖宮產率的措施探討[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4):86-87.
[14]王曙光,陳曉園,周麗萍,等.剖宮產與陰道分娩對女性產后性功能影響的比較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2,21(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