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麗+趙毓敏
摘要:為加強對高職院校女生在戀愛方面的教育與引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以內蒙古東部三所職業院校的1 200名女生為研究對象,對她們的戀愛特點和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職業院校女生的戀愛觀和性心理存在一定的問題,應加強對她們的教育和引導。
關鍵詞:高職院校;女生;戀愛特點;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10-0055-03
近年來,女大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內蒙古自治區各高校中。據一份權威數據顯示,內蒙古自治區高校2010年上半年在冊學生人數365 896人,其中女生196 509人,占總人數的53.71%,而且無論是漢族女生還是少數民族女生都相應地比男生多,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女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和性心理發育漸趨成熟階段,存在很強的情感和性需要,尤其對于存在高厭學概率的職業院校女生而言。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目前對職業院校女生戀愛觀和性心理狀況方面的研究較少。我們通過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內蒙古東部三所職業院校中分別選取400名女大學生,調查分析了她們在戀愛和性心理方面的特點。這三所院校有很多共同點,如都有很多少數民族學生,都以女生居多,因此研究女生的戀愛問題是非常有意義的。
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 在內蒙古東部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滿洲里俄語職業學院分別按照不同院系、專業、年級,隨機選取400名女大學生,進行了匿名的問卷調查,問卷回收有效率分別為95.7%、98.2%、92.7%。
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要求,在參考相關研究的基礎上,自編了《女大學生戀愛狀況調查表》,題型為單選題,內容涉及女大學生的戀愛態度、戀愛動機、戀愛觀、性心理狀況四個方面。力圖通過該問卷,全面地了解高職院校女生的戀愛特點。測試時先進行了小范圍試測,修正了初始問卷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后,才進行了大范圍測查。
數據處理 采用百分比的方法對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因為這三所高職院校女生在戀愛比例、戀愛態度、擇偶觀及性心理狀況方面都沒有明顯區別,故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
談戀愛的人數比例較高 調查顯示,正在談戀愛或有戀愛經歷的女大學生占被調查人數的83.6%,這遠遠大于其他相關調查,而且很多人是在初、高中階段就談過戀愛。這可能與職業院校女生相對而言生源都不是太優秀,甚至有很多學生初、高中就開始厭學有一定的關系。青少年學生有很充沛的精力和情感認同需要,而學習上的挫敗和無助感使她們很容易涉足戀愛,通過親密關系來彌補失落。另外,大學二年級女生正在談戀愛的比例最高,占被調查女生的63.2%,尤其是在一年級有過大學生活適應不良現象或與舍友出現矛盾的,更易因適應不良、情感失落而涉足戀愛。
戀愛態度隨意,網戀現象嚴重 這幾所院校的女生戀愛態度隨意,觀念開放,浪漫色彩濃厚,對愛情缺少崇高定位。對于“您對自己經歷的戀情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嗎”這個問題,42.5%的女生坦承沒考慮太多,根本沒有理性識別、判斷的過程。另外,她們也認為未來變數太多,考慮也沒用。我們認為這與職業院校很多學生思想和心理本身不成熟、精神空虛、對愛情又有太多渴望有一定的關系。正因為這種強烈的渴望和期待,導致這幾所院校的女生網戀現象嚴重。因為這幾所院校女生偏多,有些專業如學前教育專業甚至都是女生,這使她們很難接觸到男生,便轉向網絡尋求異性,因此68.2%女大學生都能接受網戀,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有過失戀經歷的。她們認為網戀更注重思想、心靈的溝通,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愛情會更牢固持久。對于“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問題,大多數人表示學習重要,而實際情況卻是主觀學習第一,客觀戀愛第一。對于“在大學期間的戀愛能否走向婚姻”這個問題,有84.1%的人認為是不可能的。可見,高職院校女生對戀愛結果本來就是悲觀和不看好的,只是抱著嘗試的態度去體驗,注重過程、輕視結果。但也有相當部分女生雖有心理準備,失戀后還是會受到很大傷害,甚至影響到學習和生活。
戀愛動機多元化 這幾所院校女大學生的戀愛動機很復雜:(1)一見鐘情,出于真心,占23.54%;(2)空虛寂寞,想找人陪伴,占20.43%;(3)體驗戀愛感覺,滿足好奇心和性需要,占15.49%;(4)為了將來的婚姻,占13.46%;(5)獲得異性的認可、重視,證明自己的魅力,占6.34%;(6)趕潮流,虛榮從眾,占7.85%;(7)為了成熟,培養愛的能力,占8.33%;(8)經濟補償、游戲人生等其他動機,占4.56%。這說明女大學生已越來越實際,談戀愛并非都是為了愛,更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提高、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
擇偶觀很不成熟,偏重外在 這三所院校女大學生擇偶標準排在前四位的是相貌(占72.3%)、才能(占76.2%)、家庭(占65.2%)、人品(占46.6%)。這與黃希庭等人調查884個大學生得出的當代大學生擇偶標準中的前七位:性格(占87.3%)、品質(占87.1%)、健康(占80.0%)、能力(占65.5%)、興趣(占60.1%)、才華(占58.9%)、相貌(占57.9%)有很大不同。說明高職院校女生的擇偶觀很不成熟,沒有充分重視內在品質和志趣,而是偏重于外在的相貌,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愛情是很難長久和牢固的。
性觀念和性心理狀況 對于“你怎么看待戀愛中的性行為”這個問題,38.9%的女生反對;31.5%的女生表示理解,認為只要雙方都同意或有感情就無可厚非;29.6%的女生不刻意追求,也不介意發生。另外,39.8%的女生有過性愛經歷,91.2%的女生不會為了體驗性而與不喜歡的異性交往,71.5%的女生堅持只能擁有一個性伙伴。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女生對性的態度是認真、謹慎的。這與2004年“中國當代大學生性現狀及性教育實踐探索”課題組對26所高校大學生進行調查顯示的超過60%的大學生贊成婚前性行為、78.6%的大學生認同相愛就可同居的結論有很大出入。對于“如何面對心愛的人提出的性要求”這個問題,36.2%的女生表示會“拖延或回避”;22.1%的女生表示會“冷靜拒絕甚至開始懷疑對方動機”;24.8%的女生會由于“怕失去對方而接受”;16.9%的女生表示會欣然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女生貌似開放,實際上思想和觀念還是很單純、保守的,這可能與民族地區發展相對落后,西方開放的性觀念還沒完全滲透有一定的關系。
討論
針對前述高職院校女生的戀愛特點,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教育對策。
通過學習和職業規劃方面的教育,引導女大學生將精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高職院校女生因內心空虛而涉足戀愛的占一定比例。大學生活相對于高中而言是較輕松自由的,需要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而很多大學生缺乏相應的意識和能力。尤其對于職業院校大學生而言,往往還沒從高考的挫折中走出來,思想消極,自我評價不高,也沒有及時建立起新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每天空虛混日,很容易將精力和情感寄托到愛情上。所以學校要引導她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及早形成大學階段的奮斗目標,做好大學生活的規劃和職業定向,充實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愛情雖然重要,但人生的主旋律還是學習和發展。大學階段是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健全個性心理品質的黃金時期,也是走向社會的最后準備期,將寶貴的時光過多地耗費在戀愛上是非常可惜的。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引導女大學生將精力轉移到活動中去 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一方面能使大學生寄托精力,沖淡孤獨、寂寞感,滿足情感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強她們的人際交往范圍和對自我的探索,使她們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挖掘潛能,增強素質和能力。一些體育競技類的文體活動,還可宣泄性能量和沖動,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增強意志,健全人格。將大學生的性教育與培養興趣、愛好、意志及人格結合起來,是加強大學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發展理論中,就曾將人格的發展等同于個體性心理的發展。
重視對女大學生網戀的教育與引導,幫助她們增強愛的能力 網戀是把雙刃劍。網戀能滿足很多人虛幻的情感需要,可超越物質、現實、地域,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可在網上自由宣泄情感,這確實很具有吸引力,尤其對于那些在現實生活中適應不良,備感壓力和挫折的人而言。但網戀同時也是危險的,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加入利用。近年來,利用網絡玩弄女性感情,騙財騙色的就大有人在,而大學生往往是他們獵取的最佳人選。所以,一定要教育女大學生客觀看待網戀,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要能判斷、識別真愛,也要學會適宜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還要能妥善地拒絕別人的示愛,處理好愛情中的敏感問題,尤其是愛情與學習、交友及發展之間的矛盾關系等,真正增強愛的能力。
加強對女大學生的性教育和引導,促進她們在性知識、性心理上快速成熟和發展 作為高資群體的女大學生,很多人自認為在性知識、性保護方面有一定的意識,但由于很多客觀因素,再加上很多少數民族女生個性豪爽、思想單純、缺乏必要的防范和經驗等原因,很多性行為還是在突發、意外、沖動之下發生的。因此,要充分重視對女大學生在性知識、性心理方面的教育與引導,增強她們對懷孕、避孕等性知識的了解及對性欲、性沖動的控制能力,使她們能理性調控自己的行為,自尊、自愛,強化道德責任感和自我保護意識,謹慎對待性行為。因為對女性而言,婚前性行為會給她們帶來很多心理壓力和負擔,如悔恨、自責、恐懼,擔心懷孕或男方變心等,萬一真的懷孕更是后患無窮。
總之,要加強對高職院校女生的戀愛指導,愛情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義,大學階段又是人生的關鍵期。怎樣處理好兩者的關系,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齊越,等.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研究[J].衛生軟科學,2010(12):560-563.
[2]王美萍.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特點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54(4):61-64.
[3]趙冰潔.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與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2(10):111-113
[4]郭晉林,等.1 000名大學生性觀念的調查與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2007,26(6):442-445.
[5]馬金耀,等.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內容概述[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8):638.
[6]羅萍,等.從性別視角看當代大學生的婚戀觀[J].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54(5):631-635.
(責任編輯:王恒)
討論
針對前述高職院校女生的戀愛特點,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教育對策。
通過學習和職業規劃方面的教育,引導女大學生將精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高職院校女生因內心空虛而涉足戀愛的占一定比例。大學生活相對于高中而言是較輕松自由的,需要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而很多大學生缺乏相應的意識和能力。尤其對于職業院校大學生而言,往往還沒從高考的挫折中走出來,思想消極,自我評價不高,也沒有及時建立起新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每天空虛混日,很容易將精力和情感寄托到愛情上。所以學校要引導她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及早形成大學階段的奮斗目標,做好大學生活的規劃和職業定向,充實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愛情雖然重要,但人生的主旋律還是學習和發展。大學階段是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健全個性心理品質的黃金時期,也是走向社會的最后準備期,將寶貴的時光過多地耗費在戀愛上是非常可惜的。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引導女大學生將精力轉移到活動中去 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一方面能使大學生寄托精力,沖淡孤獨、寂寞感,滿足情感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強她們的人際交往范圍和對自我的探索,使她們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挖掘潛能,增強素質和能力。一些體育競技類的文體活動,還可宣泄性能量和沖動,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增強意志,健全人格。將大學生的性教育與培養興趣、愛好、意志及人格結合起來,是加強大學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發展理論中,就曾將人格的發展等同于個體性心理的發展。
重視對女大學生網戀的教育與引導,幫助她們增強愛的能力 網戀是把雙刃劍。網戀能滿足很多人虛幻的情感需要,可超越物質、現實、地域,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可在網上自由宣泄情感,這確實很具有吸引力,尤其對于那些在現實生活中適應不良,備感壓力和挫折的人而言。但網戀同時也是危險的,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加入利用。近年來,利用網絡玩弄女性感情,騙財騙色的就大有人在,而大學生往往是他們獵取的最佳人選。所以,一定要教育女大學生客觀看待網戀,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要能判斷、識別真愛,也要學會適宜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還要能妥善地拒絕別人的示愛,處理好愛情中的敏感問題,尤其是愛情與學習、交友及發展之間的矛盾關系等,真正增強愛的能力。
加強對女大學生的性教育和引導,促進她們在性知識、性心理上快速成熟和發展 作為高資群體的女大學生,很多人自認為在性知識、性保護方面有一定的意識,但由于很多客觀因素,再加上很多少數民族女生個性豪爽、思想單純、缺乏必要的防范和經驗等原因,很多性行為還是在突發、意外、沖動之下發生的。因此,要充分重視對女大學生在性知識、性心理方面的教育與引導,增強她們對懷孕、避孕等性知識的了解及對性欲、性沖動的控制能力,使她們能理性調控自己的行為,自尊、自愛,強化道德責任感和自我保護意識,謹慎對待性行為。因為對女性而言,婚前性行為會給她們帶來很多心理壓力和負擔,如悔恨、自責、恐懼,擔心懷孕或男方變心等,萬一真的懷孕更是后患無窮。
總之,要加強對高職院校女生的戀愛指導,愛情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義,大學階段又是人生的關鍵期。怎樣處理好兩者的關系,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齊越,等.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研究[J].衛生軟科學,2010(12):560-563.
[2]王美萍.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特點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54(4):61-64.
[3]趙冰潔.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與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2(10):111-113
[4]郭晉林,等.1 000名大學生性觀念的調查與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2007,26(6):442-445.
[5]馬金耀,等.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內容概述[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8):638.
[6]羅萍,等.從性別視角看當代大學生的婚戀觀[J].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54(5):631-635.
(責任編輯:王恒)
討論
針對前述高職院校女生的戀愛特點,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教育對策。
通過學習和職業規劃方面的教育,引導女大學生將精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高職院校女生因內心空虛而涉足戀愛的占一定比例。大學生活相對于高中而言是較輕松自由的,需要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而很多大學生缺乏相應的意識和能力。尤其對于職業院校大學生而言,往往還沒從高考的挫折中走出來,思想消極,自我評價不高,也沒有及時建立起新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每天空虛混日,很容易將精力和情感寄托到愛情上。所以學校要引導她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及早形成大學階段的奮斗目標,做好大學生活的規劃和職業定向,充實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愛情雖然重要,但人生的主旋律還是學習和發展。大學階段是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健全個性心理品質的黃金時期,也是走向社會的最后準備期,將寶貴的時光過多地耗費在戀愛上是非常可惜的。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引導女大學生將精力轉移到活動中去 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一方面能使大學生寄托精力,沖淡孤獨、寂寞感,滿足情感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強她們的人際交往范圍和對自我的探索,使她們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挖掘潛能,增強素質和能力。一些體育競技類的文體活動,還可宣泄性能量和沖動,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增強意志,健全人格。將大學生的性教育與培養興趣、愛好、意志及人格結合起來,是加強大學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發展理論中,就曾將人格的發展等同于個體性心理的發展。
重視對女大學生網戀的教育與引導,幫助她們增強愛的能力 網戀是把雙刃劍。網戀能滿足很多人虛幻的情感需要,可超越物質、現實、地域,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可在網上自由宣泄情感,這確實很具有吸引力,尤其對于那些在現實生活中適應不良,備感壓力和挫折的人而言。但網戀同時也是危險的,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加入利用。近年來,利用網絡玩弄女性感情,騙財騙色的就大有人在,而大學生往往是他們獵取的最佳人選。所以,一定要教育女大學生客觀看待網戀,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要能判斷、識別真愛,也要學會適宜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還要能妥善地拒絕別人的示愛,處理好愛情中的敏感問題,尤其是愛情與學習、交友及發展之間的矛盾關系等,真正增強愛的能力。
加強對女大學生的性教育和引導,促進她們在性知識、性心理上快速成熟和發展 作為高資群體的女大學生,很多人自認為在性知識、性保護方面有一定的意識,但由于很多客觀因素,再加上很多少數民族女生個性豪爽、思想單純、缺乏必要的防范和經驗等原因,很多性行為還是在突發、意外、沖動之下發生的。因此,要充分重視對女大學生在性知識、性心理方面的教育與引導,增強她們對懷孕、避孕等性知識的了解及對性欲、性沖動的控制能力,使她們能理性調控自己的行為,自尊、自愛,強化道德責任感和自我保護意識,謹慎對待性行為。因為對女性而言,婚前性行為會給她們帶來很多心理壓力和負擔,如悔恨、自責、恐懼,擔心懷孕或男方變心等,萬一真的懷孕更是后患無窮。
總之,要加強對高職院校女生的戀愛指導,愛情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義,大學階段又是人生的關鍵期。怎樣處理好兩者的關系,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齊越,等.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研究[J].衛生軟科學,2010(12):560-563.
[2]王美萍.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特點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54(4):61-64.
[3]趙冰潔.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與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2(10):111-113
[4]郭晉林,等.1 000名大學生性觀念的調查與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2007,26(6):442-445.
[5]馬金耀,等.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內容概述[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8):638.
[6]羅萍,等.從性別視角看當代大學生的婚戀觀[J].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54(5):631-635.
(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