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健
摘 要: 教育方法和技術的革新始終是為提高教學質量而服務的,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廣泛普及,信息技術以其便捷化、高效化、信息化等諸多優點成為各個學科教學的有效工具。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優化整合,有機結合起來,是值得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初中物理教學 教學方法
一、引言
信息技術主要是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管理、處理信息的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完善與普及,以多媒體、網絡技術與現代教育理念相結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展現出高效、便捷等諸多傳統教育方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和演示實驗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傳統物理課堂上,教師在實物實驗中,往往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實驗現象不明顯、效果不顯著,甚至有時產生實驗結果與課本理論不一致的情況,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正好可以彌補此類不足,利用多媒體可以把圖像、聲音、動畫等各種信息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到實驗現象,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二、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
1.靈活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以往傳統課堂上,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板書并繪制示意圖。利用多媒體將豐富有趣的物理實驗制成PPT或者動畫,可以清楚展示課程內容,節省板書時間,擴大課堂的信息量。
例如在講解電路圖原理的課程時,每次都需要繪制大量電路圖,用多媒體演示電路原理,用不同顏色標示電流,形象直觀,方便學生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部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現實生活中無法看到的物理現象,可以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其過程。在講述原子的內部構成、運動規則時,如何產生了正、負電荷,原子核是如何進行分裂與聚合的,等等,流暢的動畫演示遠比圖片或者課本的描述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信息技術彌補了常規物理實驗的不足,將難以觀察、操作困難的實驗靈活展現出來,書本上的理論概念得到了充分實踐,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論水平和實驗技能。
2.利用網絡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許多發生在日常生活、生產操作及現代先進科技領域的物理現象,無法用實驗道具模擬,運用視頻錄像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學生間接觀察。如宇宙演變、星體運行,船只進出船閘的情形,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習思考自然現象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氛圍。
學生還可以根據教師課外安排的某項任務,自主分析、探索與教學課題相關的資料,培養學生查詢信息、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科學素養。例如在講到現代通信技術和能源問題時,學生通過自主查找相關資料,可以深化對課本內容的理解。
三、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結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促進了初中物理的教學改革,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但任何新技術的應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信息技術為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在具體操作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對于一個嚴謹的教育工作者來說,這些問題都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信息技術在課堂上應用過多,會影響教學質量。部分學生在上完課后反映,上課放了很多PPT,下課后,滿腦都是五顏六色的圖片,而且經常是看完播放的畫面后不能很快地將注意力轉移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中。
其次,部分老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在計算機上模擬實驗,用鼠標代替實際操作完成實驗,缺少動手實踐環節。傳統實驗教學的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即使失敗了,也可以從中總結規律、查漏被缺,這些都是電腦模擬實驗無法代替的。
四、合理把握信息技術,優化物理教學方法
1.把握好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定位。
過分依賴計算機和多媒體,會使得教學缺乏靈活性,將原本生動有趣、注重實踐的物理實驗變成單調的畫面演示。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應該合理把握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定位。計算機和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工具,應該是完善和補充課堂教學的,一味地圖方便省事,只會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合理應用多媒體,有機地將其與日常教學結合起來,這些都需要在實踐課程上不斷思考和認真把握。
2.教師應更新先進教育理念。
信息技術以其本身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有廣泛應用,但目前還不能完全替代教師的職能。它只是一種先進的工具,如何將計算機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還取決于教育工作者的使用。教師應當緊緊及時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結合自己的授課特色,將二者整合起來。
首先,教學不是機械性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學會用已掌握的知識理解新的知識,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聯系實際,學會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構建知識框架,使之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讓學生參與討論,只有在討論中,才可以讓學生逐漸明晰自己的思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搭建溝通渠道,拓展思維。
最后,課堂學習畢竟是有限的,只有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才是最重要的,當發現問題時,如何用現有的渠道或方式解決問題,教會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有計劃地學習。
五、結語
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相結合,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但在應用這門新的技術和教育理念的同時,應該辯證地將其與傳統模式相融合。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推廣,還需要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和課堂應用的補充完善,發揮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優點,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雪芳.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文教資料,2006(24):159.
[2]陳蕊.探究性學習在信息技術中的嘗試[J].科技信息,2012(19):353.
[3]鹿坤.淺談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體衛藝教育論壇,200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