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生晚自習管理是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重要環節,其好壞直接關系著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水平。調查顯示,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存在以下問題:學生缺乏主動性,自控能力差,自習課紀律差,自習效率低。為充分發揮晚自習的利用效率,培養學生形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有必要從內外兩方面著手改進,就內部而言,需要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內驅力;外部則需要改善環境,加強規范,把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制度性管理有效結合。
關鍵詞: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10-0147-04
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是指在學習過程上安排新生以集中學習的形式統一上晚自習,幫助新生在學習上完成從高中階段到大學階段的過渡。它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是幫助學生合理規劃時間,不斷訓練、提高素質、技能和知識的有效手段,是新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和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的職能與任務主要有:學生學業成長的過程性管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個人素養的養成、良好組織紀律觀念的培養以及幫助學生合理規劃時間,增強集體榮譽感。
據文獻和調研得知,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制度已成為全國各高職院校普遍實行的一種新生管理制度,成為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新生晚自習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學風建設水平。那么,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現狀如何呢?根據觀察發現,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時間利用率偏低,不少學生把上晚自習當成了“熬自習”,聊天、玩手機、看雜志、嬉戲、打鬧和應付作業等現象突出。筆者對此開展了問卷和訪談調查。
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必要性分析
從高職院校新生的來源構成看,晚自習具有必要性 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于普通高校學生而言具有其特殊的情況。高職院校學生均經歷了高中階段教育,參加了高考,且為統一錄取。年齡大都在18歲以上,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身心發育基本成熟。與普通高校學生不同的是,他們文化基礎相對較差。調查數據表明,來自農村的學生占三分之二以上。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基礎教育較為薄弱、師資力量明顯不足,能走出農家進入大學的學生少之又少,很多學生只能走進高職院校,這和他們的初衷有著極大的差距,不少學生有較強的自卑感。由于獨生子女和農村留守學生比例越來越高,不少新生的基礎文明程度不高,缺乏吃苦耐勞的品質。總之,高職院校學生在文化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信心、意志力等方面,整體水平較其他普通院校的學生要差一些。由于基礎薄弱以及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特別是缺乏刻苦學習精神和自我約束力,高職院校新生在學習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困難,學習效率低下。
從學習階段來看,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也是必要的 高中的學生管理、學習特點與高職不同,導致很多高職院校新生不能迅速地轉變觀念,適應新的學習方法,加之缺乏自我約束力和控制力,很容易放松自我管理。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在新生管理上安排一個過渡的管理過程,也就是加強外部的規范和控制,使學生逐漸內化成一種習慣,要求新生以集中自習的形式統一上晚自習也就成為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種管理方法,對新生復習課程、預習新課、完成作業都會起到督促作用,同樣這也是對新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助于新生在學習上完成從高中階段到大學階段的過渡。
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的現狀與問題
為研究方便,我們選取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12級在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采取分類抽樣、隨機抽樣等方法,基本覆蓋全校各個系和專業,共發放紙質問卷5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478份,回收率95.6%。問卷題型分為9個封閉式問題和1個開放式問題,內容主要涉及晚自習效果、晚自習形式、晚自習內容、對晚自習的態度、晚自習影響因素、對晚自習的建議等方面。同時,通過座談會和個別訪談等形式與學生代表、輔導員、任課教師等進行深入溝通,力求最大限度地獲得第一手資料。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發現,2012級新生基本上能夠做到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晚自習,然而從晚自習效果看,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迫切需要改進新生晚自習管理方式。
高職院校新生對晚自習的態度各異,消極對待者占較大比例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對上晚自習的積極性不高,態度消極。只有15%的學生認為上晚自習是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并能夠很好地學習;58%的學生認為上晚自習只是為了服從學校的規定;16%的學生認為上不上晚自習無所謂,反正只是混時間而已;11%的學生是迫于學習壓力去上晚自習。
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狀況不盡如人意,超半數者不能自控 高職課程的特點是需要學生在課外更多進行理解、練習和消化,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更是必不可少,晚自習時間正是最佳時間。當問到上晚自習一般干什么時,只有43%的學生選擇學習和完成作業,有28%的學生選擇看小說等課外書,26%的學生選擇玩手機、聽音樂等,還有3%的學生選擇睡覺。
高職院校新生對晚自習效果及環境多為不滿 從調查數據看,只有10%的學生認為晚自習學習效果好,52%的學生認為晚自習學習效果一般,38%的學生認為晚自習學習效果很差。那么是什么因素影響了晚自習的學習效果呢?24%的學生認為是嘈雜的學習環境,38%的學生認為是缺乏學習氛圍,27%的學生認為是自我因素,11%的學生認為是其他因素。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當問及“你們班晚自習影響你學習的最主要行為是什么”時,38%的學生認為是嬉戲打鬧,16%的學生認為是教室亂走,14%的學生認為是玩手機看雜志,只有32%的學生表示都無所謂。
高職院校新生對晚自習地點的選擇,尚缺少自主空間 高職不同于高中,自習地點有多種選擇,新生晚自習的地點應該是可以自主選擇的,那么現實情況怎樣呢?當問及“你們班(或系)允許上晚自習的地點”時,71%的學生說是教室,11%的學生說是自習室,12%的學生說是圖書館,6%的學生說是電子閱覽室。而當問到“如果可以自主選擇上晚自習的地方你是否會去教室上晚自習”時,42%的學生表示不會去教室上晚自習,只有16%的學生表示會去教室上晚自習,還有42%的學生表示一周會去一兩次教室上晚自習。那么學生更愿意去哪里上晚自習呢?48%的學生認為圖書館上晚自習的效果更好,26%的學生認為自修室上晚自習的效果更好,有18%的學生選擇電子閱覽室,只有8%的學生認為教室上晚自習的效果更好。endprint
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形式較為單一,多樣性的選擇不足 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除以看書學習為主要的晚自習形式外,也可采取一些輔助的晚自習形式,如組織講座、社團活動、看電影等,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那么,高職院校新生對晚自習形式的選擇是怎樣的呢?面對這一多項選擇,21%的學生選擇聽講座,26%的學生選擇參加社團活動,28%的學生選擇看電影,25%的學生選擇看書學習。看來學生的選擇確實具有多元性,這需要各系多想辦法,適當組織多種形式的晚自習活動,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從問卷調查和訪談的結果來看,高職院校新生在晚自習方面態度消極,應付式自習占絕大部分,缺乏內在的動力,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氛圍較差;晚自習總體效果較差,效率低下。晚自習地點單一,自主選擇性不強,晚自習形式也需要進一步多元化。從管理方面看,晚自習的規范和管理有待加強,制度執行力不夠,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不足 據筆者多年的觀察發現,不少高職院校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沒有一個前進的方向,就沒有努力奮斗拼搏的力量源泉。由于我國中小學沒有職業生涯指導課,學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和職業選擇是不明確的,高考志愿選擇非常盲目。進入大學后,大多數新生缺乏對專業的了解,內心期望值較高,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所學的專業,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什么,十分迷茫,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從高職生源看,許多高職院校新生都是高考的失利者,因高考發揮不佳、志愿填報不當、基礎差等諸多原因進入了高職院校學習,自尊心受挫,有的學生一直處在失利的陰影中,自暴自棄,喪失上進心,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不足。還有不少高職生進入大學后,由于沒有了高中學業的沉重壓力而變得異常輕松,希望彌補“失去的青春”,加上基本遠離父母的視線,缺乏有效持續的外部監督,于是便找不到昔日的沖勁和干勁,對學習開始缺乏奮斗的激情和動力,這些學生上課都不能認真聽講,晚自習就更加浪費時間。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學生由于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原動力,容易受到周圍同學的影響,很難有效利用晚自習進行學習。顯然,學生缺乏學習原動力是制約晚自習質量的重要原因。
缺乏自我約束力,自控力差 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地的師生訪談,了解到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而言,普遍缺乏自我約束力,自控力較差。由于是強制規定的新生晚自習,因而將一部分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也規定在晚自習教室里。有些學生連自己的書都不帶,只是單純的按點去教室玩手機;有些學生幾個人在一起說著閑話;有些學生將食品帶入教學區,將晚自習作為吃飯時間;有些學生將晚自習時間作為談戀愛的時間;有些學生帶電腦到教室打游戲、看電影、聽歌。不少學生看見周圍有其他同學在玩,自己也會放下學習,加入娛樂中。電腦聲、喧嘩聲影響了真正想學習的人,需要安靜看書的同學受其影響,自然效率大打折扣。
傳統的強制式、看管式晚自習,往往事倍功半 晚自習靠輔導員的襲擊式檢查,靠學生會的學生盯著,靠班委違紀扣分制度管著,表面上學生都在教室里,但是嘈雜和缺乏學習氛圍的環境,勢必給學生帶來負面效果。強制的看管式晚自習,只會令學生愈發感覺上晚自習的枯燥,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晚自習管理制度尚存在不少缺陷,需要完善 晚自習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為規范晚自習行為、保障晚自習環境、使高職院校學生能在晚自習的形式下進行自主學習。但現實是,晚自習管理制度仍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輔導員的參與不夠,學生的自主管理有待改善。就學生自主管理而言,主要的問題有:一是學生會相關管理部門缺乏反饋機制,重考核評比,輕改進。學生會在履行管理職能時,只是把考勤數據上報給學生處以進行考核和評比,但并沒有把巡查結果及時反饋到相應班級,以解決晚自習中出現的問題。二是班委干部沒能充分發揮作用。班委干部礙于情面,沒有很好地履行維護自習紀律、做好班級內部考勤的義務。
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改進策略
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激發其內在學習動機 對高職院校新生來說,大學一年級是中學到大學的過渡期,也是適應期,很多新生對未來有憧憬,但很盲目,缺乏清晰的目標,處在人生的迷茫區,對大學學習目標不明確,對未來的職業生涯也缺乏規劃。因此,首先要從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抓起,專業教師要加強專業指導教育,使新生明確專業發展目標,了解專業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結構與素質要求;同時,邀請行業專家到校,講解行業背景、發展動態與前景;組織新生參觀行業企業,真實直觀地感受行業與崗位現狀及需求;邀請成功校友回學校與新生互動,交流成長的經驗與得失。在此基礎上,輔導員及其他任課教師則要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與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量化自己的目標,制定出一份切實可行的大學學習與生涯規劃書,并適時地加以調整與完善,只有這樣多層次、全方位、有目的、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職業指導,才能解決學生學習原動力不足的問題,使學習成為其內在的需求。高職院校新生晚自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復習、預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完成作業,拓展自己的課外知識,只有當學生自覺地認識到晚自習的重要性時,就會更好地珍惜自己的學習時間。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晚自習紀律內化 晚自習教室是一個公共場所,是一個集體環境。良好的晚自習學習環境離不開紀律的規范,強制的紀律某種意義上能換來安靜的氛圍,但和諧的晚自習教室離不開每個新生的自覺自律。部分新生自身約束力不強,抵御不了手機、游戲機、電腦游戲等的誘惑,上晚自習玩手機、看電影、聽歌、打游戲、閑聊,甚至玩撲克。面對這種學生,既要加強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紀律教育,引導其多站在其他同學的立場思考問題,學會遵守公共道德,學會自我管理;又要加強專業引導,啟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自我成長的覺悟;必要時,還應給予外部強制約束和規范,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安排好自己的學習生活。為加強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晚自習學習氛圍,還需要充分發揮班委、團支部及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等的模范帶頭作用,先進帶后進,使班上整體形成愛學習、善于學習、在學習上爭先創優的良好競爭局面。endprint
加大外部規范力度,健全晚自習管理制度 完善新生晚自習管理制度,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提高學生晚自習的學習效率,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此,校、系兩級學生管理部門都應進一步完善新生晚自習管理制度,加大教師值班巡查力度,嚴格考核評比與獎懲。同時,充分利用校系兩級學生會與班委等學生組織,開展學生的自我管理,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就學生會而言,應加強其管理職責,把常規的考勤巡查與突發問題的解決結合起來,學生會干部既要把常規的考勤巡查結果及時上報給教師,又要對突發問題做出快速反應,并協助教師進行解決,同時,還要對晚自習質量進行分析,并把分析結果反饋給各班,對晚自習質量較差的班級要及時與其班委干部溝通,既通報情況,又提出整改建議。就班級管理而言,班規中應制定晚自習的相應規定,從操行考評上嚴格要求學生。同時,加強班委干部的選拔和培養,把有服務意識、有執行力、敢說真話敢做實事的學生選拔進班干部隊伍,強化班委干部的管理職能。對于晚自習的紀律和考勤應該責任到人,落實到每位學生身上,嚴明班規班紀,提高紀律意識,充分發揮晚自習管理制度的約束性。
實行開放式晚自習,滿足學生多樣化需要 大學很重要的是自我教育,在大學里,大學生面對的是一個類似于超市的自助式學習環境,學什么,怎么學,靈活度很大。或許畢業后,大學生學的那些課本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最讓學生受益的一定是自學能力。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超出人們的想象,很多學生上崗不久,就會發現原有的知識已難以應對現實的問題,只有不斷繼續學習,才能跟得上節奏,否則就會被淘汰。因此,大學有必要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新生晚自習的管理上,可以考慮實行開放式、多元化的晚自習規定,如不以班級為單位劃分教室上晚自習,而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導向,劃分興趣教室,自由組合式地上晚自習;也可充分開放學校圖書館、實驗室等教學資源,讓學生自由選擇。豐富的形式更能符合學生的需求,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學生走入社會。內部動因與外部良好環境的有機結合,能使晚自習更為安靜,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鄒磊.高職新生晚自習必要性問題的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1(12):188.
[2]崔曉曙.淺析高職院校分項目化晚自習管理[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6):31.
[3]李蕾.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的新生晚自習管理[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51-52.
[4]鄧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效性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9):122-124.
[5]劉懷連.高職新生晚自習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0):151.
[6]張銳,任羽中.完美大學必修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責任編輯:付安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