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培艷 黃亞博 馬駿
摘 要:網絡應用編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本文針對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探討了該課程的多種實踐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參與課程設計的主動性以及對相關知識的把握和總結等方面達到了理想的預期效果。
關鍵詞:網絡應用編程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187-02
網絡應用編程系統地介紹網絡應用開發的相關知識,使學生掌握網絡協議類開發編程的能力,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經過課題組多年的課程建設,我們所編寫的C#系列教材出版量已超過20萬冊,《C#網絡應用編程》是其中的教材之一。除了教材以外,網絡應用編程課程還被評為河南省省級精品課程。
要確保網絡應用編程課程的教學質量,必須重視以下問題。
1 重視教師作用及其能力提升
網絡應用編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綜合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對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等知識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才能深入、透徹地掌握網絡開發的技術和基本方法,從而完成復雜網絡應用系統的設計和開發。作為任課老師,除了需要系統學習和牢固掌握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之外,自身項目開發實踐經驗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必須透徹理解要講授的內容,以及廣闊的視野和對科學問題的濃厚興趣。
計算機科學是一個年輕的包含理論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的一部分和人工智能等的龐大系統學科。目前計算機科學仍然處于快速發展期,新觀點、新技術不斷涌現。網絡應用編程課程涉及信息量又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也多,學生每天均可從各種媒體上接觸到很多網絡編程的新技術。所以作為教師身上的擔子更重,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和知識體系,及時關注、吸收學科前沿知識與研究成果,才有可能培育出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課程組緊密結合課程教學要求也進行有關的教學改革和教學實踐,積極組織教師參加課程改革的研討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科研活動,且已將教學研究成果應用于課程的實際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2.1 精心編寫教材,選擇學生感興趣例題
網絡應用編程的教學目標是系統地介紹網絡應用開發的相關知識,通過學習進程、線程以及C/S模式下的各類網絡協議類基本應用編程方法和實際開發技術,提高學生全面掌握和運用網絡編程知識的能力和軟件開發的效率[1~2]。為了提高課程的實踐教學能力,課題組從2004年起先后已經編寫并出版了9本C#編程系列教材,并不斷對教材內容進行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這些教材被全國多所院校選為主講教材,獲得師生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已經出版的部分教材建設成果如表1所示。
網絡應用編程課程的涉及的范圍和內容廣泛,而所開課時較少,所以不可能在課堂中精講所有相關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有重點的講解。由于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主動甄別、去除過時內容,增添新的技術和科技成果,聯系實際精講,增加趣味性和知識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學習,達到教學目的。
案例教學可以在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3],而實際開發案例更是不可缺少。現在書本上能見到的案例都比較經典,但大多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滲透力不夠強,學生也許可以很快掌握,但在實際生活中未必能融會貫通。如果從實際問題著手,引發學生的關注與思考,然后通過教師步步引導,擴展思路,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和應用學過的基本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以后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奠定基礎。教學時案例和理論教學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2.2 精心設置實驗內容
為有效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在實驗環節,需要精心設置。本課程根據網絡應用編程課程內容,設有基礎型和設計型兩類實驗。基礎型實驗主要是為了鞏固各類網絡協議(TCP、UDP、FTP、SMTP、HTTP等)開發所需的知識。設計型實驗主要是綜合所學知識,讓學生靈活應用。目前我校選擇多機聯合繪圖系統作為設計型實驗題目。實驗教學內容設置如表2所示。
對于設計型實驗采用分組的形式進行管理,每個小組分配小組長,該小組長承擔整個項目小組的管理和任務分配工作,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以軟件工程中人員分配和軟件開發的流程為主,完成設計型實驗。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網絡應用編程》課程中的設計型實驗以實際工程為背景進行設計或研究,為本科畢業設計提供軟件編程基礎,實踐證明起到了下列四點教學效果。
(1)使學生檢查和疏理了所學知識,加深和補缺他們的知識結構。
(2)學會了閱讀和查閱資料的方法。
(3)了解了軟件工程與課程知識體系的關系,鍛煉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體會和鍛煉了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課題組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學院的實際項目的研發工作、創業創新類課外項目及競賽,學生們通過實踐性教學得到了鍛煉,在各項競賽中也取得了優良的成績。
3 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被動學習學習效率低、效果差,所以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1 利用多種課堂教學手段
網絡應用編程課程內容多而復雜,傳統的板書教學不能有限實現教學,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師授課時,課程提綱、知識要點、執行過程等使用多媒體方式演示,例題中的邏輯分析、算法設計思路等則在黑板上板書,核心程序則需要在開發平臺上直接編寫、編譯、調試和運行,并得到結果。多種教學手段并用,實現了傳統手段與多媒體手段的優勢互補,最大限度發揮了它們的優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2 課外競賽及項目促進課堂教學endprint
除了常規教學以外,我們還提供了開放實驗室,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際項目開發,讓學生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下工作,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創造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們通過項目開發成果,能更深入地理解軟件開發的過程。另外,為營造實踐學習的氛圍,學院每年還組織C#編程競賽及表彰活動,激勵學生對實踐能力的興趣和重視程度。
3.3 指導學生撰寫網絡應用編程課程設計的文檔
目前,學術論文寫作沒有作為本科生的硬性要求,但是一定的科研能力還是有必要培養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指導學生自選感興趣的題目進行課程設計,并編寫課程設計文檔,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網絡應用項目開發的深入理解。學生在撰寫課程設計文檔的過程中,會將實際開發與軟件工程等課程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樹立正確的軟件編程思想。由于編寫課程設計文檔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查閱文獻,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而優,因此,整個過程是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一個鍛煉,同時也補充與完善現有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采用討論、演講等互動教學方式,讓學生相互交流,既增強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又實現了取長補短,教學相長。
3.4 評價與考核方式的設計
網絡應用編程課程原來的考核方式為:課程成績=理論考試(占總分70%)+實驗成績(占總分30%)。很明顯,重理論輕實踐,這使學生對實踐環節不夠重視,因此應加大實踐考核的比重,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目前網絡應用編程課程包括理論考試課(即《網絡應用編程》)和實踐考試課(即《網絡應用編程實驗》)兩部分。該課程采用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相結合、傳統考試與上機考試相結合、大作業與小作業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網絡應用編程》課程的理論課考試中,筆試占總成績的70%,平時占總成績的30%。《網絡應用編程》課程的實踐課考試中,基礎型實驗占50%,設計型實驗(大作業,包括文檔資料)占40%,平時(小作業)占10%。
4 結語
教師在網絡應用編程課程教學過程中,只有熱愛所教專業和學生,不斷進取,完善現有知識體系,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學生以后技術儲備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馬駿,侯艷娥,賈培艷,等.C#網絡應用編程[M].2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1-2.
[2] 馬駿,賈培艷,黃亞博.C#程序設計上機指導與實例解析[M].2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1-2.
[3] 熊夢儂.案例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8(6):102-103.endprint
除了常規教學以外,我們還提供了開放實驗室,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際項目開發,讓學生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下工作,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創造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們通過項目開發成果,能更深入地理解軟件開發的過程。另外,為營造實踐學習的氛圍,學院每年還組織C#編程競賽及表彰活動,激勵學生對實踐能力的興趣和重視程度。
3.3 指導學生撰寫網絡應用編程課程設計的文檔
目前,學術論文寫作沒有作為本科生的硬性要求,但是一定的科研能力還是有必要培養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指導學生自選感興趣的題目進行課程設計,并編寫課程設計文檔,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網絡應用項目開發的深入理解。學生在撰寫課程設計文檔的過程中,會將實際開發與軟件工程等課程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樹立正確的軟件編程思想。由于編寫課程設計文檔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查閱文獻,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而優,因此,整個過程是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一個鍛煉,同時也補充與完善現有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采用討論、演講等互動教學方式,讓學生相互交流,既增強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又實現了取長補短,教學相長。
3.4 評價與考核方式的設計
網絡應用編程課程原來的考核方式為:課程成績=理論考試(占總分70%)+實驗成績(占總分30%)。很明顯,重理論輕實踐,這使學生對實踐環節不夠重視,因此應加大實踐考核的比重,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目前網絡應用編程課程包括理論考試課(即《網絡應用編程》)和實踐考試課(即《網絡應用編程實驗》)兩部分。該課程采用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相結合、傳統考試與上機考試相結合、大作業與小作業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網絡應用編程》課程的理論課考試中,筆試占總成績的70%,平時占總成績的30%。《網絡應用編程》課程的實踐課考試中,基礎型實驗占50%,設計型實驗(大作業,包括文檔資料)占40%,平時(小作業)占10%。
4 結語
教師在網絡應用編程課程教學過程中,只有熱愛所教專業和學生,不斷進取,完善現有知識體系,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學生以后技術儲備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馬駿,侯艷娥,賈培艷,等.C#網絡應用編程[M].2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1-2.
[2] 馬駿,賈培艷,黃亞博.C#程序設計上機指導與實例解析[M].2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1-2.
[3] 熊夢儂.案例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8(6):102-103.endprint
除了常規教學以外,我們還提供了開放實驗室,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際項目開發,讓學生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下工作,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創造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們通過項目開發成果,能更深入地理解軟件開發的過程。另外,為營造實踐學習的氛圍,學院每年還組織C#編程競賽及表彰活動,激勵學生對實踐能力的興趣和重視程度。
3.3 指導學生撰寫網絡應用編程課程設計的文檔
目前,學術論文寫作沒有作為本科生的硬性要求,但是一定的科研能力還是有必要培養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指導學生自選感興趣的題目進行課程設計,并編寫課程設計文檔,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網絡應用項目開發的深入理解。學生在撰寫課程設計文檔的過程中,會將實際開發與軟件工程等課程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樹立正確的軟件編程思想。由于編寫課程設計文檔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查閱文獻,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而優,因此,整個過程是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一個鍛煉,同時也補充與完善現有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采用討論、演講等互動教學方式,讓學生相互交流,既增強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又實現了取長補短,教學相長。
3.4 評價與考核方式的設計
網絡應用編程課程原來的考核方式為:課程成績=理論考試(占總分70%)+實驗成績(占總分30%)。很明顯,重理論輕實踐,這使學生對實踐環節不夠重視,因此應加大實踐考核的比重,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目前網絡應用編程課程包括理論考試課(即《網絡應用編程》)和實踐考試課(即《網絡應用編程實驗》)兩部分。該課程采用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相結合、傳統考試與上機考試相結合、大作業與小作業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網絡應用編程》課程的理論課考試中,筆試占總成績的70%,平時占總成績的30%。《網絡應用編程》課程的實踐課考試中,基礎型實驗占50%,設計型實驗(大作業,包括文檔資料)占40%,平時(小作業)占10%。
4 結語
教師在網絡應用編程課程教學過程中,只有熱愛所教專業和學生,不斷進取,完善現有知識體系,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學生以后技術儲備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馬駿,侯艷娥,賈培艷,等.C#網絡應用編程[M].2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1-2.
[2] 馬駿,賈培艷,黃亞博.C#程序設計上機指導與實例解析[M].2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1-2.
[3] 熊夢儂.案例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8(6):102-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