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毅
摘 要:通過對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調研,進行了汽車生產和服務企業的崗位能力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過程、“雙證融合”的課程建設思路,在此基礎上細化了課程內容。
關鍵詞:市場調研 課程體系 職業崗位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189-02
Abstract:Based o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the post ability analysis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dual certificate integration".Based on this, refinement of the curriculum content.
Key Words:Market Research;Curriculum System;Professional Post Ability
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地處臺灣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福建省的支柱產業。在廈門、福州汽車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金龍和東南汽車等品牌產品在地區和全國均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隨著汽車前市場和后市場的蓬勃發展,對于技能型的汽車生產、銷售和服務人才需求近幾年呈跨越式的發展[1、2]。但總體而言,海西地區汽車產業競爭力不強,尤其是福建汽車產業專業人才比例偏低,研發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和高級銷售服務人才嚴重短缺,成為制約福建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
1 汽車行業背景調查
1.1 我國汽車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3]:2013年國產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兩千萬量大關,創全球歷史新高,這是中國汽車產銷量第一次突破2000萬輛,也是連續第五年位居全球第一,汽車工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如圖1所示)
1.2 海西地區汽車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福建汽車工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九五”期間,通過實施閩臺合作等改革開放的政策,大力引進臺灣和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成功創建和發展了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汽車產業得到了提升和飛躍。汽車工業無論是在規模總量上,還是在品種檔次上都得到較大提升、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已經形成福州、廈門、龍巖和三明等汽車生產區域。
在福州地區,已經形成了以福州青口汽車工業園區為核心的閩中汽車產業集群。擁有“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輕客(中國)有限公司”和“福建海越斯伏爾特種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等三個整車廠。以及二十多個國家、地區的汽車整車廠及配套廠120多家。其中東南汽車廠主要生產商用車和乘用車兩大系列。目前擁有四大品牌、九大量產車型,為省級骨干企業。
閩南汽車產業集群以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公司和金龍旅行車公司為龍頭,形成大中型客車、輕型客車等整車規模生產能力,并具備零部件配套生產、技術研發和汽車技術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1.3 海西地區汽車行業存在的問題
閩西汽車產業集群以三明、龍巖兩地的新龍馬汽車股份公司等企業為代表,主要生產重、中、輕型全系列載貨車產品及其零部件。
從生產和經營的情況來看,海西地區汽車工業規模較小。據統計[4]:2013年,福建省生產汽車20.58萬輛(其中轎車11.41萬輛),同比增長10.3%(其中轎車增長12.0%)。與全國相比,產量只有0.93%。因此,海西地區汽車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產品產業鏈和配套體系不夠完善。
2 海西地區汽車專業人才需求調查
2.1 人才需求調查
從汽車生產企業發展狀況可以看出,海西地區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催生了日益興旺的汽車后市場服務需求。近年來,汽車營銷、汽車保險、汽車美容、汽車保險等市場的先后興起和發展,又進一步帶動了對該類人才的需求。據專家估計,海西地區汽車專業人才缺口3年內至少達到15000名。一方面海西地區各個教育和培訓機構培養的人才總量不足需求的1/3;另一方面在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的人員中,只有11.7%和9.3%的人員接受過培訓,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5]。這兩個方面人才的缺乏成了制約海西地區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
2.2 職業技能崗位調查
汽車后市場服務的人才需求主要分布在汽車技術服務和經營銷售等崗位,其主要的崗位核心能力和崗位要求如表1所示。
3 汽車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3.1 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
對于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而言,按照工作過程導向的“雙證融合”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其崗位能力可以歸納為專業基本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拓展能力等三個主要部分(見圖2),將每項能力分解為具體的項目任務[6],落實到課程中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和實訓,最后進行綜合能力的強化訓練和考評。
3.2 課程體系的具體操作
汽車運用技術人才主要是面向汽車生產企業、汽車維修企業、汽車銷售和服務公司等行業企業。就業崗位主要分布在維修部門、銷售部門、培訓部門、車險理賠部門、車險查勘部門等。
通過對汽車類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其基本內涵(工作過程、對象、方法、工具、勞動組織方式、工作要求等)進行分析;由專業教師,高層次的企業專家詳細描述其典型工作任務,在參考職業標準的基礎上確定基于工作過程的汽車類專業課程體系。圖3為具體的課程體系。
汽車生產和服務的專業人才主要是面向汽車維修企業、汽車銷售企業、保險公司、汽車評估公司等汽車售后服務企業。就業崗位主要分布在維修部門、銷售部門、培訓部門、車險理賠部門、車險查勘部門等。
根據崗位需求,按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與企業合作開發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基礎的工學結合的優質核心課程,制定科學和規范的課程標準。將與汽車運用技術專業核心職業能力密切相關的《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控技術》《汽車使用性能與檢測技術》《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術》6門建成優質核心課程。在此基礎上,結合汽車維修、汽車營銷、汽車技術服務崗位職業資格標準,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聶規劃,黨林杰.談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J].汽車工業研究,2007(9):27-29.
[2] 程霞.我國汽車服務業發展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08(24):149,228.
[3]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13年汽車行業形勢報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9Jq3by3uSAS8PZdnMohv HsXqNDY2MAmXqGt6QfurhQ-LU5jjnX69t2jP03uzxvC_QRprD sSnnymeLZWK9bmnazMn5wojBgvMe-FK_-NOWLy.
[4] 福建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2013年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福建省統計局,2014.
[5] 沈永峰.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新[J].職業教育研究,2008(5):79-80.
[6] 陳天訓,劉正懷,朱經強.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以汽修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09(6):20-22.endprint
摘 要:通過對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調研,進行了汽車生產和服務企業的崗位能力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過程、“雙證融合”的課程建設思路,在此基礎上細化了課程內容。
關鍵詞:市場調研 課程體系 職業崗位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189-02
Abstract:Based o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the post ability analysis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dual certificate integration".Based on this, refinement of the curriculum content.
Key Words:Market Research;Curriculum System;Professional Post Ability
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地處臺灣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福建省的支柱產業。在廈門、福州汽車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金龍和東南汽車等品牌產品在地區和全國均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隨著汽車前市場和后市場的蓬勃發展,對于技能型的汽車生產、銷售和服務人才需求近幾年呈跨越式的發展[1、2]。但總體而言,海西地區汽車產業競爭力不強,尤其是福建汽車產業專業人才比例偏低,研發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和高級銷售服務人才嚴重短缺,成為制約福建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
1 汽車行業背景調查
1.1 我國汽車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3]:2013年國產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兩千萬量大關,創全球歷史新高,這是中國汽車產銷量第一次突破2000萬輛,也是連續第五年位居全球第一,汽車工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如圖1所示)
1.2 海西地區汽車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福建汽車工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九五”期間,通過實施閩臺合作等改革開放的政策,大力引進臺灣和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成功創建和發展了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汽車產業得到了提升和飛躍。汽車工業無論是在規模總量上,還是在品種檔次上都得到較大提升、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已經形成福州、廈門、龍巖和三明等汽車生產區域。
在福州地區,已經形成了以福州青口汽車工業園區為核心的閩中汽車產業集群。擁有“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輕客(中國)有限公司”和“福建海越斯伏爾特種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等三個整車廠。以及二十多個國家、地區的汽車整車廠及配套廠120多家。其中東南汽車廠主要生產商用車和乘用車兩大系列。目前擁有四大品牌、九大量產車型,為省級骨干企業。
閩南汽車產業集群以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公司和金龍旅行車公司為龍頭,形成大中型客車、輕型客車等整車規模生產能力,并具備零部件配套生產、技術研發和汽車技術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1.3 海西地區汽車行業存在的問題
閩西汽車產業集群以三明、龍巖兩地的新龍馬汽車股份公司等企業為代表,主要生產重、中、輕型全系列載貨車產品及其零部件。
從生產和經營的情況來看,海西地區汽車工業規模較小。據統計[4]:2013年,福建省生產汽車20.58萬輛(其中轎車11.41萬輛),同比增長10.3%(其中轎車增長12.0%)。與全國相比,產量只有0.93%。因此,海西地區汽車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產品產業鏈和配套體系不夠完善。
2 海西地區汽車專業人才需求調查
2.1 人才需求調查
從汽車生產企業發展狀況可以看出,海西地區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催生了日益興旺的汽車后市場服務需求。近年來,汽車營銷、汽車保險、汽車美容、汽車保險等市場的先后興起和發展,又進一步帶動了對該類人才的需求。據專家估計,海西地區汽車專業人才缺口3年內至少達到15000名。一方面海西地區各個教育和培訓機構培養的人才總量不足需求的1/3;另一方面在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的人員中,只有11.7%和9.3%的人員接受過培訓,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5]。這兩個方面人才的缺乏成了制約海西地區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
2.2 職業技能崗位調查
汽車后市場服務的人才需求主要分布在汽車技術服務和經營銷售等崗位,其主要的崗位核心能力和崗位要求如表1所示。
3 汽車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3.1 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
對于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而言,按照工作過程導向的“雙證融合”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其崗位能力可以歸納為專業基本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拓展能力等三個主要部分(見圖2),將每項能力分解為具體的項目任務[6],落實到課程中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和實訓,最后進行綜合能力的強化訓練和考評。
3.2 課程體系的具體操作
汽車運用技術人才主要是面向汽車生產企業、汽車維修企業、汽車銷售和服務公司等行業企業。就業崗位主要分布在維修部門、銷售部門、培訓部門、車險理賠部門、車險查勘部門等。
通過對汽車類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其基本內涵(工作過程、對象、方法、工具、勞動組織方式、工作要求等)進行分析;由專業教師,高層次的企業專家詳細描述其典型工作任務,在參考職業標準的基礎上確定基于工作過程的汽車類專業課程體系。圖3為具體的課程體系。
汽車生產和服務的專業人才主要是面向汽車維修企業、汽車銷售企業、保險公司、汽車評估公司等汽車售后服務企業。就業崗位主要分布在維修部門、銷售部門、培訓部門、車險理賠部門、車險查勘部門等。
根據崗位需求,按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與企業合作開發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基礎的工學結合的優質核心課程,制定科學和規范的課程標準。將與汽車運用技術專業核心職業能力密切相關的《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控技術》《汽車使用性能與檢測技術》《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術》6門建成優質核心課程。在此基礎上,結合汽車維修、汽車營銷、汽車技術服務崗位職業資格標準,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聶規劃,黨林杰.談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J].汽車工業研究,2007(9):27-29.
[2] 程霞.我國汽車服務業發展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08(24):149,228.
[3]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13年汽車行業形勢報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9Jq3by3uSAS8PZdnMohv HsXqNDY2MAmXqGt6QfurhQ-LU5jjnX69t2jP03uzxvC_QRprD sSnnymeLZWK9bmnazMn5wojBgvMe-FK_-NOWLy.
[4] 福建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2013年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福建省統計局,2014.
[5] 沈永峰.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新[J].職業教育研究,2008(5):79-80.
[6] 陳天訓,劉正懷,朱經強.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以汽修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09(6):20-22.endprint
摘 要:通過對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調研,進行了汽車生產和服務企業的崗位能力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過程、“雙證融合”的課程建設思路,在此基礎上細化了課程內容。
關鍵詞:市場調研 課程體系 職業崗位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189-02
Abstract:Based o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the post ability analysis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dual certificate integration".Based on this, refinement of the curriculum content.
Key Words:Market Research;Curriculum System;Professional Post Ability
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地處臺灣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福建省的支柱產業。在廈門、福州汽車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金龍和東南汽車等品牌產品在地區和全國均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隨著汽車前市場和后市場的蓬勃發展,對于技能型的汽車生產、銷售和服務人才需求近幾年呈跨越式的發展[1、2]。但總體而言,海西地區汽車產業競爭力不強,尤其是福建汽車產業專業人才比例偏低,研發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和高級銷售服務人才嚴重短缺,成為制約福建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
1 汽車行業背景調查
1.1 我國汽車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3]:2013年國產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兩千萬量大關,創全球歷史新高,這是中國汽車產銷量第一次突破2000萬輛,也是連續第五年位居全球第一,汽車工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如圖1所示)
1.2 海西地區汽車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福建汽車工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九五”期間,通過實施閩臺合作等改革開放的政策,大力引進臺灣和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成功創建和發展了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汽車產業得到了提升和飛躍。汽車工業無論是在規模總量上,還是在品種檔次上都得到較大提升、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已經形成福州、廈門、龍巖和三明等汽車生產區域。
在福州地區,已經形成了以福州青口汽車工業園區為核心的閩中汽車產業集群。擁有“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輕客(中國)有限公司”和“福建海越斯伏爾特種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等三個整車廠。以及二十多個國家、地區的汽車整車廠及配套廠120多家。其中東南汽車廠主要生產商用車和乘用車兩大系列。目前擁有四大品牌、九大量產車型,為省級骨干企業。
閩南汽車產業集群以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公司和金龍旅行車公司為龍頭,形成大中型客車、輕型客車等整車規模生產能力,并具備零部件配套生產、技術研發和汽車技術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1.3 海西地區汽車行業存在的問題
閩西汽車產業集群以三明、龍巖兩地的新龍馬汽車股份公司等企業為代表,主要生產重、中、輕型全系列載貨車產品及其零部件。
從生產和經營的情況來看,海西地區汽車工業規模較小。據統計[4]:2013年,福建省生產汽車20.58萬輛(其中轎車11.41萬輛),同比增長10.3%(其中轎車增長12.0%)。與全國相比,產量只有0.93%。因此,海西地區汽車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產品產業鏈和配套體系不夠完善。
2 海西地區汽車專業人才需求調查
2.1 人才需求調查
從汽車生產企業發展狀況可以看出,海西地區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催生了日益興旺的汽車后市場服務需求。近年來,汽車營銷、汽車保險、汽車美容、汽車保險等市場的先后興起和發展,又進一步帶動了對該類人才的需求。據專家估計,海西地區汽車專業人才缺口3年內至少達到15000名。一方面海西地區各個教育和培訓機構培養的人才總量不足需求的1/3;另一方面在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的人員中,只有11.7%和9.3%的人員接受過培訓,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5]。這兩個方面人才的缺乏成了制約海西地區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
2.2 職業技能崗位調查
汽車后市場服務的人才需求主要分布在汽車技術服務和經營銷售等崗位,其主要的崗位核心能力和崗位要求如表1所示。
3 汽車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3.1 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
對于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而言,按照工作過程導向的“雙證融合”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其崗位能力可以歸納為專業基本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拓展能力等三個主要部分(見圖2),將每項能力分解為具體的項目任務[6],落實到課程中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和實訓,最后進行綜合能力的強化訓練和考評。
3.2 課程體系的具體操作
汽車運用技術人才主要是面向汽車生產企業、汽車維修企業、汽車銷售和服務公司等行業企業。就業崗位主要分布在維修部門、銷售部門、培訓部門、車險理賠部門、車險查勘部門等。
通過對汽車類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其基本內涵(工作過程、對象、方法、工具、勞動組織方式、工作要求等)進行分析;由專業教師,高層次的企業專家詳細描述其典型工作任務,在參考職業標準的基礎上確定基于工作過程的汽車類專業課程體系。圖3為具體的課程體系。
汽車生產和服務的專業人才主要是面向汽車維修企業、汽車銷售企業、保險公司、汽車評估公司等汽車售后服務企業。就業崗位主要分布在維修部門、銷售部門、培訓部門、車險理賠部門、車險查勘部門等。
根據崗位需求,按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與企業合作開發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基礎的工學結合的優質核心課程,制定科學和規范的課程標準。將與汽車運用技術專業核心職業能力密切相關的《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控技術》《汽車使用性能與檢測技術》《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術》6門建成優質核心課程。在此基礎上,結合汽車維修、汽車營銷、汽車技術服務崗位職業資格標準,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聶規劃,黨林杰.談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J].汽車工業研究,2007(9):27-29.
[2] 程霞.我國汽車服務業發展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08(24):149,228.
[3]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13年汽車行業形勢報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9Jq3by3uSAS8PZdnMohv HsXqNDY2MAmXqGt6QfurhQ-LU5jjnX69t2jP03uzxvC_QRprD sSnnymeLZWK9bmnazMn5wojBgvMe-FK_-NOWLy.
[4] 福建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2013年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福建省統計局,2014.
[5] 沈永峰.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新[J].職業教育研究,2008(5):79-80.
[6] 陳天訓,劉正懷,朱經強.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以汽修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09(6):20-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