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 劉人杰
【摘要】目的觀察伊曲康唑治療真菌性陰道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633例真菌性陰道炎患者,隨機分為3組,A組:223例,口服伊曲康唑;B組:210例,口服伊曲康唑加局部用藥;C組:200例,僅局部用藥。治療后7 d(近期)及1個月(遠期)復查作療效評價。結果A組、B組、C組近期、遠期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4%,97.3%;96.2%,97.2%;70.0%,73.0%。A組和B組療效差異無顯著性(P>0.05),A組和C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伊曲康唑治萬真菌性陰道炎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值得進一步研究與臨床推廣。
【關鍵詞】伊曲康唑;真菌性陰道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012-02
真菌性陰道炎為性傳播疾病,正常健康婦女的陰道具有自然防御功能,能夠有效抵抗外來病原的入侵,由于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一旦陰道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壞,病原入侵陰道,就會導致陰道炎的發生。目前對于真菌性陰道炎的常規治療方法主要為中藥或西藥水沖洗陰道、口服用藥等[1]。伊曲康唑(itarocnaozel,CIZ)是一種親脂性三氮唑類廣譜抗真菌藥,大量臨床研究證實,伊曲康唑對于治療真菌性陰道炎具有較好療效[2]。通過對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633例真菌性外陰、陰道炎患者采取不同治療方法進行比較,證實伊曲康唑治療真菌性外陰、陰道炎的可靠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病例選自我院婦產科門診患者共633例,年齡20~56歲,患者進入本研究前2周內,未使用局部用藥或口服抗真菌藥物,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3組,A組223例,B組210例,C組200例,3組患者臨床資料均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外陰、陰道充血,白帶增多呈乳凝狀,分泌物直接鏡檢找到白色念珠菌,即可確診。
1.3治療方法A組:采取1 d療法,即伊曲康唑200mg,2次/d,口服,1 d服藥總量400 mg。B組:采取伊曲康唑200 mg,2次/d,服藥總量400 mg,加2%蘇打液沖洗陰道,克霉唑栓置陰道深部,每晚1次,每次1粒,連用7 d。C組:用2%的蘇打液沖洗陰道,克霉唑栓置陰道深部,每晚1次,每次1粒,連用7 d。
1.4觀察指標用藥后7~10 d(近期)及28~30 d(遠期)的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陰道涂片真菌情況,以光鏡下見到菌絲及菌孢為(+)。
1.5臨床療效和真菌學檢驗標準
1.5.1療效標準治愈:用藥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檢時外陰、陰道無炎癥表現,分泌物性狀正常。有效:用藥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體檢時外陰、陰道炎癥明顯減輕。無效:用藥后臨床癥狀較治療前無改善或加重。將治愈及有效例數合并為總有效例數。
1.5.2真菌學檢驗標準治愈:用藥后復查鏡檢陰性者為治愈。否則為無效。
1.6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治療前A ~C組外陰瘙癢癥狀發生率分別為94.6%,94.3%,94.5%,分泌物異常分別為91.5%,91.3%,91.0%,白帶增多、陰道充血分別為87.0%,86.2%,87.0%,外陰疼痛少見。治療后近期隨訪時A組、B組臨床表現發生率均明顯下降至2%~10%,C組臨床表現發生率均下降至30%左右,至遠期隨訪時A組、B組所有臨床表現發生率均下降至0.2%~10%,C組下降至27%左右。
2.2各組近遠期臨床療效及真菌學檢驗結果見表1。
表1各組近遠期臨床療效及真菌學檢驗結果例(%)
隨訪例數治愈 臨床有效總有效 鏡檢治愈近期 A組 223 110(49.3) 105(47) 215(96.4) 195(87.4) B組 210 105(50.0) 97(46.2) 202(96.2) 183(87.1) C組 200 82(41.0) 58(29.0) 140(70.0) 135(67.5)遠期 A組 223 172(77.1) 45(20.2) 217(97.3) 209(93.7) B組 210 102(48.6) 102(48.6) 204(97.2) 196(93.3) C組 200 104(52.0) 42(21.0) 146(73.0) 154(77.0)與A組比較P<0.05
3 討論
陰道炎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陰道痙癢、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隨著病情發展,癥狀加重,如果治療不及時,會產生一些列并發癥,影響到患者的子宮、盆腔等,甚至導
致異位妊娠、不孕癥等疾病,嚴重威脅患病婦女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3]。真菌性陰道炎治療藥物以局部用藥為主,一般每天用藥至數天或數周,由于念珠菌在人體內可以以共同形式存在,在陰道環境適宜時長出菌絲,進入陰道組織內,待上皮脫落后再次達到陰道上皮表層而發生陰道真菌感染復發,而且患者一般均很難堅持每月用藥[4]。伊曲康唑這一種廣譜口服抗真菌藥的應用,則改變既往局部治療方式及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其除具有顯著的抗真菌活性(對97%以上常見皮膚癬及酵母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療效持久,對人體安全性良好等特征外,最重要的是其對真菌敏感性皮膚,陰道上皮的角質有高度親和性而且口服給藥后,藥物由體內擴散,合乎治療邏輯,可以很好克服局部用藥順應性差的問題。并可以消除陰道上皮內感染,達到減少復發的效果,口服給藥1 h,陰道上皮中藥物濃度即可超過血漿濃度,用藥4d后陰道上皮檢出其有活性水平。
本文通過對真菌性外陰、陰道炎的不同療效比較,其結果是用伊曲康唑口服一日療法的患者與伊曲康唑口服加局部用藥的患者近遠期治愈率、有效率及總有效率接近(P>0.05),而用伊曲康唑口服一日療法的患者與只用局部療法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及總有效率均有明顯差異(P<0.05)。這一結果證實伊曲康唑一日療法,對真菌性外陰、陰道炎的療法十分可靠。本組資料顯示,真菌性陰道炎患者采用伊曲康唑一日療法,治療后近遠期臨床、真菌學治療有效率均達90%以上,獲效快,能及早控制病情,且作用效果持久,患者順應性好,并能減輕患者經濟負擔。伊曲康唑治萬真菌性陰道炎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值得進一步研究與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鐘志英,吳曉燕,曾柳苑.臭氧治療陰道炎的療效分析與護理報告[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2):231.
[2]馬國安,王寶娟.國產伊曲康唑聯合達克寧栓治療性病后真菌性陰道炎50例臨床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23(1):5.
[3]許衛平,別艾桂.伊曲康唑治療真菌性陰道炎3種給藥方法的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15(6):430.
[4]熊素英,周良斌.特比奈芬聯合伊曲康唑治療復發性念珠菌性陰道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7):1169一1170.